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之潜龙在渊_第172章 惊心动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惊心动魄 (第1/2页)

    辛京杲军有近七千的军卒被骗离了主战场,想要赶回来,传令兵一来一回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存士卒在先前的战事中,无论体力还是心力都有了相当严重的消耗。

    箭矢虽还有剩余,但弓箭手已无力维继。

    若是不能在河水中阻击伪燕军骑兵,一旦被他们上了岸,这场战斗简直就无法想象了。

    就连辛京杲自己,都没有这个自信能在平原硬扛向润客的精骑,而且还是在阵型散乱的情况下。

    风声越来越紧,那凄厉的呼啸,仿佛是上天在恶意地嘲笑着辛京杲机关算尽后。仍然功亏一篑地无奈结局。

    前方,伪燕军的战鼓号角声变得异常高亢激昂,节奏快到令人窒息。

    附和着鼓角,不知多少的伪燕军士卒齐声狂吼,潮水般朝滏阳河东畔涌来。

    相形之下,辛京杲军却显得的相对沉寂,连战鼓都消歇了下来,或许是已经对战局丧失了信心。

    “哈哈……我居然被狗贼耍了!”在多名将校焦切的目光中,辛京杲忽然纵声长笑了起来。

    洪亮的笑声那么恣意,那么狂放,不由引起了许多将士的回顾。

    片刻后,辛京杲收敛笑声,气聚丹田,厉声长喝道:“从安禄山反叛朝廷以来,有多少大唐儿郎葬身于这片大地。”

    “从追随已故的临淮郡王开始,老子带着三万大唐儿郎与叛军厮杀,恶战无数。输过哪一仗?被耍便耍了,难道今日还要再败给这群叛军不成?还要把咱们大唐儿郎的脸面,跟性命一起丢在这被叛军肆虐的冀州不成?”

    “今日一战,是最后的战斗,为天下重归太平的战斗!”

    “三军将士自我以下,有进无退,有我无敌!”辛京杲突然抽出配剑,重重地扎在身旁的土中。

    “破敌!立功!回家!”

    辛京杲最后这一句话,用了不衔接的三个词,一般人只会大感愕然。

    但几乎每个听到这句话的大唐士卒,却能都懂得其中意思。

    以军功搏个“爵位”的身份,再平平安安与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就是所有唐军士卒两个最大的期盼。

    而要达成这两个最大的希望,就务必要打赢眼前这一仗。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再也不用像今日一般,拼命血战。

    如果这一次败了,一切都将成空。

    “破敌!立功!回家!”

    从周遭的将士开始,整齐的战斗口号迅速响彻全军。

    到最后,近万人异口同声地纵情狂吼,狂热的战意直线式地飙升起来。燃烧着寒冽肃杀的滏阳河战场。

    “有敌无我,有我无敌!”辛京杲飞身跃上亲卫牵来的战马,将手中大刀高高举向天空,声嘶力竭地狂吼:“杀!”

    辛京杲并不是只凭血气之勇来迎接向润客势如狂潮的攻击,他迅速地做出了兵力调整。

    枪、戟等长兵器士卒被分派来阻击伪燕军骑兵登岸,同时乘骑兵刚刚登岸,人马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地时机,全力展开攻击,尽可能将他们再赶下河中。

    弓箭兵则策应长兵器士卒,一并对付敌军骑兵。

    刀盾步卒则主要应对伪燕军步卒的强渡。

    同时,辛京杲急遣快马调谭勇率军赶紧回援,并知会领军警戒信都方向伪燕军的薛雄,命其继续保持对信都的压力,暂时不必前来救援。

    惨烈的厮杀,自第一名伪燕军骑兵跃上河岸的那一刻起,再度展开。

    也不知向润客事先做了什么手脚,伪燕军骑兵竟似丝毫不受冰冷河水的影响,初一登岸就立刻生龙活虎地投入到冲杀之中。

    近万大唐男儿以自己的血rou之躯,毫无惧色地迎向铁蹄纵横地伪燕军骑兵。

    以铁和血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血性。

    刀枪剑戟在寒风中厉啸,残肢断臂在血光中翻飞,鲜血为业已殷红斑斑的大地再添一层红赤色地毯。

    狂悍的喊杀声震动了天与地。

    由于伪燕军骑兵洇渡的河岸相当漫长,辛京杲军实在是无法同时兼顾到每一处。

    越来越多的骑兵跃上了河岸,投入到战斗中。

    集结成冲锋阵型的精骑,从南扫到北,从东冲到西,如同镰刀一般,在战场上生生割出一条一条的道路。

    “列阵,列阵……”

    “左右挤压,不要给骑兵冲锋的空间!”

    辛京杲一手提着马缰,一手挥舞着大刀。瞪大着赤红的眼睛,声嘶力竭地狂吼着。

    在一声声地呼喝中,大唐士卒们一次次被伪燕军骑兵冲散,又一次次地列成密集地拒骑兵阵型。

    一部分人从正面抗击骑兵的冲锋,一部分人从旁侧刺杀战马。

    然而,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双方的巨大优劣。

    滏阳河东畔地平原地形极利骑兵冲锋,辛京杲军在仓促之间无法列成有效抗击骑兵冲锋的阵型……

    纵然麾下军卒都如辛京杲一般悍不畏死,但还是无法抗击住骑兵来回冲突。

    集群化的伪燕军骑兵连续几次冲锋,冲散了辛京杲军布设在河畔的防线。

    其余的伪燕军步卒也都乘机登岸。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