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道_第一百七十九章:创新功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创新功法 (第2/2页)

如陛下这般万年不遇的天才,普通的功法自然是配不上这天地间都为之侧目的天赋,姜子良这种普通的天资过人才能和这类还算了不得的功法里极度契合,对于陛下来说,这样的功法还是欠缺良多。

    其实也不乏有人说是姜子良故意藏着掖着功法一部分,不让赵飞廉全力修炼的怪话。

    不过说这种话的人没多久就让赵飞廉寻着由头远远打发了去。

    剩下的人自然也就换了个解释,不再敢拿姜子良作筏子。

    但在赵飞廉的心里,终究是种下了一颗很危险的种子。

    不对,是两颗。

    赵飞廉自己思量,还真是有可能,功法这玩意毕竟是死的,人是活的。功法也是因人而异。

    于是赵飞廉又把目光和需求放在了修炼功法之上。

    虽说赵国已经立国,但若是谈及财富,远远比不得破了洛邑尽得了前周皇都财富的秦国。

    若是谈及修炼功法,赵国说的不得连夜鲁都比不上,更别谈得了前周皇族传承与功法府库的秦国了。

    按照姜子良亲定的军略,在整个武洲的西南腹地,是以安抚为主,即便是兵临城下,也只是破城入的门去,城中无论大户小户还是百姓,都要以安抚优待为主,刀兵可破城,不可侵门踏户更不得扰民。

    这样一来,赵国在打下的城地上,名声自然是一时无两,但是朝廷里的财货物资,可以说是勉强运转而已。

    赵飞廉的私库,那是一个精穷,若不是开国之初,几个大臣子进贡了点让他光光面子,大赵的开国太祖估计连私库都不太好意思设立。

    但是现在一朝天子需要功法,那不说举国之力去为天子奔忙,总也要让君父满意不是?

    于是总算那群人里出了个主意。

    重新建立一个衙门,专门为大赵天子处理这方面的需求。

    可若是直接讲出来为天子私欲搜刮江湖,貌似上不了台面,朝堂上也难以推行。

    但若是换个说法,就会简单许多。

    明面上,那叫平衡朝堂与江湖之间关系,反馈江湖需求,专务江湖摩擦。

    对朝堂衮衮诸公的解释:朝堂制衡江湖各方面势力,并为以后掌控江湖,集权朝廷。

    所以,便在极快的时间内,成立了一个专属衙门,甚至名字也是来自姜子良。

    当初赵飞廉想要建上一个新的衙门,一方面,刺探江湖,也好将那些心里带着雄心壮志的地方豪雄让他在心里有个数。另一方面,赵飞廉也不是没想过掌控整个江湖为己所用。

    但最终的私欲来讲,当前最迫切的需求自然是修炼功法。

    但是无论是大义还是私欲,赵飞廉为了表示尊重,自然是要通知一下。

    不过在姜子良看来,赵飞廉的目的一览无遗。当初是师兄弟的时候,什么话都可以摆在明面上说。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君臣之义既定,有些话便不能直说了。

    于是姜子良专门郑重其事地上了一份折子,包括了平波司这个衙门的名字,之后的发展和路子都做了详细的建议。

    对于一国至尊来说,修炼的功法断然不能差了去,顶级的功法本就是数得着的。

    然而平波司新立,目前不过是大猫小猫三两只,连个扛门梁的都没有,更别提去觊觎顶尖功法了。

    拥有顶尖功法的那些势力无不是能在江湖中翻波搅浪的存在。

    按着姜子良的建议,皇宫里头选出来个大太监带着天子诏书去了当时道家散修的顶门梁那里。

    这才有了之后平波司第一任司主。

    可是即便如此,大赵国平波司在创立之初也是举步维艰。

    别说给赵飞廉张罗修炼功法的事儿,连刺探江湖时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那时候诸多乱坟岗上可是绝对不会少了大赵平波司最初的那些底层人士尸体。

    江湖上也不过就当成阿猫阿狗来处理这些人。

    直到平波司初代司主看不过去了,一人一剑打上了武洲当初的三大宗门。

    一手看似平平无奇的剑术却是在三大宗门里趟若平地。

    把三大宗门打得其中两个闭山苦修,而后大赵平波司才算站稳了脚跟。

    慢慢的,从江湖中的消息和功法才一点点进了赵飞廉的案头。

    从最初那些不屑一顾的功法,到后来赵飞廉看着奇痒无比又不舍得散功重修的高端法门,赵飞廉的心思也在慢慢变化。

    到后来,不知哪位奇葩,竟是劝赵飞廉自己着手创出一门新功法来!

    关键是赵飞廉还认真了!

    虽说两仪决算得上道家兼容并蓄的功法,赵飞廉可以以此为根基,但顶尖功法那里是那么好兼容并蓄的?

    赵飞廉又不是阅尽天下功法的大宗师!

    这无疑就是在作死,关键是姜子良还真不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