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示强 (第1/2页)
在两百余名着装奇特军卒的护卫下,玛祥仲巴杰策紫马现出了身形。 这两百多名军卒个个体型剽悍,一身玄色铁盔铁甲,每人右手中皆持一把巨大的大刀,左手则是一面黑色大盾。 这些盾牌不出意外应该是铁制的,重量绝不下于四十斤,但持在那些军卒手中却似拿片树叶那样简单。 “铁甲军!”望着那队担当护卫玛祥仲巴杰重任的剽悍军卒,李倓眼中精光一闪,低语了一声。 吐蕃军中有两支声名极为显赫的强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即猛虎骑兵和白戎禁卫。 吐蕃军中另一支劲旅,却知者就甚少。 论战力,这支劲旅绝对不在白戎禁卫之下,即使比之猛虎骑兵也不遑多让。 根据情报,玛祥仲巴杰成为吐蕃大论后,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战功巩固自己的权位,从俘虏中挑选数万精壮,组建成一支日后威震沙场的劲旅“白戎禁卫”。 事实上,当时玛祥仲巴杰还从数万白戎禁卫中,再次精挑细选了最为强悍的数百近卫,组建了另一支劲旅作为自己的亲卫部队,并亲命名为铁甲军。 铁甲军曾数次在最危险的情况下,救玛祥仲巴杰脱困,立下殊功。 因这支劲旅只担任护卫,很少参与冲阵阵破城,故而名声不显。 但其战力之强横却是绝对不容怀疑的,吐谷浑曾经与之交锋,数千人被这些人打垮了。 据闻,铁甲军的人数从来没有超出过千人,每次折损严重后,玛祥仲巴杰都是从军中挑选最强悍的步卒加入其中。 自组建以来,铁甲军只有一个统领,论莽热! 另一支也时常担任警戒护卫重任的劲旅猛虎骑兵,不只道出于什么原因,此刻并未出现。 论莽热忠心耿耿的护卫在玛祥仲巴杰的身侧,双眼冷觑。 此外,尚结赞等大将也随护在玛祥仲巴杰的另一侧。 看得出,玛祥仲巴杰对杨错确实非常顾忌。 “齐王、西镇郡王!”玛祥仲巴杰策马往前几步,面露微笑,声音洪亮地向李倓和杨错打招呼。 “向来无疾无灾,劳大相牵挂!”杨错和李倓一齐挂起兵刃,拱手回道。 “本相素以齐王、郡王为当世名将,恨不能与二位把酒言欢,奈何却只能于沙场相见。”玛祥仲巴杰摇了摇头,语极遗憾地说道。 杨错大笑回道:“所谓道不同而不相为谋,若大相那天能够放下手中权柄,出使大唐,说不定我等真有把酒言欢的一日!” 李倓身为皇子,此刻不便多开口。 与玛祥仲巴杰口头周旋的“重任”,只能交给杨错。 “吐蕃与大唐乃姻亲之国,和平共处数十年。今日交锋,全是因为本相听说大唐内部大乱,想出兵为大唐平定祸乱,安定百姓。此心,可昭日月。” 玛祥仲巴杰仰天一声长叹,不无遗憾地说道,“郡王似乎对本相误会太深,以至于今日兵戎相见。” 顿了一顿,玛祥仲巴杰语气变得慷慨激昂起来,“想我吐蕃与大唐和睦共处数十年,当年王玄策正是与我军协力同心,共破天竺。我每次看到这段历史,都大感热血沸腾。如今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再次协力同心。” 不得不承认,玛祥仲巴杰的这番话很有鼓动性。 “护国安民,辟土开疆,军人之责。齐王与本王及这里数万将士担此重责,义不容辞!” 面容一整,杨错扬声回道,“然而大相趁我内部不稳,窃据鄯州、叠州等地,谁会忘记。似这般口惠而实不至,岂能令人信服。” “若大相肯归还窃占的大唐领土,再效松赞干布故事与大唐结盟,则齐王与小王必会倒履相迎,把酒言欢。” 玛祥仲巴杰看了看李倓和杨错,小半晌后,摇头说道,“郡王何必拘泥……” “道不同不相为谋,大相不肯拿出诚意,又攻我大唐宕州、岷州,至百姓再度流离失所。如果不是早有防备,还要被你们劫掠。” 杨错毫不客气地回道,“这样的做法,令人不齿!” “看来果如郡王所言,我等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玛祥仲巴杰似乎也放弃继续口舌之争,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今日之事如何?” 终于牵扯到了正题! 杨错一抬手,反将问题还了回去:“今日之事,皆是因大相而起,如何收场,也尽在大相一念之见。小王这里只有一句话相赠……” “哦?”玛祥仲巴杰捋了捋颔下长髯,似乎颇为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一句?” 杨错提起马侧的霸王凤凰枪,叱拨赤会意地向前缓步了起来。 见他如此举动,对面的铁甲军士兵神经立即紧张起来,纷纷提刀举盾。 论莽热也有意识地前行了几步,紧紧将玛祥仲巴杰护卫在自己控制范围内。 前行了约二十步后,叱拨赤停下了脚步。 杨错高举凤凰枪,而后脱手奋力下刺,带着强烈螺旋气劲的矛身毫不费力地入土三尺有余。 眨眼间,以枪身为中心,周遭的泥土突然猛烈地“爆炸”开来。 待尘埃落定,一个直径丈余的半圆土坑赫然出现在两军将士眼前。 与此同时,如六月惊雷般的巨喝回荡在战场上空。 “你要战,我便战!” 这一刻,天际之间仿佛只剩下了杨错的声音。 对峙的十余万将士,一片寂然! 战场上好像突然间失去了所有声音,战鼓声,牛角号声,战马的嘶鸣声……全部消失,归于一片沉寂。 耳边只剩下那如雷般的巨吼,穿云裂空。 好半晌,两边对峙的十余万大军都没有做出半点动作,只是怔怔地看向吼声的来源,仿佛都被惊呆了一般。 “嚯!嚯!嚯!”突然间,一阵疾风骤雨般的狂呼从战场上响起。 近七万联军将士一齐纵声狂吼! 持长武器的军士同时以兵器击打地面,暴雨般的声响呼应着狂吼,撼动战场;持短兵刃的军士齐将刀、盾高举向天,一时间刀如林、盾如山。 只在这片刻之间,联军的士气便被飚至最顶点,急行军后的疲乏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