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见义勇为? (第2/2页)
…” 王恒点开一看, “好心没好报?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如既往赶公交上班的小伙鹏雨这辈子都不曾想到,一生纯良的他会遇到这种事情……” 没跑了,就是这事,搞得往后十几年都让人郁闷,偏偏还有气都没的地方出, 导致往后见义勇为都成了奢侈,男人们哪怕被人说成没种,也不敢伸手…… 社会风气可以说从这一年开始成了转折点, 无数人想复盘,无数人想改变…… 王恒不是什么好人,但他也不是什么坏人,他会怕死不敢见义勇为,但是并不阻碍他欣赏和佩服那些见义勇为的人, 王恒重生后,他也没像别人说的这遗憾那遗憾要弥补, 在他心里,屁个遗憾,没读大学,不重生也能学习啊,没听过活到老学到老吗? 没副好身体,锻炼随时都可以啊,人家90岁的老爷爷每天都能坚持锻炼,你一个3-40岁的人说个屁, 至于女人,只要你有钱,50岁都不是事,所以哪有弥补什么遗憾,发大财才是重生最重要的。 王恒个人没有什么遗憾,但是这个案子真的是许多人心里的疙瘩, 从不做好事的王恒,这次忍不住要出手了, 作为后来人,王恒知道鹏雨就是因为不想赔钱,才说谎的,也知道这个案子的一些细节, 既然有人想拿这事炒作,王恒当然不会让他得逞, 王恒用小号,一土先生在这条微博下评论, “什么见义勇为?我随便查一下就有一堆疑点, 第一、你帮忙扶起一个跌倒富老太,还付出200多元钱医药费,在医院忙上忙下,最后钱也不要,你很有钱吗?还是老太太家很穷,需要你捐助? 你的解释是老人儿子身上没带钱,可老人儿子明知道母亲摔倒受伤,他来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去取点钱呢? 而且老的侄女也来了,两个人都凑不出200元钱吗?最后到别人起诉你时你都没想过要回垫付的医药费, 第二、明明老人家人来了两个,你却说一个,忙不过来你才帮忙,然而你这个谎言,这医院无数人可以作证你说谎,所以你为什么要说谎?” “不是你撞的,你会一整天连班都不上,一直陪着,哪怕老人儿子来了你也不走,不是你撞的,你会出这200多元钱不要回,我看你是心虚吧!” 其实王恒想要把,“不是你装的,你为什么要服。”弄混掉,这句话千万不能让那个敲锤子的说出来, 案子不大,影响最大的是这句话,王恒想要阻止这句话,哪怕是任何人说的都可以,千万不能是坐在上面敲锤子的那个。 王恒上辈子的这个鹏雨案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原告“诬告好人”的舆论影响饱受网友辱骂和媒体sao扰,不得不多次搬家,在疾病折磨和身心煎熬中于2010年去世,年仅68岁, 2011年,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连续被两车碾压,短短几分钟内,路过的18人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只有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小悦悦因伤势过重几天后离世。 之后,驻马店一女子过马路时被出租车撞倒,躺在马路上无法动弹,路过行人和车辆无人停下查看或施救,导致女子遭遇二次碾压身亡…… 等等一些案例, 因为一个鹏雨,造就了冷漠的社会风气, 在老人死去的第五年,看到了太多的报道因为他而丧命的无辜, 终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站出来承认了事实,之后隐姓埋名改头换面躲避世俗, 然而,社会风气已经回不去了,他再承认又有什么用。 好在这个世界,才开始,还有挽回的机会, 不是有句话怎么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王恒不想兼济天下,他没那么大方,不过这件事情,他必须要阻止, 一个再烂的人都有一个人性的闪光点,王恒也不算烂,他也有一丝善良之心, 在用一土公子回复后,王恒直接给公司员工下达平台管控, 凡事赞同他说的,就能发言,帮鹏雨的通通禁止,先控制舆论, 另外他让恒达微博成立了一个“恒达微博见义勇为基金。” 恒达微博捐赠一亿虚拟股,恒达集团捐赠一个亿现金, 这个基金接受社会任何人捐赠,捐赠的钱除了支付基金工作人员的薪酬外,所有的钱都拿来发奖, 见义勇为奖,每年恒达微博评选十名见义勇为者,发放总奖金1000万,每人100万奖金。 发放标准,候选人全国各地的官方申请的见义勇为者,uu看书 事实上官方在1993年就成立了见义勇为基金, 一些见义勇为会牵涉刑事和民事纠纷,恒达微博也不能去审核,所以王恒干脆跟着官方走,候选人都是走官方申请的见义勇为者, 官方有一套申请的流程,只是奖金不高,就一面锦旗而已,所以很多人做了好事都不会去申请, 恒达微博出重奖,并且还每年给这些见义勇为者评选,得奖的十人,恒达微博还会把他们当成一线大明星在微博首页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 王恒不能改变无良媒体追求娱乐圈的那些大明星的新闻,对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装作没看到, 王恒自己的微博也是靠着娱乐圈的明星博眼球,吸引用户,所以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一年拿出几天时间来宣扬做好人好事见义勇为,弘扬正能量还是能做到的。 不可否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可能会因为莽夫因为赏金造成事故, 毕竟什么事情都有两面的,但总比冷漠好,哪怕就算冲着奖金去救人,那他也是救人,总的来说也是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