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造成灵气复苏_第十一章 内测玩家和文星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内测玩家和文星楼 (第2/3页)

么,从故事上基本没啥能探听的了,好在他们经历的事情少,投桃报李,萧征简单说了一下他们两次游戏的经历。

    “看来故事有一定联系,也不是断然分开的。”苏听想了一下继续说,“我们在元初八年的十月遇到过合阳县的杨捕头带着几个捕快来混元镇查访。说是有歹人在合阳县里为非作歹,李贡生家有家仆中毒、城东王家也有家禽若干被毒死,死鸡死鸭都rou烂成泥,县里仵作说是蛊毒。全城搜检,有痕迹表明歹人跑到了混元镇。”

    “杨捕头他们查看以后怀疑歹人进了镜来山,所以捕头他们在镇子上住了将近一个月,严加检视各条进山小路,弄得镇子上也是有些人心惶惶,但后来始终查不到线索,他们也就回去了。我们当时队伍还觉得这个大线索有任务,结果进山挂了两个人。”

    “那,你们,或者说你目前在哪呢?”萧征追问了一句。

    “我在合阳县城,我们元初八年十月到的,因为川源行需要在年前清库盘库,我被叫到县里的大库帮忙,我和剩下的三个伙伴,一个小摊贩、一个算命先生、还有纸扎匠人,结伴去的县城,匠人是去县里买合阳竹纸,上元节灯会镇上人要放灯,需要好的纸做灯笼。摊贩一般是十天左右去县里跑一圈,他做买卖两边跑的。”

    萧征看看对面的葛良,葛良也笑着道:“我下周回羊城,不过肯定三天就回来了。”

    苏听扭头看看葛良,倒也没觉得奇怪,继续说,“我们到了县城,结果没两天,算命先生在县城的文星楼遇到了一位观风使,他给人家算了一卦,对方送给了他一副山水画,当晚算命的就升了阶,成为灵画师,然后他就会了泼墨山水。”

    “我们组的纸扎匠人也是‘士’,”苏听说着低下了头,“是在合阳县城外的翠竹纸庄被毒蜂螫死了。”

    苏听说到此,停了一下,应该是想起来那些游戏里的惊心动魄。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看看三个人,三个人都是一脸平静地看着他。

    “我的技能有一个叫‘观色’,我能感受到你们的真实情感,你们就不必刻意隐瞒自己的惊奇了。”

    三个人好像一下子松了口气。

    就在此时,店员走过来说,“请上楼吧,要开始了。”

    四个人收拾东西上楼,萧征走在苏听后面,问道:“一会儿跑团结束,我们能不能一起聊聊,像刚才一样?”

    “正有此意!”

    大唐元初九年,正月十三,合阳县。

    萧征一行在吉安山道上遇到的一众山民,被霍千总的三个兵卒半押半护送地投到混元镇,想必事后会照章办理,或者押回原籍,或者就是不了了之真的当了山民。素真老道长和千总则直接快马加鞭先行去了镇上查看情况。萧征一行在路上还遇到了黄家的马车带着汤大夫一路赶去混元镇,他们相遇而没有停留。

    当晚,萧征一行三人就赶到了合阳县中。

    书童萧征、游方道人宁晨野、信差葛良和川源行伙计苏听,目前都在合阳县城内。

    书僮陪着黄家二公子黄闻钟在家。

    二公子与几位同是贡生的好友在书房里坐着说话,应该是在说今年秋闱,大家同赴兴泰郡胶城一事。众人不时在做着推测,都在想着会有什么考题,有人一旦说了一个题目,大家又开始构思如何破题,何处承,何处起。

    萧征一个人在屋外滴水檐下闲坐。

    二公子和大公子一母所生,其实二公子黄闻钟和萧征年纪一样大,小时候一起玩耍也一起被黄老员外训过,算是共过患难的。

    二公子原来也有伴读书僮,只是目前早早被黄老员外派去胶城,为二公子秋闱考试筹划打算。看得出来,黄老员外对两个儿子的安排分明,大致也就是大公子在家奉老,二公子争取个蟾宫折桂,进退之间,都是黄家未来地步。

    屋内“天理人伦之极致”、“立教必赖乎君”、“自是以来,圣圣相承”、“士风之美,在于敦气节、尚忠义、务恬退、崇清廉也。”各种听都没听过的古文不断传来,檐下的萧征和不在此间的三个人,都听的有些傻。虽然说这是剧情部分,但真的感觉是一群一千年前的书生在为了一道考试题努力求答,毕竟,对错之间,就是天渊之别。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人生三段灵魂拷问,让整个“第一家园”的二楼一片寂静。

    最后,书房里的诸位茶水喝尽,人也有些累乏,算是把萧征救了。

    他听屋内叫他,连忙进去。

    二公子黄闻钟也是方脸,只是脸色尚有些稚嫩,面白无须,一副学子模样。此时他拿着一卷翻开的《贡举志》站在地上,正在努力找着什么,剩下的三位书生一个在书桌前坐定写论,一个忙着擦汗,最后一个和黄闻钟一样,在书架那查着书。

    看来是没有找到答案,黄公子丧气地放下手里的书,但又举起慢慢放在书桌上抚平,“大家都倦了,松弛有度才是常法,不如出去松散些?李兄,二位云贤弟,看看诸位要去哪里,我让人准备。”

    伏案写字的那个书生看来是几位里年长些的,他将刚才所写看罢摇摇头不甚满意,也就放下了,“就按远之说的吧,我们出门转转,定定心,要不,去文星楼一观?”

    书架那边的书生走过来道:“也好,去散散心,文星楼那的几块古碑还是不错的,看看能不能求几张拓片回来,也好练字。”

    黄二公子看着萧征,让他吩咐下人准备一下:倒也无需备车备马,文星楼并不远,也是文庙官地,只因文星楼七层高塔,形制优美,所以大家都习惯叫那里是文星楼。文庙门前的文昌街也是县城最大的市场街,东半条街多有文房四宝、还有一家广庆堂印书馆,所以也是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

    苏听眼睛一亮,不由看着大家点点头。萧征三个记得他说原来的算命先生就是在那有了奇遇,本来就对那里十分好奇。

    萧征心里一动,举手问道:“我想知道观风使,是一种什么职业,或者是什么官职?”

    说书人眼睛看了看苏听说道:“观风使,是大唐吏部的一个官职。其实来历很早,先秦时代就有,也叫采诗官,派遣官员下到乡间听百姓的山歌民谣,收集民意。所谓‘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不过大唐的观风使一般是暗中行事,类似于秘密寻访。去年那个算命先生,是因为占卜成功,才发现了对方的身份而已。”

    苏听眉头一皱,但却忍住没有发问。

    宁晨野和葛良已经听了半天儒家经典故事,即使再有道家养气功夫,也差不多快憋不住了,“我在哪里?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