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_第一百三十三章:老爹,这江山是我们一同打下来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老爹,这江山是我们一同打下来的。 (第3/4页)

不一样。

    这一路上,又是将近十天左右的时间,因为朱瞻基本身也太能磨叽,所以当他来到顺天的时候,那前线关于他返回的战报都已经送回到了朝廷内。

    按理来说他的速度应该是要比朝廷大军战报的速度要快一些的,毕竟他是先走的,但因为中间还兵养生任务等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致使那朝廷中的太子朱高炽,为此还担忧了好几日。

    此时的太子府内。

    太子朱高炽背着双手,在那大堂之中走来走去。

    “这小子,到底野哪儿去了?朝廷战报都回来三天了,这小子倒看不见个人影。”

    心里忧虑憋闷的同时,找不到宣泄的口,便对着一旁坐在那椅子上的太子妃说道:“都怨你!整天惯着你这儿子,瞧瞧,现在野的连信儿都不知道报一个。”

    “这大军的大战打赢了,倒是这朝廷的太孙找不见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尽管太子朱高炽知道自己儿子朱瞻基身边是带着兵的,出事的概率也不大,但那毕竟是关外。

    不比在关内。

    真招惹了哪个女真部族,他们首领一根筋搭错了,把那小子留在那关外都是有可能的。

    加上这小子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太子朱高炽还真怕这小子居功自傲,搞出点什么事情来。

    惹出点乱子来倒无所谓,他们老朱家的孩子,惹了麻烦也正常。

    就怕这小子这条小命不保喽。

    就当太子朱高炽这两日连朝政都没有多去理会,只惦记着自己那儿子时。

    那太子府外突然跑进来一个人。

    在来到那太子府的大堂之后,立马便对着面前的太子朱高炽高兴的喊道:“太子爷!太孙回来了!”

    听到此人的话,朱高炽先是一怔,然后忙问道:“人呢?到哪了?”

    那人赶忙便笑着回道:“都到城门口了,估摸着跟小的就是前后脚。”

    闻言,那太子朱高炽终于是松了口气。

    虽然这事儿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不就是路上耽搁了几天吗?

    只要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可问题是这小子的身份不一样了。

    这是他大明朝的太孙。

    身份跟当朝的皇帝太子是几乎相同的。

    这就相当于,当朝的皇帝和太子突然在路上消失了几天,连沿途的驿站都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这可就不是小事了。

    要不是这小子身边有不少人护卫着,就是派大军出去找都不为过。

    毕竟谁也不知道那草原各部族会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大败而怀恨在心,又正好从哪里探听到了太孙返朝的消息,沿途追杀阻截。

    不过这小子竟然已经回来了,也就没事了。

    就当那太子朱高炽刚松了口气,准备转身去喝口茶时,那太子府的大院里,便响起了朱瞻基的喊声。

    “爹!娘!善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刚刚还板着一张脸的太子朱高炽,本能的便带着满脸的笑容准备往外走,可这腿刚一迈,便又停了下来,那脸上的表情也是变了变,变的严肃了起来。

    不过,一旁朱瞻基那老娘太子妃,却压根不管这些,起身便带着满脸的惊喜,朝着那大堂之外跑去。

    刚来到那大堂的门口,便迎面碰见了跑进来的朱瞻基。

    “儿子!”

    太子妃瞧着这好几个月不见的儿子,立马便抱住了。

    松开后,也是抓着朱瞻基的一只胳膊,瞧着他那在草原上被晒黑的皮肤,心疼的说道:“瞧瞧,这儿子的脸都晒黑了,也变的粗糙了些,这草原上的风沙大吧?”

    听着自己老娘的话,朱瞻基却只是笑着说道:“娘,这都是小事,儿子一个大男人,黑些糙些也是应该的。”

    说完,看了眼一旁的老爹朱高炽后,朱瞻基也是赶忙按照这个时代的礼节,给老爹埋头磕了一个。

    “爹!儿子回来了。”

    同时,也给老娘磕了一个。

    然而就当太子朱高炽在听到自己儿子这话时,脸上却没有了当初在瞧见自己儿子的一封信时便乐呵个够呛的模样,依旧板着脸说道:“你还知道回来了?”

    闻言,瞧着自己老爹那不高兴的模样,朱瞻基顿时一愣:“爹,儿子这是又哪里招惹您不高兴了?”

    听朱瞻基这么说,朱瞻基那老爹朱高炽也是瞬间有了话,说道:“知不知道你现在什么身份?朝廷的太孙!你要还只是一个皇孙,你爱去哪野去哪儿野。没人管你。可你现在是太孙,是君主!君主的一切事宜都是要向朝廷报备的!”

    “可你倒好,私自带着人马偷偷便一声招呼不打的跑了出来,这沿途上也不让驿站禀报报备。”

    “这要是让那些蒙古部族的人知道了消息,沿途截杀,这可就是大事了!”

    在听明白自己老爹为什么生气时,朱瞻基也是笑了笑,不过他野是野,但也不是不懂事理,在老爹朱高炽教训完后,便当即笑着说道:“爹,儿子这沿途没有给驿站报,这不正说明没人知道儿子的行踪吗?这反倒是要安全些。”

    闻言,那太子朱高炽正要继续教训时,朱瞻基也是赶忙继续开口说道:“不过爹您的意思,儿子也明白,您放心,以后儿子出去,定会向朝廷报备,行了吧?”

    见这小子认错,太子朱高炽也不能再说什么。

    瞧见这一幕,朱瞻基也是无奈的一笑,这就是他不愿意那么早当皇帝的原因。

    有些时候不是因为当皇帝没有自由,而是很多事情,就算是为了朝廷法度,你也得老老实实的听话。

    不然你这带头不遵守法度规则,这日后那些大将、皇家里的那些皇亲国戚,谁还在乎这些规矩。

    比如在外领兵的将军家眷都得在这京城之中,不得朝廷旨意不能离开京城半步。

    这些看似严苛不近人情的规矩,有时候正是一个皇室可以掌控一整个天下的关键所在。

    君不见历史上自己那儿子,不正是因为擅自改变了兵部制定的行军路线,而导致了大军一败涂地吗。

    听起来好像没多大点的事儿,不就是大军的路线更改了一些。

    可这不出事也就罢了,一旦出了事儿,那就是天大的事儿。

    就好像他朱瞻基真要在这路上被截杀了,整个大明朝从上到下都要重新的安排。

    所以,哪怕是皇帝,这些规矩他也必须要遵守。

    就当这父子二人在讲过这件事,朱瞻基也不等老爹说话,就要自己起来给爹娘拿过自己这一趟回来带着的东西时。

    那收到消息匆匆赶来的胡善祥,也恰好跑了过来。

    在看到那地上跪着的朱瞻基时,眼中惊喜之余,也没有忘了给太子和太子妃行礼。

    见这太孙妃过来了,那太子朱高炽也是率先松了口,说道:“行了,起来吧。”

    在朱瞻基起身后,便将大堂外背着礼物的人给喊了进来。

    然后从那些箱子里将一些那奴儿干都司弄来的好东西给在场的众人分了出去。

    就朱瞻基那老娘和夫人两个女人正一个劲儿的看这次带回来的东西时,朱瞻基也是说道:“这次去奴儿干都司还兵,就顺道弄了点当地的好东西回来,这两箱都是给爹和娘你们的。”

    “这边还有一箱,是给善祥的。”

    “至于那边的四箱,是给二叔和三叔府上的,娘您一会儿有功夫就叫人把东西给送过去,我就不过去了。”

    听着朱瞻基的话,瞧着这些特产东西,还挺得心的太子妃,也是当即便应了下来。

    就当这两个女人满脸笑意的翻着这些宫里不常见的特产时,朱瞻基也是从一旁的箱子里取出了一个细长细长的锦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