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剑南使者 (第1/2页)
“对了,严公……”杨错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对严波说道,“他们有没有提什么条件?” “大帅所料不差,确是有条件。”严波轻捋颔下长髯,呵呵笑道,“刘族与朱族皆提出,他们愿意出人才、物力以供大帅安定社稷之用,但目下只能暗中投效。希望大帅能够准许。” “就这一个条件?”杨错微感愕然。 “仅此而已!”严波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倒不似作伪……”杨错略一思索,沉声说道。 对刘、朱等族的投效意向,杨错也并非全然相信,毕竟他们皆与郭英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族的刘展、朱族的朱翔,至今尚在郭英乂军中效力。 谁知道他们的投效,是不是受了郭英乂的指示。 哥舒晃、刘展可不是吃素的! 与刘、朱两族相比,严族倒是“幸运”的多。 由于自己在攻略龙州的过程中,将严武、严越卿父子给一锅端了,严族归顺之时就少了很多顾忌。 如果这些剑南的世家大族在投效大唐时,表现的越干脆、不提任何条件,其中有诈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像现在这般小心谨慎,反而是正常的表现。 “应该没有诈术!”严波完全明了杨错话中的意思,笑着说道,“老朽这些日一直使人秘密留意刘、朱几族的动向,并未发现什么异状。” 杨错点了点头,抬头笑对严波说道:“今日天色虽晚,却是秘密拜会的好时机,不知严公是否有意随我往刘府走一趟?” “将军相邀,老朽怎敢不从。”严波略一沉吟,出声谏道,“但刘府的刘展可是智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说不定刘府内暗藏玄机。还是由老朽将其族长刘希邀至府上与大帅相见,这样可好?” “纵是龙潭虎xue又有何妨?”杨错微微一笑,朗声说道。 他觉得今日赶至平武郡时,天色已晚,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到来。 何况刘族也无法预知他要夜访,设谋加害的事基本不可能发生。 “大帅既有如此豪情,老朽也就不cao这个心了!”严波点头笑道,“大帅,这便动身么?” “好!” 用了两天时间,杨错逐一会见了有投效意愿的龙县几大望族的族长。 其中,除刘族是他亲自登门拜访之外,其余几族都是被秘密邀至府中。 在严波地推波助澜之下,刘、朱几族都应承了投效之事,并允诺以人、财、物力支持陇右军,以及让其族中精英至杨错麾下效力。 十六日,一骑至龙县。 快马送来了消息,郭英乂就交换“人质”一事已有回音。 由益州而来的使者已至平武郡,并携带了郭英乂的亲笔书信,而且使者声称书信必须亲手转交主帅。 其实,龙县的位置比平武郡靠前,又是州府所在地。 但杨错故意把自己的指挥部不设在这里,而是设在平武郡。 主要是因为如果指挥地点靠前,会有巨大的防务压力。 十七日黄昏,杨错领亲兵返回平武郡。 一回到郡守府,杨错即召见了崔佑甫询问郭英乂使者之事。 “大帅,使者自三日前赶到平武郡后,我曾几番约见询问以地换人之事,但他却一言不发,只说必须见到大帅后才能传达郭英乂之意。” “使者身上虽有郭英乂书信,也不便强取。所以郭英乂究竟有何打算,目前还无法知道。” 崔佑甫摇了摇头,略显无奈地说道。 以郭嘉琳等人“交换”阴平之事,崔佑甫是全程参与其中。 杨错明里和暗里的目的,他是知之甚详。 郭英乂究竟想搞什么鬼? 杨错眉头微蹙,思索了片刻后,沉声对崔佑甫吩咐道:“崔公,你速去邀郭英乂使者至正堂!” “是!”崔佑甫应声离去。 大约两盏茶的工夫,一名青衣儒士在府中亲兵的引领之下来到正堂。 “先生,这位就是陇右节度使、当朝驸马杨将军!”崔佑甫先为那名青衣儒士介绍了杨错的身份。 随即,他又对杨错说道:“大帅,这位是益州来的使者岑参。” 岑参!大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做过高仙芝、封常清的幕僚,在凤翔谒见肃宗皇帝后,被朝廷下诏册封他做了嘉州刺史。 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边塞大诗人,居然沦为郭英乂的走狗。 想来,应该是家人在郭英乂手中的缘故。 “岑参,参见杨驸马!”岑参整了整衣袍,向杨错微施一礼,和声说道。 岑参四十岁上下的光景,相貌清瘦矍越,周身流露出文雅的气质。 “先生不必多礼!” 摆了摆手,杨错笑道:“我素闻先生是当今名士,又曾经在高将军、封将军麾下听用。以先生如此大才,为何明珠暗投、效力于国之逆贼贼郭英乂。若先生有意,我愿亲为先生引荐于建宁王殿下。” 听了杨错这番极其露骨的招揽话语,岑参的表现却是出奇的冷静。 既没有因杨错“讥讽”郭英乂而发怒,也没有因杨错对其的溢美之词而欣喜。 前前后后表情竟似没有一丝变化,仍旧是那副不喜不忧的平和模样。 “先生?”见岑参没有反应,杨错认为他是没有听清自己的话,正要继续游说,却被岑参突然打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