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7章 破局之策 (第1/2页)
4364年,三月二日。 瑞王苏雷拿到前线的战报,他看完之后立刻召见大都督与参谋长。 他看到大都督陆前进、参谋长田镇兵到来,立刻把战报摔在桌子上。 “前任大都督齐阔海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他已经致仕。 前线统帅徐飞和第一机械师师长茅长空,本王让他们戴罪立功。 这两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就给我这样戴罪立功。 我军占据优势,却依旧没能拿下红山岭铁矿。 我军确实袭扰铁矿的正常生产,让蜀国也无法利用这个铁矿强大自身。 但二十万军队在前线裹足不前。 桂国军队多次打到吴国腹地。 吴国联合越军开辟新战场,打进桂国的腹地。 吴桂两方多次突破对手的防线,进攻到核心地带。 我军保持着火力优势,却依旧没能攻破蜀军的防线。 大都督府之前把责任推到帝国身上。 你们说我军不是在与蜀军作战,而是在与帝国支持的蜀军作战。 一时胜败,不是我军无能。 本王联系母后,想办法切断帝国对于蜀国额外的支持。 现在蜀国能从帝国获得的东西,我们一样能获得,甚至比蜀国获得的更多。 前线的军队,打的依旧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 这直接暴露出来,我军就是一群废物。 你们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瑞王苏雷气愤不已,他边说边拍着桌子。 大都督府之前为前线军队进攻不力找借口,最主要的借口就是蜀国得到了帝国的帮扶。 瑞军的实力很强,但遇到被帝国帮扶的蜀军,前线维持均势已经很不容易。 瑞王苏雷趁着前往帝国拜见父皇的机会。 他求助母后为他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母后花费了很大代价,阻止了帝国某些势力继续援助蜀国。 瑞王苏雷已经猜到是谁在暗中援助蜀国,他本就气愤不已。 正等着前线的军队,压着被断绝援助的蜀军打,让他出口恶气。 徐飞和茅长空这两人的表现,让他大失所望。 帝国已经不再援助蜀国,红山岭地区的战事依旧处于僵持状态。 瑞王苏雷大声吼道:“前线是不是已经形成了军阀勾结,他们在养寇自重。” 大都督陆前进听到瑞王苏雷这样严重的指责。 他知道瑞王现在对于大都督府极其不满。 但不能让瑞王把不满转化成怨恨。 大都督陆前进硬着头皮说道:“王上,前线军队的表现,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 但这也有情可原。 前线一直在打仗,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他们都已经非常疲惫。 疲惫之军能够保持现有的战果,徐飞和茅长空等人,绝不是无能之辈。 帝国援助蜀国的物资,确实变得正常了。 但蜀国之前积累的物资还没有耗光,获得的退伍军官还没有全部阵亡。 蜀军依旧有一战之力。 前线的军队绝不会军阀化。 军队军阀化的前提,那就是兵为将有。 将领对于士兵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只要将领无法完全掌控士兵的赏罚,那就没有军阀化的基础。 大都督府对于前线军队的掌控,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臣愿意立下军令状,一旦军队出现问题,请用臣的人头平息众怒。” 瑞王苏雷只是气愤,他当然知道前线很难出现军阀化的情况。 父皇建设军队时,设立很多防范军队军阀化的规矩,瑞军全盘继承。 只要能保证将士的晋升与军饷由大都督府掌控,新兵的补给由大都督府掌控。 前线的军队,就失去军阀化的基础。 瑞王的情绪有些失控,那是因为瑞国已经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瑞国与蜀国的战争无法取得突破,瑞国未来的下场堪忧。 瑞王苏雷长叹一声道:“现在时局艰难,本王也是太过焦急。 前线在这个样子,我们瑞国就危险了。” 他用手指着南方,手指都有些颤抖。 “你们也应该得到消息,楚国已经开始全面动员,他会兵指何方。 楚国东方的吴桂打的激烈。 吴国和桂国在战场上练兵,两国强征土着入伍,两国数月的战争,直接把不愿意汉化的土着男人打光了。 吴国和桂国打出真火气,但这两个国家却有盟友存在。 桂国的盟友唐国和闽国,吴国的盟友越国和晋国,实力都不算弱。 楚国无论进攻哪一方,都会被其拼命阻挡,甚至是两方有默契,共同对付楚国这个第三方。 楚王傲气十足,绝对不会给其他国家当小弟。 无论是桂国组建的联盟,还是吴国组建的同盟,他们都不会把老大哥的身份让出来。 楚国通过结盟的方式介入战争,已经不可能。 楚国不会向东进攻,能选择的方向只有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越国,那就是一块鸡肋。 只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既没有人口也没有财富。 楚国选择向南方进攻,除了让越国全体国民同仇敌忾外,获得不到任何资源。 楚国最可能的进攻方向,那就是北上进攻我国。 我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工业实力,都是欧洲地区的前列。 楚国一旦吞并我国,他就将成为欧洲地区当仁不让的霸主。 偏偏我国陷入到与蜀国的战争之中,军队表现出来的实力差强人意,给了楚国足够的信心。 北方线路与蜀国的僵局,南方有楚国蠢蠢欲动。 这个危局,我们怎么破解” 大都督陆前进看着瑞王长吁短叹的样子。 他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办法。 大都督府对于楚国的情况,已经讨论多次,一直都没有形成共识。 陆前进感叹道:“王上所忧虑的事情,正是臣所忧虑的事情。 帝国定下的规矩,开战之前要宣战。 宣战确实能拖一拖,但总有办法能够绕过去,留给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在楚国宣战之前,结束与蜀国的战争。 红山岭也只有那座铁矿值钱。 我们不能为了红山岭这块领土,亡了国家。 但我们与蜀国这么长时间的作战,已经积累极深的仇恨。 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仇恨情绪都极为浓郁。 现在想要停战,有着极强的阻力。 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