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七章 去往后宫 (第1/2页)
随着君臣几人谈论得愈演愈烈,唐苏凡自然早就听明白了。 红薯,对于整个大唐百姓乃至江山的意义,毋庸置疑。 到真正推广大唐百姓的那一天,整个大唐都能解决华夏历史上困扰数千百年来的温饱问题。 这将绝对是划时代的重举! 同样,也代表着大唐未来的强盛之基。 但在此之前,这种东西,亦然同于怀璧其罪之理。 短时间内,咱自己人吃上,才是最重要的。 就算能够有多的,大唐推广出去给他国,让这天下再无饥苦,让诸国少起战端,虽也是莫大的功德。 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莫说世家那群狗东西是否能真正的看着大唐皇室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天下。 就拿那关外诸国来说,一旦听闻了大唐有此天粮的消息,不用说,所有国家必然第一时间闻风而动。 第一做的,必然是好意向大唐求取,但头一批的粮种,自家都是不够的,岂能还能分得出去给他人? 拒绝了一国,还有第二国,第三国…… 只要时间稍长,其余诸国又岂能静静坐看大唐强盛? 那岂不是坐看虎敌资大?那大唐会不会过两年就将目光瞄向了他们?来实现他李世民一统天下的雄图伟业? 毕竟,国与国之间的猜忌,这只是基本,谁也不敢在这上面妄下断论。 所以,此等天粮,在真正未推广天下之前,绝对还有着莫多的弊端! 第一次听着自家老丈人和他的一群心腹肱骨讨论国家大事才心头不由得有些惊叹。 不愧是“房谋杜断”! 这两老头儿的青史留名,绝对不是空xue来风。 这才多久,第一时间,这两老头儿就想到了如此多他人难以看清的端弊之见。 不过三五两刻,人家说的无数其中曲直,早就不足矣为一言而道也。 果然,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儿还是让人家专业的来办。 像自己这种,简单的以为拿出来就可以似别的穿越者一样随便就带飞全场的想法,多少有些可笑了。 不出一会儿,当房玄龄不断分析出令人惊叹的观点,杜如晦很是果决就想出了针对这观点的见解。 一扫刚刚两个老头儿拢着手在一边挂机的架势。 房谋杜断的能力,唐苏凡也是第一次见识了。 半晌。 君臣几人连带着一旁半挂机的唐苏凡商量好了这“天粮”推广的大部分事宜。 唐苏凡说过,红薯相对其他作物,更加耗费地力,但眼下事权从急,短时间是不加考虑了。 当即,李世民就从自己城外的皇庄选出几处。 直接放下豪言,第一批的红薯分种,唐苏凡看上哪里,随意选取哪里。 皇庄的地力,自然教之寻常的地要好的多。 再且说,此等“天粮”,莫说皇庄,种皇宫里育种他李世民都愿意! 这狗皇帝,倒是罕见的耍了一会大气豪横。 第一批分种,这红薯的产量便能见下真章。 一季之后,直接南下育种,第二季,大唐境内全国推广,由房玄龄亲自南下督促! 至少一年之内,大唐喜得如此天粮的事情,必然要保密。 而青城子道门一脉的封赏,暂且秘而不宣。 其中尾余,君臣几人更是皱着眉头事无巨细的再商量了一刻钟。 如此要事,君臣几人无一人敢疏忽大意! 用通俗之话讲,不仅要挡着外患,亦然还要防着“家贼”。 每当想起之前唐苏凡东山冰湖边上与他说的那些脊背生凉之言。 李世民犹然忍不住目露寒光,对世家几族的谨慎更加不敢放松半分! 不过,君臣几人商议的正酣。 这都直把一旁半挂机的唐苏凡这厮给听困了,大有政治课的感觉。 嘶~ 这几个狗东西,是真能谈啊,自己这屁股都快坐麻了。 而且还干唠,吃点喝点的零嘴都没点中意的…… 这红薯的事情,前前后后直接商量了大半个时辰有余,君臣几人方才意犹未尽。 若不是眼下唐苏凡是为娘娘进宫诊治尤为重要,不然这几人还能看唠上几块钱儿的。 就当君臣几人难得准备放下朝堂之事,带唐苏凡去见皇后的时候。 这时候,门外通传的侍卫来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