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一地鸡毛 (第1/2页)
时间到了8月6日,周五,国兴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张晴,再一次约马小飞吃饭。 大A股从6月底开始调整以来,最近有所反弹。 马小飞全仓的三只股票,海宏控股和深锦兴都有所回调,而宗艺股份特立独行,从5.19行情以来,涨幅近3.5倍了。 这一只股票,马小飞就浮盈370万。 加上其他两只股票,账户浮盈800万出头,相比于7月初,收益增幅不大,只是这一个多月,很多股票都回撤明显。 张晴还想尝试一次,结果发现,年轻的马帅哥真的对她不感兴趣,也就死心了。 8月14日,一周过去了,报社成立的事,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这一天是周六,晚上,文光煜单独约马小飞吃饭,这也是最近一个月以来,文光煜第一次单独跟马小飞吃饭。 两人就坐在曾经经常去的那家烧鸡公,吃汤锅,喝啤酒。 喝了两杯啤酒,文光煜才带着兴奋,开始凡尔赛: “小飞,组织部门今天找我谈话了。” 马小飞微微一笑:“文老师,恭喜啊。” 文光煜笑道:“跟我原来想的不一样,让我回日报,陈立华任常务副,我回去做副总编。 本来呢,我很想劝你也回日报的,你要是去记者部带一支队伍,也能改变一些日报那种古板的文风。 不过,你对《都市报》很重要,不出意外的话,记者部正式成立后,会让你来负责……” 听着文光煜喜气洋洋,谈着这些升迁之事,马小飞感觉有些轨迹还是没变。 记忆中,文光煜的这种经历完全没变,还是在都市报社成立之前,组织部门谈过话,拟去日报做副总编。 那时候,马小飞不过是一名编外记者,文光煜欣赏他的才华,希望马小飞跟他去日报。 马小飞为此还犹豫过好几天,他不太想去日报,又不便拒绝这位启蒙老师。 现在,《都市报》比记忆中提前一年创刊,文光煜最后还是会临门一脚不进,功亏一篑吗? 想着这些事,马小飞又笑道:“文老师,《都市报》确实更适合我,你知道这边的安排吗?” 文光煜道:“本来,我也想留在《都市报》的,高志飞上中学时,还是我妈的学生呢。 他说他为了避嫌,就举荐我回日报,我也理解。 听说,高志飞会出任社长兼总编,晋晓松会过来任副社长,王之川和李江过来任副总编。 王之川将来大概率会接总编一职。” 马小飞一听,跟记忆中的差不多,日报那边的办公室、要闻部和记者部三位主任,都要升迁了,级别上去了。 现在,还有两大变数。 一是文光煜是否真的能以副总编职务回日报。 其二,便是马小飞自己,他现在掌管着记者部。 记忆中,都市报社成立之后,周凡做了记者部主任。 马小飞调入报社刚满一年,又才22岁,现在报社即将成立,跟着又从副主任升级为主任? 可能性太小了,破例也不是这么破的。 当然,马小飞对这样一个职务,其实也没兴趣,因为明年铁定要去京城的。 马小飞又好奇道:“文老师,这次成立一家新报社,新增这么多领导岗位,罗社长不动吗?” 文光煜道:“老罗今年都48岁了,他又分管日报的经营工作,不会动了。 他如果动,当然是到《都市报》来做总编,要经常熬夜的,估计他自己也不愿意。 另外,老罗脱离编辑业务已经好几年了,不像高志飞这样,一直在编辑上,而且有一说一,高志飞在业务能力方面还是很强的,他也乐于此道。” 马小飞想,如果自己是罗孝文,大概也不愿为了升一级,就来《都市报》做熬夜的总编。 而且,以高志飞的脾气和爱好,他哪怕只任社长,依然会插手甚至直接承担了总编辑的职责。 高志飞喜欢做报纸,还经常直接给编辑和记者出选题。 8月17日,七夕节。 中午,马小飞开车带着罗曼诗去东岭大酒店吃饭,然后在酒店开房过节。 晚上,又陪唐梦雯吃火锅过节。 8月18日上午,马小飞走去办公室,在一楼的通告栏,看到了市里关于设立帛阳都市报社的红头文件。 日报和都市报,两家报社领导班子的调整也附在文件后面。 果然,文光煜功亏一篑。 日报的副总编并不是他,而是从帛阳所辖县级市,江彰市的宣传部门调过来的,一位升为副县的正科级干部。 下午,马小飞才在办公室见到一脸铁青的文光煜。 马小飞将办公室门关上,上了门栓,然后给文光煜递根烟: “文老师,不必气馁,在我眼里,你是报社主编中业务能力最强的,也是最敬业的。” 文光煜摇头苦笑:“那又怎么样?我现在总算明白了,高志飞为什么要跟我说避嫌,呵,我想的太简单了,幼稚啊。” 马小飞道:“文老师,我说的是真心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其实,帛阳实在太小了。 你曾经在京城广播学院进修过一年,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