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2章 军备竞赛(六) (第1/2页)
瑞国总参谋长陆前进指着缓慢开进来的大卡车。 “王上,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的大杀器,曹国和赵国,早就研究类似的武器。 曹魏两国战争之时,曹国就使用过类似的武器。 在欧洲,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 楚国、桂国等国,都在研发类似的武器。 只是我们瑞国因为有曹国的技术援助,再加上从帝国获取到更多的技术,进度更快一些。 想要完全保密,基本不可能。 展示出大杀器的性能,这才能威慑潜在的敌人。” 瑞王苏雷听到总参谋长陆前进这样说,他思考片刻,这才无奈的吩咐道:“既然是这样,那就把这种大杀器公开展示。” 总参谋长陆前进听到瑞王苏雷的吩咐,他立刻命令军队开始演示。 大卡车排成一列,它的车斗上竖起一排由钢管拼接而成的武器。 一连串的噗噗声响起,钢管喷出火焰,随后冒出大量的硝烟。 一枚火箭弹从钢管中射出,向着远处的靶场飞去。 一辆卡车可以发射三十六枚火箭弹,十几辆卡车并排在一起,那就是四五百枚火箭弹。 四五百枚火箭弹齐射的场景,直接让观看演习的人,看的目瞪口呆。 总参谋长陆前进语气激动的介绍道:“王上,这就是我军的大杀器火箭炮。 火箭这种早期的火器,在帝国皇家陆军成军之初,就得到了应用。 当时的推进剂和战斗部都比较原始,火箭弹的精准度和射程都比较差。 但它独特的高密度火力,在很多战争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特别是帝国皇家海军用火箭弹,摧毁欧洲联合舰队大量的木质风帆战列舰。 这场战争,那是火箭弹的扬名之战。 炮兵将领和工程师,都看重火箭弹的表现。 但火箭弹的天然缺点,让它一直无法取代火炮的地位。 火箭弹的精准度太差,哪怕是现在,这个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火箭弹的射程较远,我军的火箭弹射程最远能达到三十公里。 这导致火箭弹散落点非常大,只能攻击大量的集群目标,无法打击精准的目标。 哪怕是调整射程,火箭弹的精准度依旧不如火炮。 但它巨大的优点,那就是火力投送能力非常强悍。 五百门火炮进行齐射,很难在战场上创造这个机会。 但五百颗火箭炮对敌方阵地进行打击,想要做到却非常容易。 这是极其强大的火力覆盖打击。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遭遇到火箭弹的覆盖攻击,还能保持继续作战的能力。 这就是我国应对这场战争的大杀器,军方上千工程师努力的结晶――火箭炮。” 瑞王苏雷看到火箭炮齐射的场景,这简直是天灾降临,没有任何军队能抗衡这种打击。 至少在欧洲,他了解到的情况,没有任何军队能顽强到这种程度。 瑞王苏雷立刻热烈的鼓起掌。 他激动的大喊道:“好,非常好。 有了火箭炮这种大杀器,我们瑞国对外,那就有了充足的底气。 火箭炮消耗弹药的速度远超普通火炮,这对于其他国家有困难。 但我国这么多年努力打造的军工产业,完全可以做到,为军队提供大量的弹药。” 瑞王苏雷看到火箭炮的演示,他对于瑞国未来的更加自信。 哪怕是前线的战局不顺,被敌军打到本土。 瑞国依靠火箭炮发射大量的火箭弹,也能强行构建由强大火力组成的防御阵线。 瑞国的军工产业,能够提供大量的武器弹药,不用担忧瑞国打不了消耗战。 瑞国苏雷从军方驻地返回,他们乘坐大型厢式货车。 这辆厢式货车外面挂载防弹钢板,里面有着很大的空间。 还有三个小桌子,上面摆放着无线电台。 电台的天线从车顶伸出去。 这是一辆移动的指挥车,让前线的将领通过电报,随时能与后方联系。 瑞国苏雷与大臣们,聊着现在的局势。 “你们认为,桂国组成的四国联盟与吴国爆发战争的概率有多大?” 内阁大臣阮秀淳最先说道:“王上,臣认为这两方势力,必定会爆发战争。 不说吴桂两国之间积累到的仇恨。 只是桂国组成的四国联盟,对吴国呈现包围的态势。 这严重挤压吴国的生存空间。 吴国想要发展,那就绝不能允许这个现象存在。 因为利益的冲突,这两方势力肯定会爆发战争。 但何时爆发战争?陈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是否由这两方势力引爆欧洲的大战。 现在更是一团迷雾,看不清楚。” 总参谋长陆前进紧接着说道:“王上,臣同样认为,这两方势力必然会爆发战争。 现在这两方势力的利益冲突极为剧烈,只能依靠战争来解决。 吴国即便是避战,那也是在积极准备战争,想办法积蓄力量,而不是逃避战争。 我们欧洲与美洲不一样,美洲的土著是松散的部落,几乎没有文明存在。 这些土著可以轻易被美洲各国清剿与吸纳。 欧洲各个地区的土著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必定是有着文明传承的土著。 欧洲各国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通过一场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的战争,清理掉国内不安分守己的土著。 这是净化国内,见效快速的唯一方法。 除非学习帝国,把土著迁移到天南海北。 例如把欧洲的土著,迁移到暹罗、东瀛等地。 东瀛的土著,迁移到中东、非洲等地。 通过距离数千里,持续几十年的迁移,让当地的土著人口成为少数。 这个地区就不会出现,当地土著导致的问题。 我们欧洲各国,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广袤的国土,学习帝国的应对方法。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原因,但只是这个原因,就足以促使欧洲各国下定决心开战,而不是置身事外。 通过战争让国内各族凝聚在一起,战争结束之后,很可能会发展壮大。 放任国内的矛盾不管,说不定哪一天,这个国家就陷入了内乱。 两害相权取其轻,各国的上层,都会选择对国家最有利的政策。” 内阁首相于天方分析道:“臣认为两方必然会爆发战争,但吴国也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很快就会失败。 两方势力纸面上的差距很大,但真打起来,谁也无法预料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