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侠与乞丐 (第2/2页)
便再难做到什么初心不负了。 理所因当的,王戊也就放下了自己重活一世的身段,心安理得地做起了一个江湖浪客。 毕竟再怎么说,她也已经是一个在“下九流”里混迹多年的人了。 身上所带着的,也大多都是些市井间的驳杂气息。 去做一个“风尘中人”,显然会比去成为一个只存在于画本中的侠客,来得要适合她的多。 ······ 既然走在风尘里,那就没有谁能不染风尘的。 既然沾染了风尘,那就免不了要被蒙住些心思了。 ······ 江湖下九流:是为一流巫,二流娼,三流戏子,四流梆。 五流打狗,六吹手,七偷八盗九卖“糖”。 与寻常的市井下九流不同的是,娼妓不再是最低贱的职业,船夫与脚夫也未落得个下流之名。 排在最末的卖“糖”更不是吹糖人的意思,而是用“糖”来拐卖孩童的jianian人。 这种人在江湖人眼中甚至比排名第八的盗墓贼更令人不齿,所以便将他们排到了最后,好叫世人唾弃。 而王戊的职业呢,则是五流的打狗,也就是乞丐的意思。 因为是不劳而获之人,所以被排在了四流的更夫,与六流的吹丧之间。 不过准确的来说,王戊也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乞丐。 她,只是一个丐帮弟子而已。 此世之间的丐帮与乞丐,二者虽然在名字上只有一个字的差别。 但是他们在为人处事,与言谈举止这些个方面,却通常有着很大的差异。 至少,这一世的丐帮弟子从不行乞。 他们只是打扮得有些破烂而已。 嗯,用客气点儿的话说,就是有点不修边幅。 总之,虽然从外形上来讲,丐帮弟子同一般的乞丐确实没什么两样。 但是他们终归是武林中人,与出来讨生活的乞人相比,处境自然要好上许多。 更不必为了生计,去死皮赖脸地向别人求那么一两个铜板。 境遇不同,两类人之间,当然便有了分别。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 江湖中,大部分的乞丐也都开始自称是丐帮的外门弟子了。 或许是为了给自己的落魄添分底气,又或许是看中了丐帮在江湖上的那点薄面。 反正多个名头总比没有名头要好。 以至于到了最盛极时,丐帮甚至被江湖人戏谑地给安上了一个江湖第一大帮的名头。 是嘛,毕竟放眼望去,能见到的乞丐基本都是个“丐帮弟子”,那可不就是江湖第一大帮了嘛。 有趣的是,当时的丐帮帮主在听闻了此事之后倒也没有生气。 反而让门下的帮众,出门在外时多多接济一下那些真有难处的“自家兄弟”。 再加上丐帮弟子大多率性洒脱,行走江湖不拘一格,身上又没什么架子,还同乞人一般穿着邋遢。 于是慢慢地,丐帮帮众与各地流落街头的“外门弟子”们,居然还真就变得亲如一家,难分你我了。 乃至到了现在,多数人都是直接把丐帮弟子与乞丐划等号的。 而丐帮的门人们呢,也懒得去解释什么。 反正他们从加入丐帮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在意所谓的世人眼光和自己的身家名声了。 何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加入丐帮之前,本就是个落难街头的流民。 所以说他们是游侠儿也好,说他们是打狗也罢。 到底无非就是一个称呼而已,他们尚不想与人多做纠缠。 自己看谁顺眼便于谁来往,这种事,其他人还管不着。 正所谓: 一根绿竹肩上架,二两葫芦掌中拿。 三枚铜钱买作酒,四时皆醉任笑话。 五捆茅草缠足履,六块破布缝衣褂。 七荤八素不贪多,九般脏乱莫叫骂。 生难尽兴。 层楼误眼非潇洒。 吾辈流离。 蓬篙人,不羡仙只羡人家。 ————丐帮《九九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