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7章 考校 (第1/2页)
明末逐鹿天下揭竿而起第717章考校苏蜀心情疲惫,从母后的宫中走出来。 他回到自己的寝宫之中,仔细回味着母后的教导。 这些事情除了母后会认真教导他,其他人绝不会与他谈论这种事情。 即便他撞的头破血流,那些人也不会多说一句。 苏蜀看着自己寝宫的环境,哪怕离开两年,这里依旧是一尘不染。 看房间的整洁程度,每日都有人打扫,连屋内的摆设都于两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 宫中的侍女见到苏蜀回宫,她们开始还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恭敬的行礼道:“拜见殿下。” 苏蜀摆了摆手,让这些侍女退下。 他在宫中召集心腹,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帝国这两年的变化。 苏蜀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只是帝国允许百姓知道的消息。 这些事情有什么内幕,只有内部人士才能了解清楚。 时间已经是傍晚,苏蜀从心腹口中,了解到这两年帝国大事如何发生,隐藏在其中的内幕。 苏蜀唯一安心的事情,他的势力在这两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他离开帝国,这些人安分守己,只管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 这样做反倒是摆脱两方势力倾轧的漩涡。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势力没有受到损失。 苏蜀听到门外响起脚步声,随后就有人轻叩房门。 他知道如果没有重大事情,宫中的人不会打扰他。 苏蜀命令外面的人进屋。 一名四十岁左右,母后王文君的心腹,负责宫中事务的女官走进来。 女官恭敬的说道:“殿下,陛下派人请您前往乾清宫。” 苏蜀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神情一震,不敢耽搁时间,直接前往乾清宫。 父皇处理完军国大事,终于能腾出时间见他。 苏蜀回到京城,知道父皇必定要了解他的情况,他早已经准备好一切,等待父皇的召见。 他很快来到乾清宫门前,这里依旧很朴素,它与两年前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苏蜀推开门走进乾清宫,他看到父皇依旧在伏案工作。 阅读大臣的奏疏,批阅大臣的请示。 皇帝苏河时隔两年,再次见到大皇子苏蜀。 特别是了解大皇子这两年的表现,他心中非常满意。 苏蜀能坚持跟随舰队,走完这趟路程,在苏河心中就已经合格。 大皇子表现得更好,获得了舰队上下一致的赞赏,还学会绘制海图和使用六分仪。 通过这个细节,就能表现出苏蜀是在认真的学*******苏河在大皇子苏蜀出发之前,他都准备好苏蜀坚持不下去,提前回来的预案。 这是皇帝苏河对于苏蜀的考验,他完美的完成这个考验。 帝国的继承者,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强大的毅力、不被情感左右的理性。 传统观念的好人,必定是昏君。 对待自己身边人太好,受灾的必定是全国的百姓。 只有理性大于感性的政治生物,才能时刻以帝国和自身利益出发,在每一个重要的选择面前,作出符合帝国利益的选择。 这也是民间传言,皇家无情的原因。 皇帝苏河放下手中的奏疏,他挥手让人给大皇子苏蜀赐座。 他看到苏蜀紧张的坐在凳子上,语气柔和的询问道:“蜀儿,你跟谁舰队行动,前往藩属国与欧洲。 这一路走来,你有什么疑问和建议。” 皇帝苏河准备考校大皇子苏蜀,看他这一路的历练,是否有所得。 大皇子苏蜀的表现让他满意,皇帝苏河也不介意给他多加加担子。 培养继承人,要尽早开始。 大皇子苏蜀在海军舰队生活了两年,他对于军队的了解会更加清晰。 他知道军队从小兵到将领,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了解清晰之后,那就不会做出一些蠢事。 军方比较简单,政务却非常复杂。 非开国君主,必定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制衡。 皇帝苏河不认为他的皇子们,有推翻一切,再造乾坤的勇气。 这就对于皇子的政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绝对不能出现,大臣给皇帝挖坑,皇帝还欣喜的跳进去。 大皇子苏蜀知道父皇的问话,这就是对他的考校。 苏蜀额头上渐渐有一层细汗,今日的对答将会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还好苏蜀在舰队之中,绝对没有混日子,他看到番薯国与欧洲各国的情况,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 苏蜀吞了口唾沫,抬头看向父皇说道:“父皇,儿臣先说舰队所有人的共识。 固步自封没有前途,帝国想要发展,必须要借用全球的资源。 帝国吸纳全球的资源,必须要依赖海运。 这样航线安全就十分重要,帝国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要有一支能快速抵达世界主要地方的海军。 儿臣的建议是在海外大规模修建海军基地。 借助海军基地,掌握最重要的航道。 在欧洲已经有了直布罗陀等海军基地,番薯国周边还没有建设海军基地。 这样一旦藩属国出事,帝国就非常被动。 儿臣也发现两条对帝国十分重要的运河。 苏伊士运河,这个由闽国开挖的运河,联通红海与地中海。 帝国前往欧洲,不必绕过非洲大陆。 舰队趁着闽国内乱,已经把苏伊士运河拿到手中。 另一条运河,那就是曹国夺取襄国领土奔牛道,想要开挖出一条贯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运河。 这样从北美洲西海岸前往北美洲东海岸,不必绕过整个美洲大陆。 这条运河的战略价值极高。” 皇帝苏河听着大皇子苏蜀的说法,他心中甚是满意。 这两条运河战略价值极高,可以说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进程。 苏伊士运河,这就是欧洲国家的命脉。 他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其他国家想把手伸到地中海,那是千难万难。 苏伊士运河一旦被域外势力掌控,那就等于地中海的大门已经敞开。 大皇子苏蜀说的第二条运河,就是后世的巴拿马运河。 这条运河改变了美洲大陆各国的命运,为一个区域大国转变为世界霸主,铺平了道路。 这两条运河的战略极为重要,必须要掌握在大华帝国手中。 皇帝苏河面带笑容夸奖道:“蜀儿,你这两年真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两条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