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1章 导火索(四) (第2/2页)
一派。 对于发展路线的争夺,蜀国两派争的这么激烈,那也涉及到庞大的利益。 他们派别的官员,所做的准备,都是蜀国要爆发大规模战争。 一旦这个情况真的发生,他们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属下全部会因为表现出色而得到升迁。 反之,他们判断出错,把资源投入到错误的地方,会让整个派系一蹶不振,在竞争之中处于下风。 大都督何峰得到首相黎酒的示意。 他放下手中的资料,站出来说道:“王上,我们祖国的实力确实不如瑞国。 但我们蜀国也有一战之力。 瑞国现在还不知道红山岭铁矿,我们有着足够的时间,修筑防御工事,调动军队。 以有心打无心,出其不意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两国的军队,全部都是以帝国皇家陆军骨干人才为军官,培养移民汉人新兵组成。 我们两军使用的武器,那也是机枪大炮。 武器之间没有代差,不可能出现用机枪打长茅的情况。 我们唯一的弱点,那就是工业实力不足,军队的武器弹药一旦消耗完,很难以我国的工业力量补充。 这会让我军在这场战争之中,打起来束手束脚。 火器时代的战争,能否取得胜负,除了军队的素质之外,比拼的就是火力投送。 哪一方火力足,哪一方胜率就会高。 还有一点,我国对战瑞国,必定会全力以赴。 瑞国的敌人,却不只有我国一个。 瑞国看似强大,它也没有强大到,让我们无法应对的程度。 这场仗必须要打,打好这一仗,我们将赢得一切。 真的打输了,那也能发动百姓的爱国热情,让他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 一枪都不开,直接放弃作战。 那才会让百姓极度失望,他们会放弃支持国家。” 总参谋长赵之方作为中立的一方。 他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不参与那些复杂的派别之争,只忠诚于蜀王钱明义。 总参谋长赵之方了解到红山岭铁矿,他就知道战争不可避免。 蜀国和瑞国因为这座铁矿,都会推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因为这座铁矿带来的利益,两国也完全失去了互信的基础。 两国有着利益冲突,又失去了互信,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总参谋长赵之方的发言非常简洁。 “王上,只要能保证军队物资的供应,这场仗能打。” 总参谋长赵之方,只是向蜀王钱明义保证蜀军能打这一仗,不会一触即溃。 至于战争的胜负,影响因素太多了,他是总参谋长,蜀国最了解战争的官员,不可能说出保证必胜的话。 内阁大臣许怀英看到中立的总参谋长赵之方都已经表态。 他作为后发制人派系的领头羊,对于这件事情也必须作出表态。 许怀英虽然心有不甘,但却不是因为竞争不过黎酒,而是出现了突发情况。 这种变故谁都无法预料,这种突发变故导致的蜀国战略确定,他们这一派官员也能接受。 毕竟不是竞争输了,而是运气不好。 如果大型铁矿不在红山岭那里。 蜀国为了开发大型铁矿,发展自身的工业产业。 情况就完全扭转,肯定不会在初期就卷入战争。 许怀英略显无奈地说道:“局势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臣也支持朝廷做好战争准备。 狮子博兔尚需全力,我们作为处在下风的国家。 一旦决定与瑞国开战,必定要全力以赴。 开局打成什么样,将会决定未来战争的走势。” 蜀王钱明义看到各方势力代表都已经表态。 他们了解到红山岭铁矿的存在,全部都认为蜀国与瑞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他们都支持战争,认为只有战争才能解决两国现在的争端。 但他们的语气和表情也说明,不看好蜀国在这场战争之间的表现。 特别是大都督与总参谋长的谨慎发言。 他们作为大都督府的负责人,对于两国军事的差距,了解的更加清楚。 蜀王钱明义却笑着说道:“本王敢与瑞国开战的底气,那就是我们蜀国不差钱。 我必定是帝国的前首相,门生故吏遍布帝国各个衙门。 我这个老领导,现在不在帝国当官,但却成为一位诸侯王,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利益。 这份香火情也就没有断绝。 本王通过帝国的关系,已经从帝国银行团贷款两千多万两银币,用于采购帝国的各种物资。 我国现在不差钱,有着帝国的支持,我们已经不惧战争。” 蜀王钱明义直接说出来自帝国的贷款。 贷款的消息根本隐瞒不住,但这个庞大的贷款数额,只能是蜀王钱明义之前的关系。 他绝对不能把太子苏蜀的存在泄露出来。 这是蜀王钱明义与太子苏蜀交易的基石。 黎酒首相听到蜀国能从帝国银行团,贷款两千多万两银币。 他的神情立刻轻松下来,只要蜀国不缺钱,这场仗能打一打。 他们又不是想要灭掉瑞国,只是想保卫自己的领土。 两千万两银币,已经足够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黎酒首相感慨道:“王上的能力,真是让臣等万分佩服。 有了这笔意外的贷款,足够支持我们打这一仗。 战争打赢了,慢慢还贷款。 战争打输了,抵押的资产给帝国银行团,总好过于被瑞国侵占。 只是我国能借钱,瑞王苏雷作为皇室之地。 瑞国会不会重帝国借到更多的钱。 战争就是在烧钱,我们拥有的钱财,没有瑞国多。 这场战争,将会打得十分艰难。” 蜀王钱明义淡然一笑,道:“瑞王苏雷,我还是有所了解。 除非到了灭国的程度,他是不会从帝国贷款。 我们这次作战的目标,只是彻底掌控红山岭地区。 如果能拒敌于国门之外,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我们蜀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消灭瑞国。 瑞王苏雷没有感受到灭国危机,只会凭借瑞国的实力抵抗。” 蜀王钱明义对于瑞王苏雷一直在做的事情,他看得很清楚。 瑞王苏雷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他比苏蜀更适合当帝国的太子。 他一旦选择向帝国求援,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