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6章 衣锦还乡 (第2/2页)
成为一县之主。 正是这个原因,才会让很多科举不第的人,争相成为师爷。 李白芍这段时间陪同他,一起做上任前的规划。 展现出的能力,让傅修诚很满意。 傅修诚坐在火车上,感觉自己家乡越来越近,他有种近乡情怯之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每当想起这首诗,我总觉得这是我未来的写照。” 师爷听到傅修诚的感慨,他连忙开导道:“傅大人,今时不同前朝。 现在铁路发达,哪怕是从西到东,从南到北。 乘坐火车,也不过是一两月时间。 大人想要抽身一两月时间,还是能做到。 古时官员上任偏远地区,动辄需要一两年。 宋朝对待政敌,就是通过不断调动的方式,让他旅途劳顿,因水土不服死在路上。 苏东坡苏大学士,就是享受这种待遇。 今时这种事情却不会出现,火车速度极快,车厢内环境很好,它与住客栈差不多,不会让人感受到旅途劳顿之苦。” 傅修诚只是一时感慨,他又与师爷一起讨论,前任总督温成林发布各种政策的利弊。 火车的速度很快,不到月余时间,就抵达他们的目的地,陇西县火车站。 傅修诚要前往他家乡宁远县,还需要乘坐马车通过公路抵达。 他的家乡现在还没有通火车。 他们乘坐马车仅五天时间,就能清晰感受到旅途劳顿之苦。 傅修诚已经习惯,但他的妻子与儿女却不习惯这种赶路方式。 还好他们已经到达宁远县,前往位于宁远县外的傅家庄。 这里之前不叫傅家庄,而是叫高家庄。 傅修诚看到自己老爹傅山,正在庄子路口翘首以盼。 他的身旁,还跟随着宁远县知县等地方官员。 他回乡探亲的消息没有保密,地方官肯定会早做准备。 傅修诚感觉地方官对待自己,他们就像是想把瘟神送走,每个人都极为谨慎。 这些人就怕出现事故,影响他们的仕途。 傅山看到二儿子这么出息,他都感慨世事无常。 他本以为儿子成为乡里高老爷儿子的书童,这辈子最高的地位就是成为一名管家。 傅山没有想到儿子选择离家出走,投靠当时的贼寇,他们家族命运迎来了转折。 傅修诚一脸激动的走上前,看到明显呈现老态的老爹,还有一脸憨厚的大哥傅大牛。 他的名字本来是傅二牛,投靠苏河时,当年怕影响到家人,自己改了名字。 傅修诚与老爹简短交流,他向老爹介绍妻儿之后。 宁远县当地的官员,这才来拜访他,想要邀请他去县里做客。 傅修诚婉拒,并说明自己因为公务原因,只能在宁远县停留两天。 宁远县的官吏,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神情明显放松下来。 这些人见礼之后,很快告辞离开。 傅修诚看到老爹一副老农打扮,他忍不住说道:“爹,咱们家里不缺钱,您现在不要太过劳累。 如果实在是闲不住,可以和周边邻居多走动走动。” “你爹我和老王头、老李头他们经常去护城河里钓鱼。 劳累了一辈子,你现在出息,我们早就不想种田。 你大哥在乡里开一个小厂子,能养活他们一家人。 我平时钓鱼听曲,与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你爹我活得很开心。” 傅山先是简单解释他的情况,随后问道:“儿子,你现在是多大的官。 县尊大老爷平时只是关注我们家,现在却表现的这么谄媚。 我看到县尊大老爷这个样子,差点被吓死。” 傅修诚不知道他老爹,为什么突然关注他的官位。 他简单的介绍道:“皇帝陛下已经正式任命,我成为东印总督府的总督。 地位相当于帝国内部省份的巡抚,是帝国当地的最高长官。 我之前是军职,对地方影响不大。 现在转为文职,这里哪怕不是我的治下,遇到官员不法之事,可以弹劾他们。” 傅山被类同巡抚这个官位镇住了。 他突然原地蹦起来欢呼道:“光宗耀祖,我们傅家祖坟冒青烟了。 天可怜见,傅家真的出龙了。” 傅山心中的疑惑,全部得到解释。 他之前对于儿子参谋长这个职务,完全不知道是多大的官。 但巡抚这个官职,他这个农民都知道,这是多大的官? 平时遇见县尊大老爷,那都是了不得的大官。 现在自己儿子,地位可是远超县尊大老爷。 傅山满脸笑意,见到庄子内的人,他就介绍自己儿子的情况,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傅修诚看到家乡的人,一脸崇拜的欢迎他,脸上也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 他经过近十年的拼杀,才得到这个地位,衣锦还乡就是让乡人崇拜。 傅修诚来到家里,看到宽阔的大院子和明亮的砖瓦房。 家里人现在过得非常好,不只是他家里,庄子中的很多人,脸上都没有菜色。 帝国对基层的治理很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正是来自海外地区,源源不断粮食的供应,才能让帝国以极低的成本,解决饥饿问题。 他即将上映的东印总督府,一直是对国内大量输送粮食的地区。 傅修诚下定决心,为了他小时候饥饿的场景,不再华夏大地重现。 他一定会大力发展东印总督府的农业,增强粮食的产量。 如果当地优质的土地不够,那就对外抢掠优质的土地。 傅家人一起吃晚饭,付修成看到爹娘与大哥一家,他们过得都很好,顿时就放心下来。 傅修诚回来的第二日,傅家人就闹着要重修祠堂。 傅家出现傅修诚这种大官,必须要上报祖宗,夸绕后世子孙的功绩。 又因为傅修诚留在这里的时间不够,重修祠堂只能延后。 傅家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向祖先报告后世子孙的功绩。 傅修诚参加完祭祖仪式,他劝说爹娘前往京城,被爹娘拒绝之后。 他给爹娘留下一万两银币用于生活,让大哥照顾好爹娘。 他继续启程南下,早一日抵达东印总督府,就能早一天施展他的抱负。 傅修诚一行人,重新乘坐火车,他们要穿过整个西南地区,才能抵达东印总督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