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皇帝的心思 (第2/2页)
俏妞听了也点了点头“我也知道了,放心,芦花jiejie,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我会管住自己的嘴巴。” 趁着还没去帝京,三人还是好好在村里玩耍,毕竟进了那里守着规矩,不能这样撒欢了。玩到了下午,三人才回去,刚好经过杨家,杨家门口的人早已散去,估计显摆的仪式结束了。 翠莲如今得了脸,杨李氏脸上有光。虽然前阵子与吴家有点龃龉,不过想着自己女儿风头比芦花强,对于吴家倒是没怎么生气了。 “哎呀,芦花去玩啦。” 芦花点了点头,“杨婶。” “你翠莲jiejie回来了,有空来屋里坐坐呗。”杨李氏客气道, “谢谢杨婶,刚才玩了一会子有些累了,就不打扰杨婶了。” 这时,翠莲从屋里进来了,看着打扮娇嫩的翠莲,芦花不得不赞赏一下翠莲的化妆技术有所提高了,用了一些薄粉将自己鼻子修饰了一番之后,整个人看起来好看多了。 “翠莲jiejie变好看了。”芦花由衷地赞美了一句,其实她很想说翠莲的化妆技术改进了。翠莲一脸骄傲,然后道“芦花meimei过奖了。” 哎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翠莲也算是成熟许多,打交道也比以前好多了。芦花浅笑准备离开。 “哎,芦花meimei,好歹咋们一个村的,你进了富贵人家做千金小姐自然好,只是我在尚书府上做事,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是拘在家里学规矩,不轻易露面的。你虽说进的府邸不算高,但好歹还是要学学闺阁千金的样子吧。”翠莲翘起的嘴角芦花看的十分清楚,翠莲如今显摆给村里人看了,现在是想要显摆给自己看了吧。很好,我没惹你,你倒是惹我。 “是呀,我们小门小户家的女儿自然野惯了,哪里比得上尚书府的规矩大。只是你也知道的,帝京里面随便这么一走,就能碰见三公九卿的,富贵人家自然是互通关系的,若是我真有幸见尚书府中的管事,我一定好好说说翠莲jiejie是如何将尚书府上的事情讲与我们这些山野人家听得。想来那些管事听了,也定是觉得翠莲jiejie口才好。”芦花轻飘飘地说着。 翠莲听到后面脸色越发不好看,她知道尚书府的规矩很严格,嘴巴严谨最为重要,她原本以为离得远,说给村子里没什么事,只是这芦花进了帝京就不一样了。看着翠莲发白的脸,芦花一阵爽快,然后接着道“我好歹是做千金小姐,自然是小姐吩咐丫头的,区区一个丫头也来摆出款来,真是不怕人家笑话。”芦花笑道然后拂袖而去。 翠莲气的脸越来越红,待到芦花走后就开始骂起芦花来,“不过是小门小户的小姐,真当自己是精贵人,哼。”杨李氏心疼自己女儿,便跟着也骂起来“你都做了二等丫头了,她又是上不了台面的,何必找气受,我的乖女儿,咋们好好得在尚书府谋个好出路,以后还不那个死丫头气死吗?”翠莲听得杨李氏安慰,慢慢才消气。 “翠莲呀,你现在已经快十二岁了,可是有什么打算?”杨李氏问着。 “还不是等着做一等丫头然后嫁人。”翠莲闷声闷气道。 “哎哟,你也是个笨的,你不会想着做姨娘吗?” “姨娘?”翠莲想着自己跟着的姨娘,虽说不是正经主母,但每天衣食无忧,奴仆成群,忍不住动心起来,但是想着快做自己爹的尚书大人,翠莲摇了摇头。“娘,尚书大人年龄都能做我爹呢,我,我怎么能” “啊哟,你真是木鱼脑袋,谁让你去找尚书大人,尚书大人没有儿子吗?”杨李氏戳着翠莲的脑袋道。“尚书府的公子人又年轻,你都不想想自己的前程吗?”杨李氏提点着。 “可是,可是府上好看的丫头多了去了,哪里轮的上我。”翠莲有些泄气。她的样貌不是最顶尖的。 “你不试试怎么行呢?成了,自然有好处,若是不成,在想想正经小姐,没准还能做个陪嫁呢”杨李氏说道。 半天翠莲才点了点头,也是呀,万一成功了呢?芦花不知道翠莲这边的如意算盘,只管自己吃吃喝喝。 天已渐凉,秋风阵阵,皇帝此时正在花园中赏菊,如今朝廷终于稳定了,这才得了闲心到御花园赏菊玩乐。 “威远,你最近倒是不怎么来宫里了。”皇帝看着绽放的绿菊问道。 “实不相瞒,臣前阵子去接犬子去了。那孩子自小顽皮,费了些功夫。”冯立仁有些叹气。 “哈哈哈,你好歹是军队中厮杀过的人,居然连小小孩子都管不了,传出去倒是让人笑话呀。” “皇上也知道,我是一个粗人,带孩子实在不拿手。”冯立仁脸色有些尴尬。 “好啦,好啦,云澈那个顽皮鬼朕是知道的,听说在镇远将军府待着的时候,就弄的候老夫人头疼得紧。” 冯立仁讪笑道,是呀,当初去接云澈的时候,候老夫人差点感动地哭出来。额,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他也烦躁得很。 “朕之前见过云澈,那时候jiejie也还在,云澈看起来很乖巧,怎么现在大了越来越不长进了。有空带进宫里来吧,朕也瞧瞧,毕竟很久没见这个外甥呢。” “臣领旨。” 皇上一边赏花一边和冯立仁絮絮叨叨了一会儿,这时候皇上远远看见西角便一群小宫女在那里荡秋千。皇上看见那些人倒是想起了那个天真的孩子“听说你要把那个小姑娘收为义女。” 冯立仁道“是,其实那位小姑娘的爷爷曾经和先帝打过仗,也是臣父亲手下的将领,只是那人不慕富贵,受了重伤之后就拿了封赏回老家了。” “原来如此,只是好端端的为何要收她做义女?” “父亲曾说过,救命之恩一定要报,昔日也是芦花的爷爷救过在下的父亲,当时父亲也曾想过把芦花爷爷的遗孀接进帝京,给个封赏以报答救命之恩,只是因为那时朝廷动乱,父亲没空,待到平定之时,父亲却生命垂危,临走遗言,一定要报答那人的救命之恩,只是父亲走的匆忙,只告知了那人姓名,却不知在何处。没想到,兜兜转转,倒是让臣再次遇见。” 皇帝点了点头“如此,昔日救你父亲,如今又救你的性命,更是救了朕的江山,这个义女她倒是担得起。上次那小姑娘有没有猜出朕的身份?” “臣不敢隐瞒,那小姑娘聪慧,根据臣的身份,大致猜出来皇家的身份,但是那小姑娘一直以为皇上是王爷。臣怕招来非议,也没说明。” “她聪慧,胆子也大,不过朕很想瞧瞧这个小姑娘胆子有多大?”皇帝想着小姑娘受到惊吓的样子应该十分有趣吧。便招呼旁边的太监,那太监领了旨便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