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大风动 (第2/2页)
出后代男女之数,十女都难得一男,这尚且不去说,那么多盟友,若是姒家坐了那皇位,少不得一碗水端不平,这天下稀里哗啦又改个姓氏。 若是到了这般地步,这几千年的高门大户,传承而来的荣耀与权势,最后不过是一朝的画饼而已。 所以姒家自然也不会失了智去在嬴氏与风姚三家面前欲独占鳌头。 而是一方面尽力支持最有可能的嬴氏,一方面则与风姚两家结盟,在两方之中达到了一个平衡。 简单来说,无论这两边谁走出最后一步,姒家决然是不亏的,但这样的代价就是,姒家也没有可能去想那最后一步。 在洛邑攻城之前,姒家还勉强地维持着双方的平衡,甚至还对风姚两家有所期待。 但洛邑城破之后,姒家是第一个在暗中全然投诚给嬴开。 这样才有了洛邑中的前朝各大小家族为嬴开所用,恭请嬴开登基为帝的呼声。 毕竟这洛邑城中的大小家族,几有半数家宅里头有个娘家姓姒的女人! 而姒家的回报也丰厚至极。 嬴开从不会去计较姒家包括风姚两家曾经那点小心思。 他只是在乎这天下属谁,若是能胜,他嬴开必然是要掌握乾坤的,但是并不代表别的人有小心思他不知道。 但是他允许他们有这样的小心思,每一匹狼王,都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自己族群里头其他强壮公狼的威胁与挑战,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保证绝对的权力与地位! 对于嬴开来说也是如此。 姒家与风姚两家之间最后的封赏略有区别,不过是论功行赏而已,嬴开丝毫没有埋没了任何一家的功勋,反而是以才举用。 更是手腕高超,让整个秦国在前朝家族与秦地贵勋之间有了比较稳定的过度,也让秦国在各大势力之间平衡稳定。 只要他嬴开在位一日,秦国皇位便只能属嬴氏。 但是这样的雄主,登基为帝之后,皇宫用的是前周所建,嬴开甚至连皇宫中未完的那些宫殿都没有继续修建下去,入主之后除了那些宫室建筑不变之外,更是在吃穿用度上丝毫不见奢华,简朴至极。 所有的财富,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去了。 整个王城,秦地的百姓算不得多,但秦地的贵族绝对不少,本来新秦刚立就连连吃了败仗,还军心再难续用,已经是尘嚣喧上。 但总也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毕竟老秦人对于嬴开这个秦国皇帝可是服气的紧。 老秦人的性命,就是嬴氏铁骑保下来的。用老秦人自己的话来说:“周朝的时候,那龙庭上的皇帝估计连老百姓是啥模样都不晓得,异族那块恨不得把这边人当牛羊,他可到好,把自己子民真当牛羊舍出去了!” 老秦人的威风也是嬴开打回来的,当初嬴氏铁骑第一任主将,可不就是当时还是秦王的嬴开么。 说起来,嬴氏铁骑到之后的大风军可谓是一脉相承,就连统领程氏兄弟,都算得上是嬴开的弟子。 嬴氏在老秦人眼里,就是合该坐拥天下的自家明主。 但输的太多,大风军还死死按耐在王城,老秦人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此时大风军一戒严,明眼人都能明白,这是大军将动的前兆啊! 大风军此时要动,能怎么动?! 当然是剑指西南啊! 之前王城里算不得安稳的时候,大风军时扶龙庭的保障,连带着正副统领一起被撸掉了,自然也是动不得。 可是此时完全不同,风姚姒三家那点战将,要么着在了战阵之上,要么干脆打没了心气。 还有一些干脆站明了,人就是嬴氏的后手,直把风姚姒三家的老族长都气个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当初四家合力的时候,这嬴氏嬴开的手段就落下了啊? 他们也不想想,他们三家的手段何曾少了去?何曾没落子? 不过是成王败寇,他们没能嬴,所以即便气的要死,也只能徒呼奈何。 三家自此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赢家安天下。 一群前周所遗的大小世家又不同,不服气的,连家底和后辈打了个精光,守着一亩三分地勉强传承下去也只能保证姓氏有个着落,年节的时候有后人能上香,至于是不是嫡亲,那还不能保证,家族都不一定能存在,也许只有祖宗祠堂那一卷卷族谱,能证实曾经的高门大户辉煌过往。 服务的,终究还是归了嬴氏,嬴氏看似无奈,却在闷声之中,秦国归于一人之手。 不过,后续还要把权抓稳当,那得看大风动后的战果如何了? 老秦人,输赢定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