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一筹莫展 (第1/2页)
可是韩信话一出,岳飞吴起等人都震惊了。 旁听的安东,也不可思议地看向韩信。 两万人就能完全收复外东?就算是他,自认也做不到。 大明竟然还有这等军事奇才? “韩将军,快说说你的战略。”郑克均已经迫不及待了。 “末将的策略很简单,先出兵三江平原,背靠完达山和双鸭山,开展屯田。 这两座山的地形,适合防御,只需要一两千人就可以扼守要冲,防止沙俄人和当地异族部落进犯。 这次出征,粮食也不用带太多,只要带足御寒之物就行。 三江平原物产丰盛,又有兴凯湖作为依托。就算是在冬季,也不缺物资。 我可以把一万八千人都派出去狩猎,抓鱼,采集野菜,还有种田。 这个冬天可能艰苦一点,等到明年开春,情况就会好很多。 只要熬到夏季,就能收获第一批粮食。 到时候我就可以向外东的异族居民发征兵令。 我们新北军对他们秋毫无犯,而沙俄军却对他们肆意屠戮,经过这大半年的观察,他们一定能分清谁好谁歹。 末将相信那时候来投效新北军的外东异族,将络绎不绝。 如此,末将可以组成一支大约三万人的异族军。 索伦人,锡伯人,鄂伦春人,赫哲人,林中人,察哈尔人,都是出名的能征善战。 这三万人的战力,不会弱于新北军精锐。 到时候新北军负责远程火器打击,异族军负责冲锋陷阵。 五万人拿下外东,末将有必胜的把握。” 韩信洋洋洒洒,只把郑克均听得目瞪口呆。 这特么什么玩意?本王能等你屯田大半年,干嘛不直接明年下半年再出兵? 岳飞、吴起等人也十分无语。 “姜子牙,你说。” 郑克均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能文能武的姜太公身上。 “公子,你想老头死就直说成吗? 这大冬天的,你让我一个年逾九十岁的老头,跑去酷寒的外东北? 你是不是太残忍了?” 姜子牙一脸无辜地望着郑克均。 郑克均身后的陈珂,“扑哧”一声笑。 郑克均白了陈珂一眼。 得,历史上四大顶级帅才,竟然全部撂挑子了。真是千古奇闻。 “公子,这没办法的,你不给粮草,又不让抢,加上外东天气酷寒。 就算是神仙,也打不了这仗。” 连一向自负的项羽,竟然也没有了任何战意。 项羽是狂,不是傻。 他的骄傲,都是来自于本身的实力。实际上项羽打每一场仗,都是做了充分战术准备的。 明明打不赢的仗,他不会傻得跑去送死。 郑克均也没办法了,五大军神都说打不赢,那应该是真的打不赢。 可是外东的居民怎么办?郑克均也没想好怎么打这一仗,但他真的想救外东的居民。 从感情上,他从来都认为那里的赫哲人、索伦人等,都是华夏本土居民。 这个时代的人,都不会理解他的想法,但他无法改变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观念。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外东的这些居民,被沙俄斩尽杀绝,最后让外东成为一个白种人聚居区。 “或许在下有一个办法。” 就在这时,沉思良久的张良出声了。 “子房,不会也是屯田吧?”郑克均谨慎地道。 张良摇摇头。 “我们可以向朝鲜借粮。” “张大人,你这主意还比不上韩信的屯田。” 项羽不屑地道:“朝鲜国穷民寡,能借给我们多少粮食?估摸着他们自己也刚够温饱,上次江苏大旱,他们掏空了国力,才给了我们一船粮食。 这次你打算向他们借多少?” 其他文武点点头,的确,向朝鲜借粮这个主意太不靠谱。 张良却面不改色,微微一笑道:“如果朝鲜以举国之粮,全部从鲸海西海岸,沿水路向外东运送粮食呢? 我不信朝鲜举国的粮食,包括官府府库和百姓过冬的粮食在内,还养不了我们十万军队吧?” “张大人,你到底在说什么? 朝鲜举国粮食当然养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