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 相信他,就是相信奇迹!(求订阅!) (第3/4页)
不是主管不愿意相信那个翻译的年轻人,而是他不敢相信。 这个决定太难下了! 而且,从雷达上来看,全日空45航班还在爬升。如果真是释压了,飞机为什么还在爬升?主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释压的话,那就需要紧急下降,这难道不是常识吗?哪里还有往着更高处爬升的,这不是在寻死? 这个时候,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声音冒了出来:会不会是劫机犯在cao纵飞机? 释压的时候还上升,那的确是违反常理的。可如果劫机犯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意图而爬升,那似乎也说得过去。 那刚才那话也是劫机犯说的?主管沉声道:一个说中文的劫机犯,还在报告飞机状况,同时请求清空空域的劫机犯,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的确,如果是劫机犯,那肯定没有立场跟管制员报告飞机状况的,甚至连为了安全目的考虑的清空空域都说出来了,这明显是出于救助飞机的目的,不像是劫机犯能说出来的话。 而且,就算是劫机犯在cao控飞机,可劫机犯又不是神仙,凭什么能突破737的升限? 不管怎么说,这场事件中充满了诡异。 为什么737能够突破升限,你们不知道。现在为什么会有一个说中文的出现在全日空45号航班的通讯频率里,你们也都不知道?主管本来就心烦意乱,此刻看一众手下没有一个靠谱的,更是火冒三丈。 因为全日空45号航班上就有一队来自于中国航空公司的人员。这时候,主管的助理走近过来:刚我跟全日空联系了,当事执飞机组是全日空员工,日籍。但是,在飞机上有来自于春夏航空的人员,他们是打算过去全日空接受培训的,另外签订全日空与春夏航空的合作协议。 主管脸色稍霁:那刚才这个说话的? 在春夏航空的一众人里有一个叫徐苍的,我觉得刚才说话的就是他。助理轻声道:如果是遭遇劫机了。原机组可能受到了伤害,而由那个徐苍顶替上来了。如果是这么猜测的话,还是相当符合逻辑的。 徐苍?主管轻呼一口气:我知道这个人,好像挺厉害的。 助理在旁边面无表情地强调了一下:是非常厉害。 主管面色阴沉,按照助理提供 的信息和解释,那很多东西似乎也都说得通了。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解释的,比如全日空45航班突破升限的事情。 怎么办?助理问道。 即便不愿意面对,但是还是要面对不是?逃避只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主管一咬牙,宣布道:东京空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其余航空器除紧急状况不得进入东京空域。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主管还是下了。 想了下,他看向自己的助理:帮我联系JCAB! ...... 此刻在飞机上,徐苍在艰难地报出那段话后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程度。极度的缺氧已经让他神志不清了,以致于都忘记现在在日本东京空域,用的还是中文宣布。 当然,他也不知道东京管制有没有收到了。即便管制那边反馈过来,风挡破裂之下,气流倒灌进来,巨大的喧嚣声已经可以盖住一切了,根本听不清管制员的反馈。 其实他也不想管管制员的反馈了,那种东西根本就是不重要的。 为今之计,他是该如何摆脱现在的状况。 他已经要撑不住了,这不是他靠毅力或者忍耐就可以挺过去的,而是生理因素所决定的,根本无法改变。一旦他因为缺氧昏迷过去,那飞机将完全失去控制。 更要命的是,现在飞机MCP板彻底损坏了,自动驾驶根本用不了。要不然,如果他提前设置好自动驾驶,或许还有一些转机。 徐苍戴不上氧气面罩,只能用右手捧着氧气面罩,隔着橡皮软管,将面罩扣在自己脸上。可由于橡皮软管的阻隔,徐苍的脸与面罩之间根本无法很好地贴合在一起,这导致氧气面罩中输送出来的氧气只有极微弱地吹拂到了徐苍脸上。 这些氧气或许能徐苍保持些许更长时间的清醒,但是结果也只是杯水车薪,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然而,在这个时候,徐苍同样要做出选择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他将因为缺氧而陷入昏迷,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他也相信只要飞机下到足够低的高度,甚至不用一万英尺,他就能恢复意识。 可问题是,从现在的高度下降到一万英尺,这中间的高度差该怎么完成呢? 徐苍右手捧着氧气面罩,左手往中央控制台的角落摸索,很快就摸到了驾驶舱舱门锁闭系统的旋钮开关。他尝试转动了一下,但是驾驶舱舱门却没有打开。 这个旋钮是一个弹簧旋钮,如果没有外力施加,它是会自动回中的。放在平常时刻,徐苍旋转这个旋钮自然是不费力气的,可现在不一样了,每转动一次都是在消耗徐苍最后的气力。 一次无果,徐苍再是转动一次,可这次还是没有反应。 徐苍心中大急,怎么驾驶舱还是没开? 如果驾驶舱门开了,或许还有一丝丝的可能寻得外援帮助。 然而,就在这个千钧系于一发的时刻,驾驶舱舱门竟然打不开了。 实际上,徐苍这个时候真的是意识模糊了。不是这个旋钮不工作了,而是他转反了方向,当然是开不了门了。 当然了徐苍期望得到外援的想法也是奢望,他是不知道此刻客舱的情况,如果他知晓了,也不会有这般不切实际的想法了。 无法打开驾驶舱舱门,徐苍没有再试了,再试的话,那就是耗去他最后一点儿力气了。 两万英尺的高度怎么下去?在他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在没有自动驾驶,没有人力干预的情况下,飞机到底怎么下到一万英尺? 徐苍从来不是一个甘愿等死的人,他顶着狂风,仅凭最后一丝气力,微微起身,将之前黑田隆司关闭的偏航阻尼器电门 重新打开了。之后,他收回了减速板,右手换左手,将氧气面罩继续捧着贴近脸部,同时微微低头,再将氧气面罩抵在驾驶盘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