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此军名为,背嵬! (第1/2页)
赵云、夏侯兰领命离开。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前, 便只剩下了陆彦、郭嘉和八十个白马义从。 不过高顺并没有趁机做出什么动作,他身边的陷阵营,也依然继续保持着安静的蛰伏。 他们在等,等待着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战斗! 没过太久, “喝!” “喝!” “喝!” 三声整齐划一的怒喝声传来,接着就是“嘭!嘭!嘭!”的脚步声。 陆彦和郭嘉回头看去, 只见一支千人队伍,身着扎铁玄甲,手持灌钢法铸就的圆形盾牌和宿铁刀, 排着整齐的队列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着陷阵营的位置前进!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太史慈算是领悟了,陆彦透露给他的一些有关于现代化军事训练的东西。 队列,队形! 这可不仅仅只是让队伍看着好看而已。 严格的队训练,能够培育坚定、英勇顽强的军人气质,能够提高军人的服从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尤其是对于一支特殊军队而言, 高度的统一和严格的纪律,以及坚决执行命令的信念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太史慈为了配合这支步兵, 他放弃了战马,也放弃了长枪。 此刻, 太史慈站在队伍最前方, 身着与士卒差不多的扎铁甲,只不过他的铁甲更加的精致一些。 太史慈不仅擅长弓箭,同时也擅长长枪,双戟和大刀。 为了保持与队伍的整体性,他现在也是使用的制式宿铁刀和圆形盾牌。 至于弩箭,面对同样甲盾齐全的陷阵营,太史慈便不打算浪费箭矢了。 大概还有两百步的距离, 太史慈拔出并高举宿铁刀,大声喊道:“进!!!” “嘭!” “嘭!” 他身后的军队踏着坚定的步伐,跟随着太史慈前进着。 这支军队的战力暂时还不清楚,可它的气势,却已经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郭嘉瞪着双眼,伸着脖子看着这支由太史慈率领的军队,感慨道: “好家伙!若是只看这支军队的气势,恐怕说它天下第一都不为过了吧!” 陆彦脸上的表情有一丝欣慰,听到郭嘉的感慨后,他回答道: “我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为这片土地上,数一数二的强军!” “是嘛?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郭嘉自然知道陆彦的能力。 陆彦既然敢这么说,那他教给太史慈的训练之法,便肯定有它的独特之处。 “盾!” 随着太史慈的下一个命令, 这支军队的士兵,竟然又是整齐划一的如同一个人的动作般,齐刷刷将盾牌举起挡在了身前。 还有百步的距离! “锥形阵!” “拔刀!!!” 这一次,太史慈连下两个命令! 士兵们接收命令后,迅速以太史慈为箭头,在他身后组成了锥子形状的阵型! 锥形阵是一种古老的阵法,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阵法就已经被广泛应用,孙膑将其列为十阵之一。 事实证明,锥形阵确实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冲锋阵法。 但锥形阵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那就是充当锥尖的,必须是勇悍无比的将领和精锐士卒! 这支军队的士卒全是陆彦从陈留郡和颍川郡军队中,层层筛选出来的精锐士卒,它的将领更是超一流的高手太史慈! 或许论冲阵的杀伤力来讲,典韦要比太史慈更强一些, 但太史慈的领兵能力,却又弥补了这方面的差距。 甚至若是从整体效果来讲,太史慈更能发挥这支强力军团的整体战力,最终的效果肯定要比单打独斗好的多。 “铿!” 拔刀! 又是整齐划一的声音,郭嘉感觉自己似乎已经爱上了这种整齐、简洁的军队风格。 “要上了......”郭嘉目眩神池的盯着这支军队,他忽然凑过头在陆彦耳边轻声问道:“长生,你打算给这支军队起个什么名字?” 正在这时, 太史慈左手顶着盾牌,右手紧握宿铁刀,发起了冲锋的命令: “弟兄们,随我冲锋!” 陆彦目光不曾移开过这支军队,听到郭嘉的问话后,他稍一思考,随后喃喃自语道:“要不,就叫背嵬军吧!” 郭嘉意犹未尽的呢喃了两遍,“背嵬军?背嵬军......” 同一时间,对面沉默良久的陷阵营,也终于动了! “弩箭,齐射!” “笃!” 手弩齐射的声音响起, “挡!!!”太史慈的命令也随即下达。 他们的盾牌只是将面部和上半身互助, 至于其它有铁甲护卫的部位,他们完全不用理会,以手弩的威力,根本无法穿透这精良的甲胄。 以灌钢法生产出来的铁片,不仅坚硬而且韧性极佳,弩箭射中铁甲后,几乎全部都被弹开。 陷阵营这边的高顺, 看着对方高速冲锋中依然能够保持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