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_第1021章 债务违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1章 债务违约 (第1/2页)

    襄王苏振兴这段时间一直很紧张。

    他最开始担忧曹国的进攻,他们与曹国是世仇。

    曹国很可能在局势混乱的情况下,优先解决襄国。

    但随着曹国战略目标明晰,它要与魏国争夺地区霸主。

    襄王苏振兴就知道,曹国不会进攻襄国。

    他这才记起曹国大朝会说的名言,远交近攻。

    曹国看似与襄国离得很近,但两国的陆上边界,完全被帝国的奔牛道所阻挡。

    帝国已经表明态度,不阻止藩属国之间的战争。

    但帝国绝对不会让某个藩属国借助自己的国土,入侵其他藩属国。

    来着南方的威胁解除,襄王苏振兴立刻就察觉到,来自北方的威胁。

    襄国与赵国之间的缓冲国,全部被赵国拿下。

    襄国整个北境的漫长国境线,全部与赵国接壤。

    赵国已经拿下那么多的城邦国,他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要说赵国没有拿下襄国,达成他统一北美洲的霸业。

    襄王苏振兴根本不敢相信。

    他父皇病重之时,给他改名为振兴,就是让他振兴襄国。

    让他保住这份家业,不要九泉之下,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襄王苏振兴面对父王留下的烂摊子,他开始面对很多难题。

    直到他以铁腕手段,收拾国内不服王命的贵族。

    襄王苏振兴初步掌握国家权力,他就一直想办法,在美洲这个复杂环境中自保。

    他买下宋国的军舰,就是预料到美洲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他从宋国买下军舰,虽然贵了一些,但宋国却包训练。

    他们提供充足的军官,可以让海军尽快形成战斗力。

    现在曹国的威胁减弱,赵国的威胁加强。

    海军的作用不大,襄王苏振兴只能提升陆军的能力。

    他正在迷茫时,发现燕国质保的原因。

    襄国不需要与赵国的实力相差无几。

    他们只需要证明,能让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权衡利弊,他就不会选择入侵襄国。

    毕竟赵国损失太大,其他的藩属国都在发展。

    他在现在能获得的些许利益,随后都要吐出来。

    襄王苏振兴看到曹魏两国之间的战争。

    他终于意识到,现在的战争与以往的战争完全不一样。

    襄军哪怕是实力稍弱,只要有着充足的火炮和弹药,必然能给入侵襄国的敌军,带来巨大的杀伤。

    襄王苏振兴意识到这一点,他立刻给帝国的军火商,下了一个大单。

    襄国是美洲较为富裕的国家,国内有数个储量可观的大银矿。

    他父王就是为了与西班牙人争夺银矿的归属,这才在战争中被流弹所伤。

    白银是世界的主流货币,国内有着银矿的襄国,财政非常富裕。

    襄王苏振兴直接抵押两个银矿,他就从帝国皇家银行借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贷款。

    经过这几个月,购买的武器弹药陆续抵达襄国。

    襄王苏振兴这才算是有了些许底气。

    他等到曹魏两国战争结束,一直在观察赵国的动作。

    赵军只要进入国境,立刻就会迎来狂轰滥炸。

    襄王苏振兴要在第一时间,震慑住赵军。

    这个才能保证,襄国的安全。

    ……

    襄王苏振兴正在担忧赵国的入侵。

    赵王苏熊却已经决定,不再打一场战争。

    赵国根本没有准备好,与体量类似的工业国,打一场延绵日久的战争。

    赵国了解到魏国因为这场战争花出的费用,直接让赵国群臣震惊。

    这场战争的花费太庞大,赵国选择打同等规模的战争,会把赵国建国以来积攒的底蕴消耗掉。

    赵王苏熊听到王宫外面,响起阵阵喧哗声。

    有人在用喇叭高喊「欠债还钱」。

    洪亮的声音,让在王宫内办公的赵王苏熊,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赵国人绝不会做这种事。

    能做出来这种事情的人,一定是帝国那些无耻的商人。

    他等了片刻,首相程德佑走进魏王宫。

    他刚见到赵王苏熊,就开口诉苦道「王上,对于王宫外那帮商人,臣真的没有好方法处理这些事。

    他们都是帝国有着爵位的商人,不适合用强制措施处理。」

    赵王苏熊冷哼一声,道「那些大汉、大秦、大周所借的钱,这些帝国的商人,有什么脸让我们赵国还。

    他们去找那些汉王、秦王、周王去还钱。

    屁大点儿的小国,还个个称王。

    这些人也有很多手段,竟然能借下这么多钱。

    想当年,我们开发美洲的土地,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哪怕是在今日,赵国也有六成多的土地,处在未开发状态。

    这些新占领的地方,却全是熟地。

    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农田和工厂。

    只要能管理好这些地方,赵国的国力必定会有所增加。」

    程德佑首相苦笑道「这不是购买债券的那群商人。

    发行债券的国家消失,债券跌的一文不值。

    商人只能为自己的眼光买单。

    帝国现在赖在我国不走的那些商人,他们咬定汉王那群人贷款,用矿山、农田、工厂做抵押。

    现在他们的债主或囚或亡,已经无法还上他们的贷款。

    他们现在要收取抵押品,用于抵消他们的借债。

    这些人用人死债消这个理由,根本无法说动。

    再说这些商业不是散户,债券市场的散货,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购买前往赵国的船票。

    但这群商人,全部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大商人。

    臣已经与这些人交涉多次,他们更看重利益,绝不是轻易妥协的人。」

    赵王苏熊再次发出冷哼声。

    「不要与他们讲道理,要与他们讲拳头。

    这些商人的秉性,本王早在很多年前就摸清楚了吧。

    这些商人遇到这件事,他们肯定不会再投资赵国。

    这群商人对于赵国来说,他就是没有多少利益的人。

    把这些讨厌的人,都给我驱逐出境。

    敢于反抗的人,全部抓到牢里,让他们反省几天。」

    程德佑首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赵王苏熊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赵王苏熊在今天之前,他还让自己与这些帝国的商人虚与委蛇。

    现在却直截了当,表明赵国的态度。

    这些帝国的商人再怎么闹,赵国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