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九章 闭门不开 (第2/2页)
这怎能让处在十多岁的李泰矜名妒能! 随后,在周遭几位门客的附和声下,李泰眼中的怒火冲天。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李泰猛的一拍桌案,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你们几人,过来听言!” …… 第二天。 皇后苏醒的消息彻底传开了。 风声鹤唳了三日的长安,如同绷紧的弦慢慢松开了那么一些—— 民间传闻,听闻陛下请到了当世医圣孙思邈为皇后诊治! 一时间,孙思邈的声名大盛。 对于唐苏凡,李世民也是只字未提。 当这消息传到孙言甄的住处时,这几日暂住此地的孙思邈只能是一片苦笑。 不仅如此,今日一早皇上还给了厚重的封赏。 至于为何,李世民早就跟孙思邈私下中谈过了。 后面两日,皇后的身体慢慢在孙思邈的调养下,日见神光。 不过。 三日之后…… 承庆殿。 “陛下,沧州那边之事已经平定,不过听闻扬州也有人举众起事,声势不小。” 杜如晦面色严肃的说道。 三日之内。 大唐沧州,灵州,青州,这几个远离长安的属地,皆是爆发了揭竿之声。 以及或多或少有人在大做文章,明里暗里,皆是有了不义之举。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为一个从乱世过来的马上皇帝,李世民怎么不害怕这种苗头? 就连长安中,也更是因为那日的圣上夜巡遇袭而有人私下大做文章。 李世民得位不正的风头,时隔三年又一次风头盛起。 整个大唐,突然出现了许多不平的声音。 而长安城。 也是民心惶恐,议论非非。 为何那世家多年以来在谋求声望。 就是在这种时候,舆论声势,是能压死一个人的…… “让各地督抚,暗中审查,不得妄动刑事,安抚民众。” 最后,李世民声音一叹,眉深苦皱。 如今,大军在外,与突厥的战事如火如荼。 再加上这一遭,内外堪忧啊。 主要的是,这一次扰乱民心,对大唐不利啊。 李世民知道,那各地突然涌现的声音,肯定是有叛贼在处心积虑。 叛乱我整个大唐的民心! 房玄龄盘着老眉,缓缓说道。 “陛下,是否要发审邸报,或者与大唐书局发报,安抚民心?” 长安乃天下的中枢,不少的消息都是从长安遍及天下。 如今,先根治源头莫非不是利策。 李世民无奈的叹了一声:“就算发审邸报,朕又能说什么?就算大斥叛贼,也不过是无用之举!”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关键是,他李世民身也不正啊。 若是刻意为之反而徒引猜测。 眼下,找个事情欲盖弥彰也比这个有效啊。 李世民有些乱心的揉了揉眉心,转头说道。 “对了,克明,最近你可去苏凡哪儿行针没有?” 一旁的杜如晦苦笑一声。 “陛下,这几日苏凡闭门不出,老夫去过,可那小子直接把老臣拒之门外啊……” 李世民又是转身一问。 “玄龄,你呢?” 房玄龄也是苦笑。 “昨日老臣到了门口,苏凡那小子也是闭门不开啊。” 李世民面色一怪。 这臭小子,不会真的生气生这么久吧? 他还想问问这小子有没有什么法子呢? 可眼下这小子,很明显还是在跟他使闷气儿呢。 刘骁被他调了地方、周围几户宫里的暗卫直接被那小子赶走了、让克明与玄龄他们去,好的是一个闭门羹,不好的还要隔着门受一段阴阳怪气、 就算让李君羡去敲门,也没看到一副好脸色。 如今,这小子就摆明了态度要憋院子里了。 而如今唯一能进这小子门的,不过就是每天去为观音婢取膳食的侍卫。 其他人,一去准是一个闭门羹。 突然,李世民有些想念程咬金那个老不羞了。 如今,恐怕也只有观音婢去,这小子才会开门吧。 但如今观音婢还卧病在床,调养身子,怎么可能出得了门呢。 李世民无奈苦笑一声,这时候想找这小子,算是不可能的了。 突然,李世民眉峰一挑,除了观音婢…… 柔儿那丫头也是未尝不可啊。 只不过,咳咳,是不是多少有些卖女求荣的意思了? 呸,什么卖女求荣。 如今这小子跟自己女儿都定下婚事了,应当的。 朕这儿有事,他不应该出力? “咳咳,先让那小子安生几天吧。” 李世民面色不自然的说道。 难啊、 如今也算是内忧外患,问题重重,李世民整日都是忙着找不着北。 而唐苏凡这臭小子如今更是直接撂挑子了,这让李世民更是头疼。 就在李世民头大如斗的时候。 景河村。 唐家院子。 这时,唐苏凡的院子门口,直接竖起了一块儿小木牌。 上面写着—— 近来休沐,恕不接客。 自从竖起来这一块儿小木牌,这院子的门才安生许多。 先后,刘骁,房玄龄,杜如晦,乃至李君羡一众人—— 每天都来敲门…… 烦都烦死了~ 唐苏凡干脆立上一块儿小木牌,别来沾边。 就不能让我好好的清净几天吗? 后院儿里。 此刻竖起了一个桌子。 热气腾腾。 久违的火锅~ 外面风声鹤唳,民心惶惶。 这自然跟他唐苏凡没有什么关系,这好不容易安生一会儿。 吃个火锅,多是一件美事儿~ 如今,杨巧儿也能下地走动,伤势也好了七八分。 院子里,也就唐苏凡和杨巧儿两人。 今日的杨巧儿,身着一身天蓝色的长裙,虽然未施粉黛,但却多了一股天然的美。 这村中的院落,被她一人所惊艳。 “看什么啊巧儿姐,坐啊~” 唐苏凡露出一个小白牙的笑容,对着惊艳了整个院子的杨巧儿说道。 杨巧儿不知所措的慢慢坐下。 自从唐苏凡上次回来之后,便一往平常的称呼巧儿姐。 对她也很是亲和,如同她刺杀皇帝之事已经被唐苏凡抛之脑后。 这前前后后的变化,让杨巧儿也很迷茫。 不过~ 这两日,是杨巧儿此生过的最为安静,最为舒适的两日。 另一个屋子已经腾空,就在唐苏凡隔壁。 竖起了暖炉,甚至摆好了精致的家具。 杨巧儿看着面前炉子上这造型奇特的釜器,忍不住问道。 “苏凡,这是何物~” “这可是火锅,天寒地冻的时候吃,最是安逸,再等那么一会儿,就能开锅了。” 唐苏凡砸吧了两下嘴,真是香啊~ 这时候,唐苏凡对着杨巧儿说道。 “巧儿姐,我这儿怎么样?” 杨巧儿回道:“恬静舒适,如若世外之地,自然好极。” 唐苏凡一边望锅里下了一碟鸭血,一边说道。 “以后那就长住这儿吧~” 闻言,杨巧儿的面色猛的一怔。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