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零章 重要人物(求追读) (第1/2页)
啊哼哼哼~ 张莘月也是破涕为笑。 马景澄直接笑到说不出话来。 … 这样奇异超越时下的衣服,在之后做出了一套又一套。 西边的建筑里,除了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之外,还让工人们砌出一个房间,用来摆放衣物和换衣服。 这下张莘月就不用跑到别的地方换衣服了。 拍出来的照片也更加自然。 游手好闲组收集整理的资料实在有点多。 原来小小的储藏室已经堆不下,只能换一间稍微大一点的房间。 特意找木匠定制了十几个书架,分门别类地贴标签,将其归纳整理。 马景澄也很佩服现在这些人的做事效率。 很多人为了熟悉自己所分配的区域,早上很早就出了门,到中午的时候回到陶铃街十三号吃午饭,吃完午饭又回去,直到傍晚再回来吃晚饭,吃完晚饭在街边路灯下找人聊天或者撩妹,也是一种工作。 很有那种艰苦奋斗,乐在其中的味道。 这种活,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一般来说,一天,一人至少要写一个上百页的本子,多一点的要写两本。 刚开始的时候,信息比较杂乱,什么都往上写,后来马景澄给他们培训之后,按照信息分类,就变得好多了。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马景澄知道那些红蓝票的战略意义。 于是他稍加地对众人提示,其中有人听出了他的意思。 竟然找到统计局去将数据全部给拿了出来。 这几个人这么些日子,没干别的事,就窝在屋子里抄写统计局的那些数据,抄完一本,送回去,再拿一本出来。 在有了这些数据之后,马景澄又重新将工作的范围缩小。 由于有的工作只用做一次开拓就好,所以之后就能缩小范围,这大大的减轻了众人的工作量。 同时,通过对游手好闲组收集回来的信息整理。 马景澄用最短路径算法制定出了一份攀州江南区行程图,大大的提升了众人的工作效率,缩短路上所耽搁的时间。 至于大江以北的区域,只有少数几人在做。 因为那不是重点,重点是那儿居住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没钱。 如果以大江为界限的话,那么,其南边就是商业区,北边就是工业区。 攀州的这个规划,可相当有意思,顺着大江航运而来的东西,商品往南,工业品往北。 既符合上级要求的工业发展,又紧跟前沿的红港经济。 攀州在航运上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马景澄接手的这个小厂子,就处于中心地带的陶铃区,在大江南岸,距离大江大约一千多米。 在厂子往南两千多米是师范大学,西北三千米的地方是理工。 这也不得不说,是林家诚够有面子。 尽管这陶铃街十三号不算是最繁华的地方。 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段了,比江对岸的区域,那是好了十倍不止啊。 所有工作都在进行当中。 马景澄这时需要一个资格证,于是他这天往西去了文艺部。 在攀州,要做广告,得去文艺部获取资格。 这文艺部在陶铃街往西,属于红鱼区。 他沿着大江边的鱼江路直行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了那栋三层的楼房前面。 门口用木板写着:攀州文艺总部。 走进去之后,很多人都用敌对的眼神看着他。 马景澄想,不就是问拍广告找谁办资格证吗? 至于用那种眼神看自己 好不容易才在二楼找到了房间。 说明来意之后,一胖女人坐在办公桌后,像欠她八百块钱一样,黑着脸: “拍什么,相关证件,拍摄的样图,拿来!” 马景澄没有发火,而是很有耐心地拿出她所要的东西。 她瞥了一眼其他东西,直接拿起那本制作精美的图册。 百无聊赖地翻阅着,眼里各种光芒变换,一直翻阅到最后,随手扔在桌上,“办不了!” “有什么问题吗?” “你这违规了啊!” 胖女人指着画册,翻了个白眼,从始至终,她就没正眼看过马景澄一眼。 “请问,哪儿违规了?” 大街上,挂着的电影海报,比马景澄弄得这个还要裸露。 马景澄不相信办不了。 那利国妞马丽莲穿得那么裸露都能挂在电影院外面,这说明,在攀州,至少在这江南区,大家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这种东西的。 除非是因为这上面的人不是外国面孔,所以过不了。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马景澄没有带点小礼物。 直到那女人往马景澄的包上瞅。 马景澄才明白,果然是这样。 对于马景澄来说,他不是白眼狼,无论你是什么人,他都会用某种意义上等价的东西来交换。 但是,只能我主动给你,你不能蹬鼻子上脸的威胁让我给。 这感觉就让人很不爽。 好像自己是屈从你的权威一样。 马景澄大可不必来,因为以前就办过这样的证件,来是为了避免因为自己身份不是红港人,之后有人上门找麻烦。 “我说违规就是违规了,你回去问问你大人,问好了再来!” 胖女人见马景澄这么不开窍,直接将他的东西扔了过来。 一堆东西全飞过来,啪啪掉在了地上。 马景澄呼了一口气。 蹲下四处捡拾飘落一地的票据文件。 “哎,怎么回事?” 一个人从外面抱着一堆东西走了进来。 绕开马景澄的文件,将东西放在里面的桌子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