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惊变 (第1/2页)
大周武威元年。 壬寅月,戊辰日。 发生了几件大事。 大周重镇江宁府遭妖魔偷袭。 知府亲兵一百人,阵亡八十二人,重伤十一人;斩妖司战死五百二十二人,重伤六十三人;平民伤亡无数。 经查实。 此次问题在于斩妖司情报系统羸弱,不能及时发现妖魔行踪。 斩妖司因为情报系统一直备受诟病。 当年奉旨组建斩妖司的是征南将军司徒慕。 因为绣衣卫捧天子剑,上察百官,下监众生。法造于笔端,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顾复讯。造成冤案无数,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 因此,征南将军司徒慕对绣衣卫那套情报系统深恶痛绝。 又加上行伍出身,喜欢直来直去。 导致斩妖司从成立那日起,从头衔到行事作风,都带有浓重的军队风格。 对情报体系的打造堪称简陋。 以前边关小城出点问题,皇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这一次,出问题的是江宁府。 大周第二大城江宁府。 论底蕴、人文、繁华等,江宁府乃是大周毫无争议的第一城。 当今人皇龙颜震怒! 朝会上。 直接质问斩妖司司尊铁言,今日妖魔打入江宁,改日是不是就杀入京都了?是不是早晚有一天会闯入上元宫取朕的项上人头了? 一时间,百官惶恐。 盛怒之下。 有人谏言,斩妖司问题频出主要是因为情报系统孱弱,且斩妖司只负责妖魔之事,很多人悄悄修习禁术,斩妖司查起来处处受制。 不如让绣衣卫给斩妖司提供情报。 皇帝思索良久 然后下令斩妖司并入绣衣卫,以后斩妖司就是绣衣卫下辖的一个部门。 虽然都料到皇帝会重罚斩妖司,但直接把斩妖司并入绣衣卫还是把群臣雷的外焦里嫩。 此时,有人慢慢反应过来,皇帝这是盯上斩妖司了。 绣衣卫是皇帝直属,不受任何其他人和部门节制,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而斩妖司是儒家、道门和军方联合成立,成分复杂。 这次皇帝是要把斩妖司彻底抓在手里。 帝国一个大的机构裁撤哪能说撤就撤? 这中间要经过层层论证查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何况儒家会答应?斩妖司是儒家除了书院外在人间的第二大力量。 谁成想,第二天绣衣卫就带着天子赐剑进驻斩妖司。 这时,很多人才明白过来,皇帝吞并斩妖司蓄谋已久了。 这中间几方势力不知经过了多少轮博弈。 这次江宁府妖魔祸乱之事,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甚至,很多人怀疑,江宁府妖魔之乱,背后也不简单。 而儒家这次一直保持沉默,也是因为斩妖司中下层的校尉、都头、力士都是军方人员。 读书人清高,这种苦力没人愿意干。 只在中上层有一些话语权的儒家,并不能完全掌控斩妖司。 拿来换些好处也未尝不可。 下朝后,皇帝便下旨,原斩妖司并入绣衣卫下属镇魔司。 一个成立数十年,立下功勋无数的的部门,在应该绽放光芒的时候,就这样儿戏般的消失了。 ...... 这日,宁离正在铺子刻着木偶。 杨致远和柳婉君寻了过来。 看着木偶铺,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阴森。 杨致远坐下喝了口茶,“小离,这两日江宁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我和你婶婶很担心你。” 宁离笑道:“我没事,现在挺好的,依依姐怎么样了?” 柳婉君喜道:“依依身体好多了,这几年从来没这么好过。小离,我们在安宁坊那边给你寻了个差事...” 安宁坊是朝廷在地方设立的医疗机构。 宁离摇摇头,“叔叔你知道的,木偶匠都是和朝廷签了契约的,不能说不做就不做。” 杨致远悻悻道,“这个总有法子的。” 无论两人怎么劝,宁离只是不依。 最后两人只得作罢。 送走杨、柳二人后。 宁离又忙活起来。 斩妖司送过来十具妖魔尸体。 给妖魔招魂又极费神魂之力,只能每隔两三天处理一具。 当听到斩妖司并入绣衣卫的消息时,宁离也是一脸懵比。 木偶匠也是斩妖司管辖,以后何去何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