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1章 你以为你是张辽? (第1/2页)
“嗯?” 岳飞愣住。 这是个什么道理?就算是抢劫,那也得有个过程不是?怎么到了外东,就直接有粮食了? 可是岳飞知道,郑克均不会拿大军开玩笑,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了。 再说了,如果到了外东,真的没有粮食,那不抢也得抢了。 虽然岳飞是出了名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但那是针对汉人。 至于异族……岳飞可没郑克均那样的现代三观。 岳飞告辞离去,准备连夜制定出征方案。 可是郑克均困得不行,还是想睡一觉。 “殿下留步。” 这时又一个人追上来,叫住了郑克均。 郑克均无语,自己这是睡不成了吗? 来人是安东,郑克均对外国宾客,也不好甩脸色,随口问道:“安东团长还有事吗?” “殿下让安东率军出征,大可不必如此麻烦。” “本王乐意。” 郑克均懒得和安东废话,他和李悝一样,根本不信安东能率领五万人轻松必胜。 郑克均更欣赏自己的部下,包括岳飞,韩信,吴起,姜子牙在内,都明言不可能必胜。这才是务实的态度。 外东北那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地方,搞不好就来一场风暴或者雪崩,谁能保证没有意外? 说不定本来想好一个偷袭敌军的线路,都计划周详了,可是一场大雪封山,顷刻间就把计划扼杀在萌芽中。最后导致战役功亏一篑。 安东说必胜,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带兵之人,就得谨慎,哪有天天瞎吹牛的? 当然郑克均也知道安东不是吹牛的人,他是没有退路,不得不拍着胸脯保证必胜。否则自己不用他上战场,他就没钱买武器。 “就算燕王殿下不愿意将统率大军的权力给与安东,也请允许安东出征。” “嗯?什么意思?”郑克均有点懵。 安东来到地图前,指向呼伦贝尔草原以北的方向。 “燕王的进攻策略,很明显是想依托鲸海的海洋,以海军护住大军后方。【1】 【6】 【6】 【小】 【说】 然后从沿海向内陆稳步推进,步步压缩沙俄人的空间。 这一招实在高明,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有充足粮草供应,可保必胜。” “嗯哼?” 郑克均早就听惯了被人吹捧,自动过滤。 “可是燕王殿下这个战略,还有一个短板,如果不弥补,始终美中不足。” “请安东团长直言。” “燕王殿下打算依托沿海,向内陆步步推进。 那么沙俄人在战败后,也可以步步后退。 如此,沙俄人战略空间就会无限扩大,最终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新北军粮草耗尽,自动退军,沙俄人重新控制外东北,同时外东的异族人,对大明新北军失去信心。最终彻底沦为沙俄人的奴隶。 另一种结果是沙俄人大败于新北军后,采取避其锋芒策略,迂回外兴安岭以西。 新北军不可能永远待在外东北,等新北军退去后,沙俄人再卷土重来。 无论哪种结果,新北军都不可能彻底平定沙俄人。 如果陷入持久战,对大明国运不利。” “嗯,说得很好。” 郑克均点头,很赞成安东的分析。这个人的确有战略眼光。 如果真的在外东与沙俄形成拉锯战,那拖垮中华国运,不是不可能的事。 就好像明朝初期,在交趾陷入与越人的拉锯战,对大明国力损害极大。 原本郑克均的打算,是让岳飞、韩信等将帅,出奇策,想个办法,将沙俄人诱歼。 如此便可以达到歼灭沙俄主力的目的。 但这毕竟是没影的事。万一到时候没有条件“请君入瓮”,那郑克均也只能撤军。 如果安东有更好的办法,当然是极好的。 “所以安东团长以为该如何弥补这个短板?” “派一支军队,出呼伦贝尔草原,沿兴安山脉北上,建立起一条阻击线,阻断沙俄军进入贝加尔湖地区的通道。” “妙策。” 郑克均当即对安东的策略表示了赞赏。 这个策略真的很完美。 因为兴安山脉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而在它西边的贝加尔湖地区,沙俄人已经开拓了数十年,拥有赤塔、乌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