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战与变 (第2/2页)
个王城里,除了嬴开,就是他们两兄弟了。 还别说,当初人家把嬴氏一脉的宗亲主家姬氏杀绝了,嬴开可曾怪罪? 什么?下了职衔软禁在府? 这你也敢当真?别看嬴开下这旨意的时候脸上严峻得很,指不定人家回了后宫牙都快乐没了! 不看那本来连牌匾都让大风军砸了的小皇宫,还是大风军那个最大的杀才里的杀才将军曹拦牙亲手挂上去的程府牌牌么! 落款可是当今皇帝的私印!姓曹的杀才可是两边比了又比才挂得端端正正,皇帝的手书,这杀才还是知道好歹的。 再说,若不是程起从战俘营里把他捞出来,这夯货还能有穿盔戴甲的日子?早就被烂席子裹着不知道便宜哪里的野狗了! 算他懂知恩图报! 也是程氏兄弟带的好,上行下效么。 程起别看是老秦人手里军权最盛,手上人命最多的杀星,可是在嬴开面前,端的是一板一眼,有理有节,老秦人就吃这一套! 这叫饮水思源,家有族传! 现在那些西南酸子还能笑笑,等到这边儿大风拔了营,他们还敢笑?军族都给你打没了!轮也轮到他们去哭了! 若不是大风军纪严明,这会儿营门口端酒送牛羊的老丈和自家后辈能排起长龙来! 大风军足足半月方才拔营。 一月后,秦国拓边至襄阳,之前一直混乱中节节败退的秦国将丢掉的国土全找了回来! 不过,大风军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伤损太重,姜子良名不虚传! 程起一封奏折跑死三匹马在极快的时间内送到了嬴开的皇案之上。 嬴开立批,大风军长驻襄阳一带,以图后手。 程升暂领老军一千,回王城组建新军,这才有了之后的秦赵分庭抗礼。 其实此时,赵国之内纷乱一片。 赵太祖赵飞廉不知怎的修炼上出了叉子。 按理说,赵飞廉本就是姜子良代师收徒,一脉相承的法决乃是姜子良亲授。 不过到底是屁股底下的椅子不一样了,坐拥武洲半片江山的赵飞廉,无论是从眼界还是心气上头,都不再是当初需要左右依仗的那个混混了。 立国之后,姜子良征战在边,韩重言被一顶公侯的帽子牢牢套在临淄,赵飞廉轻轻松松地收拾了整个西南的摊子。 大权一朝在握,心思自然也出了变化。 当初他不过就是个乡下的混混小子,靠着死皮赖脸从姜子良手里磨来了修炼之门。 没成想,居然还搏下了泼天的富贵来! 既然有了天下,那天下的财富是他的,天下的子民是他的,天下的修炼之法也是他赵飞廉的! 想他赵飞廉也算得上天纵奇才老天眷顾,自打逐鹿武洲起始,修炼的资源就算不得缺了,各种天材地宝一个个地往他眼里蹦往他怀里钻。 论修炼时间,他比姜子良多,虽然赵飞廉也是酒色财气一样不少的货色,但是比起军政两头兼顾的姜子良来说,他的时间就宽裕多了,哪怕只是拿出三四成用来修炼,说起勤奋,他至少在修炼上头是要比姜子良厉害些。 论起修炼资源,大不离就算两边一样吧!但他赵飞廉自问资质也算得上佳,即便资质上和姜军神略有差异,但他的时间和资源堆,也堆出个后来居上吧! 没成想,后来是有了,居上就算了。 在赵军中,赵飞廉的消息自然是极快的,姜子良这一方面上也很是有分寸,该安插的人手他丝毫不阻拦,只要不影响他的军令与布置,这点君臣之间的默契,姜子良还是做的滴水不漏。 可赵飞廉的关注点,却是姜子良看似丝毫没有落下的修为进度。 加之有不少人在私底下通出话来,说姜子良有些核心的修炼门道并没有全盘奉给伟大的赵飞廉陛下,导致赵飞廉修炼之路上难免有缺失,这才进境偏慢。 时间长了,流言难免在赵飞廉的心底里起了疙瘩。 对于姜子良,他还是很放心,可是难免他南征北战又要兼顾内政的忙中顾不到自己的修炼。 所以,在他坐拥江山之后,就开始不停地寻摸高端法决。 姜子良听闻之后倒是上了两道折子,一方面剖析自己立场,交代师门修炼的所有功法与秘诀,一方面规劝赵飞廉修炼之道在于坚持与心境,繁杂之下只怕难有所得。 可惜,赵飞廉只认为是姜子良的问题。 在他看来,姜子良出身也就是个小门小户,哪里能知道修炼界的宽阔。 不过是走了些运道,得了门中正平和的功法,仗着天资修炼到高深而已。 但他,可是天子之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