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8章 导火索(一) (第1/2页)
蜀国首相黎酒,语气凝重说出自己的观点。 “王上,季清远这件事,最关键的一点,不是季清远做了什么事? 我之所以关心季清远这件事,是因为孕育出季清远,那就代表我国的中下层百姓,已经在用脚投票,做出他们的选择。” 蜀王钱明义听到首相黎酒这样说,他进入到凝眉思索状态。 他之前一直关心周边局势的发展,对于本国的情况,只要维持局势稳定,他就没有太关心。 蜀王钱明义吩咐道:“黎爱卿,这件事情,你详细分析一下。 我看卷宗,季清远背后有着楚国和瑞国的影子。 他们的想法,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王刚刚已经说过,绝对不能把国家的命运,交给其他人来抉择。 黎爱卿所言,我们蜀国也出了一些问题。” 首相黎酒知道蜀王钱明义的性格,他没有通过语言美化,而是犀利的指出问题。 “启禀王上,只是因为外国的支持,季清远即便想要搞事,他也不可能在清风酒馆,组织上千人参与。 要知道参与的人,基本都是有着五百亩以上土地的农场主。 他们不是较为贫穷的自耕农和小市民,本身没有多少资产,想要投机取巧拼一把。 他们已经略有资产,正常情况下,不会做出这样冒险的行为。 本来是最支持朝廷政策的农场主,他们都人心浮动。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朝廷必须要慎重对待这件事。 要不然能抓一个季清远,还有张清远、李清远。 只靠抓,那是抓不完,必须要彻底清除孕育他们的土壤。 人心永远不会满足,这些农场主有了一份存身的资本,他们想获得更多。 特别是看到蜀国、楚国、桂国等国的情况。 这些人会变得更不安分。” 首相黎酒说完自己的观点,蜀王钱明义还没有表态。 蜀国内阁大臣兼吏部尚书许怀英立刻高声反对道:“黎首相这是变着法,推销你那套先发制人的思想。 你的这种想法,完全就是为王前驱,让我们蜀国作为一个小卒子,给其他国家探路。 建议黎首相翻看华夏的历史,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时机成熟,才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张角黄巢这种为王前驱的角色,他们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能揭竿而起。 我们却有很多选择,可以观看未来的局势发展。 至少也要成为楚霸王,有问鼎天下的可能。” 蜀王钱明义看着大臣们又争吵起来。 这就是蜀国的现状,他们对于未来卷入战争,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虽说帝国给予一定的保障,不卷入战争也能活下去。 但前往欧洲这种蛮荒之地建国的人,无论是君主还是跟随的臣民,都有一种不服输的闯劲。 他们拼命的目的,那就是创造一个辉煌的国家,让自己青史留名。 让他们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伏低做小,每个人心中都不愿。 最关键的一点,按照《建邺公约》的相关规定。 他们只要不是在战争中死在战场上,哪怕是被敌国俘虏,最多也不过是家产被没收,人被驱逐出境。 作为失败者,不会被人夷灭九族。 有了最起码的人身保障,也让各国的高层,对于战争的恐惧,下降了许多。 蜀国高层其实没有投降派,全部都是主战派。 但怎么战,大臣们的分歧很严重。 首相黎酒、大都督何峰为代表的速战派,他们推崇先发制人。 只有蜀国在开局打出优势,这才能保证蜀国不会被消灭。 等到某个国家,以战养战,凭借他们工业国的优势,蜀国很难抗衡。 吏部尚书许怀英为主的大臣。 他们建议蜀国先观察局势,等到局势清晰时,他们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以蜀国目前的实力,没有能力挑衅工业国。 只有站在胜利的一方,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想要cao作好,实在是太难了。 蜀国必须要在战争陷入焦灼之时,加入到未来胜利的一方。 加入的太早,将会变成炮灰。 加入的太晚,没有办法分享到战后的利益。 这对于战略眼光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但真能押中,蜀国将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黎酒这一派,高风险高收益,不需要太精确的cao作。 许怀英这一派,低风险收益不定,完全看战略眼光,上下限差距极大。 蜀王钱明义也没有想好,蜀国到底走什么样的路线。 这两条路线,都有着明显的优缺点。 一旦选择失误,蜀国将会万劫不复。 蜀王钱明义等待着局势的变化。 现在欧洲的局势,每过一段时间都有大变化。 蜀国的国力有些弱,必须要慎重的选择。 蜀王钱明义看到许怀英说完话,他与黎酒等人又争吵了起来。 蜀王钱明义知道这些人,就是在用这种方法,想让他表态。 两方势力很焦灼,蜀王表态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会成为胜者。 蜀王钱明义现在却不能表态。 现在两派的做法,各有各的缺点,没有任何一个方法,能让他下定决心支持到底。 蜀国国内的情况已经固定,没有太大腾挪的空间。 但外面的局势变化十分迅速,蜀王钱明义还没有下定决心。 他看到大臣们依旧争论不休,他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看着这些大臣互相驳斥对方的观点。 这次的会议,依旧是没有讨论出任何结果。 但对于季清远的处理,蜀国高层达成共识。 这种宣扬废除军队的学者,必须要杀鸡儆猴,绝不能让这种理论,在蜀国扩散开。 一旦选择废除军队,这就像自我阉割一样,这个国家从此失去了进取心,早晚会被大国所吞并。 …… 蜀王钱明义一脸疲惫回到王宫之中。 他在帝国当首相,心都没有这么累。 帝国大的战略方向不用他cao心,承担的责任也有限,只需要做好份内的事情。 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 做出一个决定,不只是要考虑国内的派系之争,文武之争。 还要考虑蜀国的政策,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是否会造成连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