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上元节比诗招亲 (第1/2页)
上元佳节,朱雀大街上人潮如织,灯火璀璨。 东风尚未吹开街边的百花,却先吹开了上元佳节的火树银花。无数五颜六色的花灯,在街边星星点点,璀璨夺目,如同一朵朵鲜花一般盛放着。 耳畔不断传来烟花燃放的爆裂声响,入目是漫天绚烂夺目的烟花,先冲上云霄,在空中各自散开,如飘飞的花瓣一般纷纷落下。 雕梁画栋的马车,如仙乐一般的笙鼓,衣着艳丽的人群,朱雀大街恍若人间仙境一般。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望月楼上人山人海,这里是滕王的女儿——溧阳郡主比诗招亲的现场。人们为了一睹溧阳郡主的花容月貌,和汴梁四大才子的绝世文采,一早便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招亲台上,隔着红色的薄纱,滕王的公主便坐在正当中。而四大才子,滕王阁的冯梦仙、卫亦云坐在左边,云起书院的朱风州和兵部尚书的长子韩彻,分列右手边。 今天比赛的题目是以相思为题,文体不限,诗词歌赋皆可。 那滕王阁的冯梦仙第一个出场,他冲着台上一行礼,然后微微一笑,走到书桌前,提笔就写: 昨夜碧空笑语盈。 镜花水月楼中亭, 燕语喃喃梦不成; 暖风切切拥人轻, 锦食真馐何甘味, 清掬满衣相思泪。 冯梦仙的小令一写好,立刻便有很多书生在一旁将他的诗词誊写成十几份,一份由侍女呈递给台上的溧阳郡主,一份分发给现场围观的观众。 溧阳郡主拿着那一首《浣溪沙》看了看,并未言语。显然这一首词精致工整,和温飞卿的“画屏金鹧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这首《浣溪沙》的立意较为轻柔,没有浓情蜜意,并不能打动她的芳心。 滕王阁已经派出了一名大将,接下来,便是轮到兵部尚书府的大公子韩彻上台了。大公子韩彻醉心于功名利禄,如果能和滕王的郡主联姻,一旦滕王将来发动政变,自己韩家也可以得以保全。 所以,他非常看重这一场比诗招亲。他一抱拳拱手,对台上台下都行了个大礼。然后把自己的帽子正了正,整理了一下衣衫,提起笔,玉树临风地写了起来。 观众甲:“兵部尚书家的公子就是玉树临风。” 观众乙:“是啊,不光人长得帅,文采还好、” 台下一众人等都对韩彻报以歆羡的目光,就连台上的郡主,也望着韩彻的身影,不住地点着头。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韩彻便写好了诗。 溧阳公主和现场的众人一拿到诗,便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只见韩彻写道: “江南有佳人,顾盼潇湘沚。 海雾荡香鬟,芳兰凝皓齿。 左右顾不得,清泪亦难止。 积年居深巷,眷眷执款实。 公子翩翩往,不吝千金赏。 重山屏众人,忧伤独彷徨。 所为在景云,白马战沙场, 边书久不至,空望雁阵长。 悠悠岁将晚,美目恐迟暮, 西风烈过庭,泪做相思诗。” 韩彻写的依然是建安风骨的古诗。诗的语言清丽俊秀,意境悠远,将一个江南佳人,苦苦等待远征的夫君,独守空闺的寂寞清冷,描写得淋漓尽致。 台下的观众纷纷传来了赞赏之声,就连台上的溧阳郡主都看得面色红润,口中不住地赞叹。 第三位上台的是来自滕王阁的卫亦云,他一张手,也写了一首雅致的小令出来。 众人一看时,只见那词写道: “问君清怨多几许? 雨打春残花不语, 执酒暖湿寒, 酒烈泪难干; 且向清霄图一醉, 花落花残香无味, 斜雨燕双归, 孤翁蓑笠回。” 众人看时,都交头接耳地说道,卫公子的小令,虽然胜过了那冯公子,但是无论是语言的工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