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3:殿前逼宫,峰回路转 (第1/2页)
,玩家走狗满天下 数日,京中局势越发的沉闷,肃然。 武皇身体欠佳,朝会推迟的消息,自然引得各方关注。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武皇的拖延之策,不过大家也乐的如此。 毕竟,内卫的事是赖不掉的,他拖延的时间越长,大皇子私德败坏的谣言传的就越广。 经过这段时日的发酵,大皇子苦心经营的好名声,好名誉,已然在各方推动下败坏殆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磅消息。 那就是足以跟丞相派分庭抗礼的学士阁,大张旗鼓的入了场,旗帜鲜明的支持大皇子。 现在的局势,变得格外有意思。 武皇有意大皇子,学士阁也在支持,丞相派支持的是十三皇子。 按照长有排序,拥有第二顺位继承权的三皇子,看似没有得到三条大鳄的支持,但也不可小觑。 因为他早年于边疆从军,功勋卓著,其妻子同样出身将门,所以深得武将阵营的拥趸。 并且,三皇子南胜的母亲也来头不小,她出身将门又拜入洞虚谷,已确定为下任谷主。 至于洞虚谷这个宗派的实力嘛,相当于极西三圣地的总和,妥妥的一州之霸,吊的一批。 话说回来。 除了这三位强有力的竞争者以外,也不乏像七皇子那种,虽然实力不足,但野心勃勃的人。 他们觉得,现在强没啥意义,笑到最后的才是王者。 所以,他们表面上偃旗息鼓,暗里却一直在等机会。 呜~!!! 伴随悠长的号声。 殿前等待的文武百官们,立即停止了交流。 他们严肃的板着脸,警惕的盯着其他阵营的官吏,默默排好队朝殿中走去。 君臣见礼之后,学士阁的一帮人交换眼色。 很快的,一名隶属礼部的大员,出列说道:“启奏圣上,鸾驾礼器等物什,尽已准备完毕。” 武皇眯了眯眼睛,蜡黄的脸色略有好转:“好,很好。” “圣上。” 学士接口:“微臣以为,储君空悬不利于江山社稷,既然诸般事项已准备完毕,不妨趁热打铁。” 武皇扫向众皇子,问道:“依卿之见,谁可当的储君?” 学士显然早有准备,胸有成竹的回答:“回禀圣上,自古以来长幼有序,此乃人伦之礼。” “以微臣愚见,大皇子为不二之选,此乃顺应天理,更遵祖宗之法,又合伦理之德……。” 魏涛轻咳一声,站出来反驳:“刘学士此言,老臣认为不妥,倒不是老臣针对大皇子。” “而是因为,京中盛传大皇子私下里不太检点,做事强凶霸道,激起不少民愤民怨……” 刘学士脸色阴沉下来,皱眉说道:“丞相,此等恶意中伤的谣言,您不会真的信了吧?” “老臣自然不信,但有句话叫无风不起浪。” 魏涛呵呵一笑,捋须说道:“老臣以为,立储之事不急,先将此事查清楚,才是当务之急。” “倘若眼下执意立大皇子为储君,会惹得百姓非议,民怨沸腾,不利于我朝江山社稷啊。” 另一名学士出列,冷声发问:“丞相严重了吧?” 魏涛不急不忙,笑着反问他:“学士太急了吧?” 针锋相对,言辞激烈。 两边阵营的人已经跃跃欲试,甚至都有人开始捋袖子了。 武朝尚武之风浓郁,文臣也有战斗力的,打起架来可一点都不怂。 武皇见状,看向武将一方:“众卿以为如何?” 其余臣子闻言,默契的对视一眼:“臣等,觉得丞相所言有理。” 虽然他们不支持十三皇子,但更反对大皇子啊,落井下石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学士阁的人见状,也开始发力:“臣等以为,先立储为好,能稳固社稷……” 朝会吵架很正常,不吵才不正常。 按照平时的惯例,这种争吵一般会持续两分钟左右,武皇就会出言喝止。 不过,今天明显不同寻常,群臣刚吵出火气,还没等武皇出声,三皇子便站了出来。 只见南胜深吸口气,朗声说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殿中嗡嗡的争吵声,顿时戛然而止。 众人惊诧的看着南胜,脸上均有疑惑二字。 因为他们有注意到,南胜说的是父皇,儿臣……这措辞不该出现在朝堂之上的。 说白了,这称呼是私下的,正式场合不该这么叫,就算是储君也得口称圣上。 在场诸人可都是人精,瞬间便从这称呼中,品出了几分味道。 不约而同的,大家默默退了回去,任由三皇子南胜自由发挥。 “南胜。” 武皇掩去眼底的冷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