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290章 雨过天晴 花好月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 雨过天晴 花好月圆 (第1/2页)

    陈福明和蔡红梅已经跪了约半个钟头。屋里还是没有动静。陈扬待在一边,靠墙而站,已经与身边的一帮老娘们说好了。一个人一块钱。任务是陈扬说什么,她们就喊什么。第一句来了。“陈耀平,差不多了。”还别说,十来个老娘们,异口同声,高亢响亮。第二句,“陈耀平,他们跪了这么久,你够有面子了。”第三句,“陈耀平,他们要是跪坏了,你就罪大恶极。”不少人加入,跟着呐喊。陈扬再拿出钱分,又是一把一块一张的小票。原来,陈扬是有备而来,这些小票是特意换来的。第四句,“坚决支持恋爱自由。”第五句,“坚决支持婚姻自主。”第六句,“坚决反对包办婚姻。”喊声震天,效果一点也没,陈耀平就是不出来。看热闹的人,有些开始起哄,笑话陈扬的口号没有作用。陈扬咬咬牙,只好使出他的杀手锏。这回陈扬强调,每句话要连喊两遍。第七句,“陈耀平,你儿媳怀孕了。陈耀平,你儿媳怀孕了。”第八句,“陈耀平,不要再这么狠心了。陈耀平,不要再这么狠心了。”第九句,“陈耀平,你要抱大孙子了。陈耀平,你要抱大孙子了。”第十句,“陈耀平,你要当爷爷了。陈耀平,你要当爷爷了。”陈福明和蔡红梅面面相觑,差点笑出声来。蔡红梅心道,我没怀孕啊。但效果有了。门开了,陈福明的母亲和两个meimei,一齐出来。一个扶陈福明,两个扶蔡红梅。两个下跪者正勉强坚持,有人来扶,顺势而起。陈耀平拉不下面子,没有出来。陈扬又领着一帮老娘们鼓掌。还有几个老娘们走上前去,帮忙将陈福明和蔡红梅推进屋内。成了。陈扬拨腿开溜。不过,陈扬回家不久,陈福明就追了过来。“扬哥,两个事,两个事。”陈扬把陈福明带到二楼,“啥事?”“没怀孕,你却说怀孕,这会穿帮的,你说咋办?”“先说效果。咋样,咋样?”“应该是雨过天晴,花好月圆。”陈扬坏坏一笑,“那就好办了。没怀孕,没怀孕那就怀一个呗。”陈福明苦笑,“扬哥,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嚯嚯,你不会跟我说,你不会干那种事吧?”“不是。”“噢,要我帮忙吗?”“去你的,去你的。”“那就好好说话。为什么不能怀孕?是蔡红梅不行吗?”陈福明说,“按她的计划,三五年内以事业为重。三五年后,再考虑孩子。”陈扬说:“福子,你告诉蔡红梅。她要想进你家的门,必须抓紧时间生个孩子。要是她生个孩子,特别是儿子,那她在你们家的地位将坚如磐石。”“唉,我尽量动员她。”“不是尽量动员她,是必须动员她。你说,还有啥事?”陈福明涎起了脸,“扬哥,我们剧团想在咱们陈家村开张大吉,所以你看?”陈扬说,“你去找村里,让村里出钱。”陈福明笑笑,“村里哪有钱,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村要做戏,肯定是你们这些大款出钱。”陈扬摇摇头,“福子,我帮你们办了件大事,你和蔡红梅得感谢我。你还让我出钱做戏,你想得也太美了吧。”“考虑考虑,扬哥,帮人帮到底嘛。”被缠不过,陈扬答应考虑考虑。晚上吃饭时,陈扬提出,为了支持陈福明,他想出钱请他们的剧团演戏。没想到,全家人一致同意。特别是爷爷奶奶,简直是举双手赞成。原来,老两口经历过五十年代有民间剧团的时代。后来有县越剧团,但很少下乡,老两口就再也没看过越剧戏。说到越剧戏,老两口现在都还能哼上几句。这事就定了。爷爷奶奶喜欢,花最多的钱也值。陈扬请剧团演戏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陈扬也是有意帮陈福明的忙。可一旦定下来,陈扬才发现后续的麻烦太多太多。首先就是戏台没地方可租。民间演出刚刚恢复,可民间演出需要戏台,现在难以找到合适的戏台。戏台也很有讲究,一定要木制的。因为戏台上铺木板,木板有弹性,适合演员们发挥。戏台有规定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四根大柱子,上面还要有顶篷可以挡雨。还是剧团的人有办法。县越剧团有可移动的戏台,可以花一天十块钱,整个租过来。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陈扬出钱,田老蛋驾船,叫上十来个小青年,把移动戏台租来了。戏台就搭在村部门前。不过也有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