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五章 骤变 (第1/3页)
宝陆煤厂,工人们歪着头,站在远处盯着厂长的厂房。 很好奇发生了什么。 里面的讨论还在继续,准确的说是传达一些人的命令。 大家都在等。 周起飞在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他要立刻回花镇。 暗处的人在等秦聿铭的通稿。 马景澄在等他们所有人的反应。 在师默离开不久,就有人来到了宝陆煤厂。 看起来非常的专业,他们有十几人。 坐着几辆大汽车。 陆长明和詹天宝很快就跟着他们坐车,直接冲向了20公里以外的笛房。 笛房的人见到这么多人的到来,也很紧张。 陆长明和笛房的老板们是老相识,他笑着开口: “大家最近都过得不错哈,老胡,怎么样,发财都不带兄弟一块儿?” 老胡:“陆老板,你就不要取笑我们了,我们都是小煤矿,赚点辛苦钱,和你这个大厂子没法比。” “老胡,话不能这么说,你看,你们掌握着大量的煤嘛,你们才是老板!” 陆长明目光扫过包裹严实的煤老板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的,红裤腰带勒着,手里夹着烟,表面看去都是穷鬼,谁能想到,这些人昨天每个都入手几千块呢。 “陆老板,煤多,那是人多,又不是我一个人嘞!” “聊一哈?”陆长明走过去,掏出好烟递给老胡。 一行人跟着老胡走进了工棚。 坐下来之后,陆长明先开口: “老胡,实话说,你应该晓得我为啥子来,你们这样做,有点不厚道哦。” 老胡:“陆老板,你我都是搞煤炭嘞,你说嘛,在今年之前,一吨煤炭我们就挣三四块钱,又不让拉出去,哪个不是一屁股债,你不能说让大家有钱不赚,那不是王八蛋吗,对不对?” 陆长明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这煤价就是上不去,从来就没上过三十块。 卖出去的煤炭,有一大部分是赊账,小煤矿主们,一到年尾就要被追账,连家都不敢回。 他也不再卖关子,抬头看向眼前人: “我要是出比你们现在还要高的价,你们是不是会把煤炭都卖给我?” 陆长明盯着老胡。 他基本算是本地区比较有权威的人。 “你能出多少?” 老胡已经有主意,卖是不可能卖的,合同都签过了,但是问一问陆长明给的价钱也没什么影响。 “那个人给你们好多?” 陆长明也在装孙子。 “五六十!” 老胡挨着床坐下来。 “我给你55,每吨。” 陆长明伸出五个手指,“你觉得怎么样?” 他接着说道:“比原来翻了一番,卖不卖?” 老胡嘿嘿一笑:“陆老板,你早点来嘛,现在嘛,你不要说55,你就是给65,那也没办法!” “嘶~”陆长明有点意外,本以为他们会高兴得求着卖给自己,却不曾想到这老家伙,竟然一点都不感兴趣,“你可听清了,55啊?一吨!” 老胡:“陆老板,我耳朵没问题,我说了65一吨,也没有办法,煤都让人买走了!” 陆长明看了一眼身边的几人。 其中有个开口:“老板,怎么回事儿,我们给的可是高价呀!” 老胡从身后破烂的抽屉拿出一份合同,“你们自己看嘛,50一吨,全被人买走了。” 那人接过合同一看,“拉一吨付一吨的钱,这不是才拉走一点点吗?” 陆长明:“我们加价,你卖给我们,你多赚不好吗?” 老胡一扭头,无奈地笑道:“多赚什么,还有一份合同,规定,如果将煤炭卖给其他人,我们就要付出每吨十倍的赔偿。” 那人:“你们现在有多少煤?” “十万吨!”老胡回答。 陆长明喃喃道:“十倍,一吨是500,一万吨是五百万,十万吨是五千万…” 他看向身边的人。 身边的人也傻眼了。 这样太狠了。 本来,他们老板制定的策略是,你出50,我就出60,你出90,我就出100。 谁会想到,对手居然在50直接加限制条件,将价钱提高了十倍。 这下就棘手了。 如果他们真的要拿下笛房的所有煤。 预算至少要在六千万以上。 而现在他们的预算是一千万,也就是说,他们估计一最高价,一百块钱一吨来和对手打价格战。 姓胡的老头已经收好合同,那份限制合同却没有拿出来。 他想,这样的话,眼前这些人就应该走了吧。 陆长明和詹天宝不知所措,这件事到现在已经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另一边。 秦聿铭召开了紧急会议,就是否禁止各镇运煤进城进行了讨论。 不过,讨论的题目并不是禁止运煤进城,而是在未来一个月内,除了紧急物资,禁止任何货运车辆往返城镇。 众人列出了很多物质。 基本上,就是针对煤炭的。 同时发布申明,花镇和笛房除外。 暗处的大佬很满意,尽管还留了一个花镇。 他们只要两个一起拿下来,那就完美了。 公告发出。 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关心你这些与己无关的东西,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 詹天宝和陆长明已经回到了宝陆煤厂。 马景澄的车队也拉回一次煤之后,再也没动过。 而那个周起飞,早就已经起飞了,开着车,饭也不吃就往回跑。 此刻都快赶到花镇了。 当他赶到之后,来不及喝一口水,立刻赶到了自己大伯周国栋家,将城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周国栋。 周国栋立刻找到了祝家人,开始筹谋怎么才能,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镇上的煤矿都收过来。 此前,周起飞往外送煤炭,那个平行煤矿就是花钱买过来的,威逼利诱之后也就几千块钱拿到了手里。 本来还打算多买几个,一直给宝陆煤厂供煤,奈何手里没钱,一直都没动。 现在,听说煤价疯涨,他们这心思就按捺不住了。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说应该谨慎一点,有人说应该大干特干。 谨慎的人包括黄优优。 大干的人则是祝英精,周起飞等人,还有刚在蔡家输掉钱的霍雨常。 一直在争论。 争论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结果。 不曾想,詹天宝早就比他们先行了一步。 他是后面来的。 他知道了那则通稿,他预感花镇的煤价要上涨了。 他也没声张,而是用房子抵押,在花镇银行贷款。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个煤厂,所以速度极快。 拿到款项之后,詹天宝立刻就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