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啥?你说啥! (第1/1页)
宣府,曾是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谷王府的所在地。 后来这家伙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献城有功,又被永乐大帝改封长沙。 可惜的是,他自恃有功,开始骄横霸道,陷害忠良,紧接着就被废为庶人了。 不过现如今的宣府城,可是此人当初花费十多年的时间主持扩展修建而成的。 目前王迪所在的行宫,便是谷王曾经居住过的王府。 因为永乐大帝五次征讨寇虏的缘故,宣府行宫内一系列的建筑群,在不知不觉间,已是变得富丽堂皇,雅致大方。 再搭配上宣府城内外的山水景色,可以说,王迪目前驻跸的行宫,其景色之美,还真不比紫禁城的御花园要差到哪去。 此时此刻,探望慰问袁彬过后,他召来英国公张辅,君臣二人落座于行宫西侧的一处水榭。 四周,小桥流水处,河面上倒映着生机勃勃的翠竹和杨柳,景色怡人得很。 “陛下,召老臣前来,可是询问白莲逆贼搜查一事?” 因为皇帝遇袭一事,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张辅,精神可是紧绷了一整天。 来到这一处幽雅之地,再加上他能察觉出皇帝没有表现出任何龙颜不悦的意思后,这位柱国老臣的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让他有点疑惑的就是,如果皇帝要问询搜查一事,按说应该先找哈铭而非是他。 “搜查的事情,朕不怎么关心了。这些贼獠,不过是一群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老鼠而已,杀…是杀不光的。” “在朕看来,只要将大明朝打造成万世不易的帝国,这些见不得人的顽意,自会在煌煌天威下无所遁形。” “此番召英国公前来,无非是朕比较好奇白莲教和明教,想问问英国公,可否知道里面的一些隐秘?” 后世各类各样的邪·教都有不少,放到现如今的封建愚昧时代,王迪清楚,隐藏在暗处的它们,只会更多! 彻底灭绝他们,在王迪看来,应该是件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既然这样,那不如一边壮大己身,一边打入敌军内部…… 看看能否上演一出无间道,设立个代言人,悄无声息地掌控他们,再一点点潜移默化将其往好的方向发展。 先前在探望袁彬的时候,他便问询过此事。 可惜的是,袁彬这些锦衣卫,掌握的也只是些皮毛而已。不过临走之际,袁彬倒是告知与他,英国公张辅这位四朝老臣,有可能知道点旁人不知道的秘密。 当然了,王迪也清楚,只要返回紫禁城,没准能从皇家内库中找到一些有关于此的绝密资料。 但是,谁让他好奇心上来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加上昨日跃马扬鞭整得腰子有点疼,不如找个人来陪自己唠唠嗑。 “陛下,老臣确实知道点,不过那也只是老臣当年从家父口中听来的,真伪事宜…老臣不敢夸下海口做出保证。” 活到了这个岁数,张辅已经懒得撒谎了。 对他而言,知道就是知道。皇帝既然找到了他,那就没什么好隐瞒的。 况且,待到三日期限来临之际,若是还没有抓到贼獠同党的话,英国公本就准备以四朝老臣的身份找皇帝好好唠一唠,以免他年轻气盛,经此一事,再干出点出格的事情,让本来挺完美的御驾亲征,涂抹上一层抹不掉的阴影。 “无妨,朕也只是好奇,想从多方面了解一下他们。” 王迪印象当中的明教和白莲教,可以说,全部都是来自影视剧中的形象塑造。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现实存在的真正情况与脑海中的印象比照一下,看看能否从中找出点他人不曾察觉到的蛛丝马迹。 当然了,王迪还特别好奇,除了九阴真经这个真实存在的功法以外,像什么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这一类的神功,到底有没有? 有的话,真有影视剧中表现得那般神奇吗? “陛下,明教,也唤作摩尼教。于唐末年间,他们应该便已存在。” “到了蛮元至正年间,温州府有一进士,名唤陈高。在他笔下的《竹西楼记》当中,就明确记载了明教是由何而来。” “明教之始,相传以为自苏邻国流入中土,瓯闽人多奉之。其徒斋戒持律颇为严谨,日一食,昼夜七持呗咏膜拜。” “自摩尼教传入中原大地之初,按照记载,这些内敛、虔诚且严谨的教徒,便积极依附佛教和道教以求生存……” “正因这样,经历了唐武宗的‘会昌灭佛’事件以后,受到牵连的摩尼教,便更换了一个名字,也就是现在的明教。” “而自打太祖高皇帝立明称帝以后,他采纳韩国公李善长进言之良策,开始打压儒释道三教之外的所有宗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编进了《大明律》,意图将其彻底铲除。” “据老臣所知,现在的明教,几乎已已与佛教融为一体…非核心教徒的话,恐怕难以分辨其真伪。” 一口气下来,话语讲了不少,张辅也有点口渴了。 倒了杯茶水润润喉,他静静坐在原地,观望风景的同时,留给年轻皇帝一点消化的时间。 “起初信奉之辈,多为闽浙一代的瓯闽人?这么说,明教最初是坐船过来的,而非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 “这…老臣便不甚了解。古籍上记载的,摩尼教徒应该是从海路而来,抵达浙闽一带开始进行传教。这里面的真真假假,想必已是淹没在历史当中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恐怕也只有明教教徒才清楚此事吧。” 苏邻国,便是波斯。 脑海中浮现出光明顶所在位置的王迪,他本以为,明教是翻过帕米尔高原过来的。万万没想到,若是按照英国公的意思,他们竟是坐船来到中原大地的。 而更让王迪有点心惊的是,他从英国公口中听其对于明教教徒的评价是内敛、虔诚且严谨…… 这老头子话语里的意思,给人的感觉,怎么像是在夸明教啊! 难道大明朝的建立,还真与明教有关? 但是刚刚从袁彬那得到的消息,朱元璋是继承红巾军小明王韩林儿的衣钵。 而韩林儿他爹明王韩山童,可是地道的白莲教徒啊。 这特么,到底是哪跟哪呢? “英国公,你认识明教教徒?还是说……” 问完以后,王迪的心,有点扑通乱跳。 之所以这样,是他担心英国公就是明教教徒。这要是起了冲突,他怕自己这小身板打不过这老头子啊。 此次谈话,由于涉及到秘辛,他屏退了所有人。此时此地,就剩他和英国公二人了。 虽说这老头子已经七十五了吧,不过当王迪瞅了瞅人家老当益壮的体格过后,即便他随身空间内还放着一柄很是锋利的手术刀,但说实在的,他还真没有信心能干得过手无寸铁的英国公。 “认识,老臣儿时曾随家父有幸见过几次。”看着年轻皇帝的紧张样子,张辅淡淡一笑道。 “谁啊,英国公你口中所说…究竟是何人啊?总不会是太祖高皇帝本人吧?” 戒备的同时,王迪屏息凝神,急切等待着英国公的回答。 “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啥?你说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