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农女之芦花_第四十四章 昭雪回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昭雪回京 (第2/2页)

,小姐。”转头看,见是琥珀、文嬷嬷,文泰管家挎着收拾好的包袱立在外面。

    故人相见添了些心伤,琥珀本就好哭,抱着采薇大哭起来“小姐,奴婢终于又见到你呢。”

    采薇赶紧拍了拍琥珀肩膀,红着眼圈道“是呀,又见到呢。”

    到底是嬷嬷稳重,袖子拂去眼角泪水之后赶紧福身道“老爷小姐万福,如今将军府再兴,老奴特来伺候老爷小姐。”

    冯立仁点了点头“好,文嬷嬷,你和文泰将旧日仆婢都招来吧。”

    文嬷嬷道“是,老奴即可去办。”

    不几日,将军府便恢复以往的热闹。

    这边新帝坐在宝座上看着下面跪着的二皇子、赵太后以及赵皇后三人。

    皇帝想起自己母亲惨死之状对着三人越发恨之入骨“你们三人也该伏诛了。戕害皇帝乃谋逆之罪,该灭九族,明日朕便昭告天下灭你赵氏。为父皇还有我母亲报仇。”

    赵太后面如死灰,伏地道“毒杀先皇乃我一人所为,不干赵氏一脉。赵氏一族,一向恪尽职守,切莫因罪妇而牵连无辜。”

    皇帝冷笑道“是吗?带薛丞相和罪犯赵尚书。”

    赵尚书穿着囚服满脸沧桑走进殿中,虽为囚犯但赵尚书依然是一副义正言辞之脸。而薛丞相却仍穿着仙鹤官服走进殿中。之前先皇一案除了薛丞相,赵氏官员皆被卸官或是贬谪。

    赵尚书依礼跪拜,皇帝并不让他起身。只是喝过茶水道“赵尚书你勾结赵太后谋杀先皇,你可认罪。”

    赵尚书冷着脸不答话,赵太后赶紧道“此事与我兄长无关。”

    “是吗?”说着将一封封书信掷到地上。“那你说说这信是怎么回事?”

    赵太后与赵尚书看着地上一封封熟悉的书信,顿时脸色大变。“这——?”

    皇上笑道“这些书信可是薛丞相在府上找到的,都是你们内外勾结的证据。”

    赵尚书手里拿着书信,看着一脸得意的薛丞相便大笑起来“哈哈,皇上倒是得了个好奴才。”

    薛丞相听了也不生气只是躬身道“臣子自当为皇上效力,清除逆党自然是臣子之责。”

    “好一个臣子之责?也不知丞相还记得当日在我府中跪地请求的模样。”赵尚书抬头忍不住问着薛丞相。

    薛丞相也不恼只是对着皇上鞠躬道“请皇上定夺。”说着便呈了几份折子上去。

    皇上见折子上皆是要诛灭赵氏一族的意思,颇符合心意,便赞许点头。“明日上朝之时。朕便昭告天下。”

    “慢!”太皇太后拄着金龙杖从外面走来。

    太皇太后徐步走到皇上身边,皇上赶忙起身道“皇祖母”

    这边早有伶俐的太监将皇上桌上的奏折呈给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细细阅览后便放下奏折“皇上的意思哀家知道了,无非是将赵氏一脉株连罢了,只是皇上才登基不久就要做这样杀伐之事,怕有心之人会以此做文章。”

    “可是,先皇之死确实乃赵氏密谋所作,连同昔日陆尚书一家惨案也与赵氏有瓜葛,若不诛灭赵氏,如何对得起父皇,如何对得起死去的陆尚书一家。”

    “皇帝,你到底年轻,不懂朝堂之事,关于赵氏一族,哀家自有打算。这是哀家让人拟的旨意,你按印,然后明日下旨即可。”

    皇帝忍着脾气拿过旨意,见书帛上写着二皇子太后以及二皇子女眷拘禁在宫中,而赵家在朝为官的皆判了流放罪而已。如此轻罚让皇帝十分不喜,便预备争执。可是太皇太后并不在意皇上的意见,只是催促皇上赶快加盖玉玺。皇上见跪在下面的赵尚书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又见薛丞相唯唯诺诺不言语的样子,皇帝知道目前自己权利颇少,不能与太皇太后对抗,只好含笑道“既然皇祖母有了决断,那朕就按照皇祖母的意思吧。”说完便盖上了玉玺之印。

    赵氏的判处有了决断,太皇太后便引着一帮人回去,这边赵尚书和丞相皆退去。皇上遣散了众人,一个人坐在龙椅上。

    “哼~”皇上一股脑将太皇太后的旨意摔在地上。坐了半晌才唤了贴身太监“传王大人。”

    太监听了赶紧唤王大人,只见一个穿朝服的十八岁男子正一脸严肃从外面匆忙赶来。

    男子俯身拜道“见过皇上。”

    皇上赶紧下了龙椅,将男子扶了起来“赐座。”

    然后独留男子一人在阁中。

    皇帝将地上的旨意交到男子手上“这份旨意你看一下吧。”

    男子看过之后一脸怒气“这处罚未免太轻了些,即便不是怜悯我父亲冤死在牢中,陆尚书一家灭门之案,这弑君之罪,诛灭九族才能服众。”

    皇上叹气道“朕如何不知,只是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虽说朕为皇上,到底皇权并未完全在朕手中,朕也是爱莫能助。想起昔日王丞相为证清白撞墙自尽,何其惨烈。哎——”

    王大人忍不住含泪跪下“求皇上还家父清白。若不严惩赵氏,家父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呀。”

    皇上痛心疾首道“你起来吧,这份旨意,明日朕不会发出去的,只是,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至于以后——”

    “臣会再次彻查赵府,朝堂之上,臣会联名其他大臣,将赵氏一族定罪株连。”皇上扶起王大人拍了拍他肩膀道“能不能让王丞相瞑目就要靠你呢,鸿飞。朕将你从太仆寺调入大理寺,相信你能明白朕的期望。”

    “臣一定不负皇上隆恩。”

    皇上点了点头便让王鸿飞退下。

    王鸿飞回到自己府中,先是写了书信交给下人“这几封信是给我父亲学生的,好生送过去。”

    仆人接过信答了“是”便退下。

    这边王鸿飞又赶紧叫人备马,备好马之后王鸿飞便乘马出府。

    这边采薇也坐着马车走在街上,走了一会,便听得车夫叫着“小姐,陆府到了。”

    采薇便捧着一束花下了马车,只见陆府门前站着一身素衣的男子,那男子背手挺立。采薇不认识这男子,便走上前问道“这位公子?”

    男子转过头来,正是大理寺少卿王鸿飞。

    王鸿飞先是作揖“见过这位小姐。”

    采薇行礼便道“不知这位公子为何站在陆尚书府前?难道你是陆伯伯旧识?”

    “陆伯伯?”王鸿飞打量起采薇来,便道“家父曾为宰相,与陆尚书是同僚。”

    “原来是王公子。”采薇一向敬重王丞相为人,便含笑施礼“我是冯将军的义女冯采薇”

    知道眼前是冯采薇之后,王鸿飞了然点了点头“原来是冯姑娘,之前听凝,哦,家父说起过。不知冯姑娘来此处为何?”

    采薇将新的鲜花摆在陆府门前,将以往凋谢的花拿走。

    “我时常来陆府门前缅怀,近日见有鲜花在陆府门前,我还猜测是谁所为,想不到是姑娘所为。”

    采薇笑道“我敬重陆伯伯为官清廉正气,而我与陆家小姐是知己至交,所以回到帝京之后便每日采花来此处祭拜。”

    王鸿飞摩挲着腰间玉佩小声道“有你这样的知己,相信她会瞑目的。”

    采薇并没听到王鸿飞的话,便道“在下有事就先行别过。”

    王鸿飞也施礼目送采薇离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