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 该回来的都回来了 (第1/2页)
面对二弟的讨教,陈扬只说了一句话。“把计时工资改成计件工资。”陈兵已非常精明,一点就通,豁然开朗。“大哥,计件价格如何计算?”“呵呵……我只管出主意,至于主意如何实施,那就是你当老板的事。”陈兵琢磨了几天,拿出了一个计件工资实施方案。一千两百多字,是陈兵有生以来写的字数最多的“作文”。当然,在具体实施之前,陈兵还要拿给大哥看。陈扬认真的看了三遍,做了不少修改。“大哥,实施这个方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一个问题,质量。”陈兵点点头,“我懂了。可乡里乡亲的,不少还是长辈。要是出了质量问题,我也不好说他们啊。”陈扬坏坏一笑,“让顺子管质量问题。”陈兵也笑了,“大哥真会用人。顺子这家伙,没大没小,敢于骂人,的确是管质量的合适人选。”“就这么办。老三,赶紧实施吧。”计时工资方案实施后,工作效率果然大大提高,每天的产量增加到两百双以上。只是秋去冬来,天气转冷,休闲鞋暂时失去了市场。这是二弟的事。陈扬自己的生意,还是上海的小商品批发,和各种手工鞋的批发。总的来说,生意还行,虽然利润率在渐渐的下降。可惜的是,贩销布料的生意没有成功。陈扬从路桥采购的布料,实在上不了台面。只采购一次,就亏掉了八百多块钱。陈扬不急,他还有一条财路,就是放贷。放贷的规模,已不知不觉的扩大到十万块以上。就拿今年来说,陈扬给自己算过帐,利息收入高达一万七千多块。除去坏帐收不回来,也有一万五千多块。陈扬心满意足,因为就他这个收入,三个二弟也比不上。农村人的红眼病特别重,羡慕嫉妒恨,比城里人更甚。陈扬的放贷,通常会被称为不劳而获。coo但陈扬做得比较得体。陈扬从不催还,差几天的利息一律不要。你要是生意亏了,他还会主动减息甚至免息。总之,迄今为止,陈场没有因为借贷而惹出一点麻烦。这方面,陈扬比童老贵做得周到。童老贵太过斤斤计较,每年总有一两次,要与借款人大吵大闹。低调赚钱,是陈扬的座右铭。但做事却要高调。上次去河里捞石狮子,如果不是为了在乡亲们面前表现表现,给最多的钱也不会去干。这次村里演戏,陈扬选择低调,只出一个晚上的钱。陈扬的主意出得好,凡村里比较有钱的人,这次都得出钱。除了陈扬,他二弟陈兵也认演一晩。蔡福满、童老贵、陈玉花、童小芳、蔡朝阳和蔡国平,也分别认演一晩。还有几家,合资认演。与去年一样,今年也是连演十一天。其实,出钱演戏,也是一种炫耀。谁出钱,谁出多少钱,那是要张榜公布的。出钱多的人,名字还能排在前面,会让人觉得脸上有光。而正要张榜公布时,又有四个人冒出来,各认演一晩。这四个人,有蔡根夫和蔡良顺俩兄弟。还有两个也是兄弟,陈夏芬和陈夏祥。陈夏芬与蔡良顺一样,也是县地方供销公司的业务员,平时很少在家。陈夏祥比陈扬小两岁,原来一直在区机械厂当临时工。最近好像不上班了,才回到村里,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一回家就出钱唱戏,很像有钱人的样子。陈扬没跟他们哥俩来往过。打小记事起,陈扬就知道两家有过节,所以也不了解决他们的情况。十二月下旬,陈家村又开始搭台唱戏。陈扬全家都是戏迷,每天下午和晩上,都迫不及待的去了村部门口。拿着凳子,在戏台前找个好位置,早早的等在那里。陈扬不去,家里不能没人,他负责留守。天刚擦黑,蔡福满提着两瓶白酒上门而来。看到两瓶白酒,陈扬笑道:“福满哥,有必要这么客气吗?”“哈哈……酒不是我的,我只是借花献佛罢了。”“谁的?”蔡福满道:“陈夏芬和陈夏祥兄弟俩的。”“呵呵,他们的酒,你拿来给我,这合适吗?”“不喝白不喝啊。我喝不了白酒,与其放我那里浪费,不如让你把它们消灭。”“好,那就留下。待会,我拿坛米酒你带回去。”蔡福满看着陈扬笑道:“你啊,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哦,哪方面的?是指赚钱吗?”“当村干部。”“大的还是小的?”“小的,陈夏祥。他跟我说,回来要当村干部,最好是当村主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