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2章 曹魏决战(一) (第2/2页)
等待曹王李大壮的夸奖。 他却注意到曹王李大壮探寻的眼神,心中却突然感到发慌。 刚刚他所说的事情,难道有所缺漏? 这也不太可能,他说的只是战略方向,而不是军队执行的细节。 战略方向是由大都督府上千位官员,根据曹魏两国具体的情况,拟定出来的战略。 这是最符合曹国的战略,不是某个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战略。 大都督孔二牛可以确定,他提出来的战略没有问题。 如果这份战略都有问题,那一定是出现了他所不了解的突发情况。 曹王李大壮看到大都督孔二牛一副迷茫的样子。 他大声说道:“我们投入三百多万两银币,从帝国购买二手战列舰和其余军舰。 又花费将近一百万两银币,训练海军。 再加上我国自产的一些小型舰艇。 总价值超过五百万两银币的海军,大都督府难道把它当做摆设。 花费这么大代价建立一支成规模的海军。 本王为什么没有看到,海军的表现机会。 二牛,你出生陆军,大都督府大部分将领也是出身陆军。 你们没有想到海军,那还情有可原。 但我们花费七十多万两银币,组建出一支人数八千人的山地丛林战部队。 这支都是由精英老兵组成的特殊部队,为什么没有它的定位。 你们大都督府难道想把这支军队用于战壕填线。 这次是我国与魏国进行的一场总决战。 哪个国家赢了,将会成为南美地区的霸主。 掌握着更多的资源,例如渔场和航线等资源。 还能配合帝国管理南美的事物,从中攫取大量的利益。 这种关乎国家前途的战争,每一分力量都要使用。 绝不能出现,有重要利润闲置的情况。 大都督府继续动员山丘府方向的军队。 同时做好这两支军队的安排,他们不适合配合主力行动。 那就让他们开辟开辟第二第三战场,从战略上配合主力行动。” 大都督孔二牛听着曹王李大壮的讲述。 哪怕是天上下着小雨,气温不是那么炎热。 他额头上的汗水,依旧在不断流淌下来。 他变得不像刚才那么自信,立刻回答道:“王上请放心,大都督府一定做好战略安排,海军和山地丛林战部队,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相关的任务。 臣初步考虑,海军配合海军陆战队,在魏国的某处工业重镇港口登陆。 我军能登陆魏国的腹地,一定能给魏国带来巨大的震动。 至于山地丛林战部队,这是一支精锐的轻步兵。 当然要发挥他们的长处,穿越魏国因为我们不可能穿越的丛林。 直接进入魏国的腹地,破坏魏国的工厂和交通。 战争拼的就是整体实力。 我军在稍微占上风的情况下,一旦魏军变得人心惶惶,武器弹药和物资,还无法及时运抵前线。 魏军的士气,必然会崩溃。” 曹王李大壮听到大都督孔二牛,这样描述海军和山地丛林战部队的应用。 他满意的点头:“我所设想的情况与之类似。 大都督府要做好细节安排,考虑到三支部队有可能的联动。 安排的相关任务,一定要充分论证其可行性。 绝不能给军队派送死的任务,这会极大的打击军队的积极性。” “臣记住了,回到大都督府,就会安排相关的事情。” 大都督孔二牛,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 君臣两人交换意见之后,曹国立刻就开始行动起来。 曹曹王李大壮多次召见曹国的大臣,安排相应的任务。 曹国准备战争的大动作,立刻让紧盯着曹国的魏国了解到。 两国都互相派遣大量的间谍。 两国有什么动作,得益于电报的存在,另一方很快就会知晓。 魏王苏虎在王宫中,听着东方广播电台邀请到的专家,对于赵国的分析。 他之前只以为赵国出现了寻常的判断。 现在听完这个节目,魏王苏虎已经了解到,他大哥是遇到大麻烦,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麻烦。 专家也是有水平的人,他的分析与赵王苏熊在电话中模棱两可的回答,表现的意识差不多。 魏王苏虎按照原先的计划,他是准备等到雨季结束。 邀请赵国的军队进入魏国,组成联军共同应对曹国。 他大哥当时也是同意了这个计划。 现在赵国内部出现重大的问题。 赵王苏熊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赵国很可能都会分崩离析。 赵国出事的时间,正好赶上中美洲雨季结束的时间。 他大哥答应帮助魏国,那就不会食言。 但派来的军队与魏王苏虎认知的军队差距太大。 赵王苏熊已经明确说了,陆军因为要平叛,无法前往魏国远征。 赵王苏熊只能派遣部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前往魏国效命。 海军影响不到平叛的任务。 魏王苏虎只能接受这个情况。 他了解大哥的性格,如果不是被逼到死角,绝对不会不守承诺。 魏王苏虎只能给自己鼓劲。 “魏国绝不比曹国差,魏军的战斗力,绝不会落于曹军。 万事都要靠自己,依赖其他人走不远。” 魏王苏虎给自己鼓劲的同时,他也感慨曹国实在是太幸运了。 如果不是赵国出现内乱。 等到雨季彻底结束,赵魏联军就能以极强的兵锋,直接打到曹国的首都。 咚咚咚。 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 魏王苏虎让外面的人进来。 一个有些阴柔的男子,用他尖细又特殊的嗓音说道:“王上,属下的人会报,曹国正在积极备战。 臣也通过多方求证,曹国备战的准备已经非常明显。 曹国一旦完成备战,它随时可能向我国发起进攻。” 魏王苏虎对于这种情况一点也不意外。 魏国的君臣都一致判断出来,曹国会在雨季结束时,进行决战。 现在曹国行动的时间,明显提前了。 这就说明曹国在顾及赵国的影响,他准备趁着赵国自顾不暇时,发动对他们的进攻。 魏王苏虎感慨道:“曹王李大壮,一向是会找寻机会。” 他立刻召集君臣研讨,怎样应对曹军的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