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令人窒息的例会 (第2/2页)
直处在紧张的状态,虽然一直保持微笑,但笑容有些不自然,眼神也没有持续正视祝耀辉。当对方说话时,陈亦雯断断续续地回避,避免眼神的过多接触。说完,嘴唇下意识地抿了抿,接着是一次不易查觉的深呼吸。 陈亦雯平日里眼神中透露出来的坚定,在此刻有些退缩。经常挂在脸上的微笑还在,只保留着职业感,少了自然。陈亦雯在公司说话并不太多,有事情时也会积极参与,就算工作中的磕磕绊绊,也都能忍则忍,对同事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应付这样的客户,对于拥有十多年销售经验的陈亦雯来说,本来应该是驾轻就熟,只是现在的时机不如往常。过去一年因为疫情原因,线下展会中断了新客户的来源,也给和老客户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无形的、巨大的障碍。但更严重的,也是不可忽视的是,国外经济疲软,导致消费能力下降,特别是经济本来就欠发达的地区,消费意愿持续下滑,对于日用品的消耗也不能幸免。说白了,口袋里没钱了,不想消费了。 因分工不同,对于销售工作,张蓝华不会过多地参与,全权由祝耀辉管理。而孙萍的话语权很少,更集中在具体的业务cao作上。 会议结束后,大家从会议室走出来,陈亦雯偷偷地舒了一口气,步伐沉重,但脸上依然尽量保持着平静。看见周林后,挤出了一丝笑容,周林也礼貌地回敬了她。此刻的心情,大家心照不宣。 时间来到了中午12点。 “出去吃饭吗?”周林用微信问陈亦雯。 “好啊,去哪吃?”陈亦雯问。 “就附近那家吧,排骨饭。” “OK,行。” 发完信息,周林站起身,对陈亦雯笑了笑,陈亦雯看出她的意思,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办公室。来到餐厅,点完餐,两人坐下聊了起来。 “今天有些不开心吧。”周林关心地问道。 “是有点。”陈亦雯抿嘴无奈地笑了笑。 “我在会议室也觉得紧张。” “唉,他问的这些问题真是不好直接回答,该做的其实都做了。”陈亦雯摇了摇头。 “嗯,时间不长,这样的事情急也急不来。”周林有多年经验,有些事情很容易理解。 “其实这些客户的质量,具体的情况,他们比我更清楚。”这里所说的他们是指祝耀辉和孙萍。 “是啊,毕竟他们在公司都十年了,这些客户他们都了解过,都筛选过。” “唉,又能怎么样呢,还是会说是我的问题。”陈亦雯先看着周林,说完停顿了片刻,望向餐厅外的小路,再看向周林,接着说道:“没办法,我说的这些情况,他们都很清楚,要不然也不会交给我了。” “是啊,还是得自己承担,没别的办法。”周林附和道。 点的餐巳经送了过来,两人一边吃一边继续聊。 “很多客户要么根本没联系过,要么是他们觉得没价值就不联系了,这么短的时间我要重新对接上,很难的。”陈亦雯说完,吃了一口排骨。 “嗯,这些我知道,正常情况都是这样,需要时间,如果有那么简单,那每个公司的业绩都要爆了。”周林吃完嘴里那口饭回答道。 中午休息时间紧迫,吃饭时得不停往嘴里塞。 “你到时估计也差不多。”陈亦雯望着周林,苦笑了一下。 “唉,看到他们在会议上这么说,我心里都有数了,我那些客户的质量怎么样,现在都还不清楚,才刚刚开始联系,但是我估计和你的差不多,不可能让我捡个大便宜。”周林望着她也笑了笑。 “以往每次开会都这样?”周林继续问道。 “差不多吧,刚来的时候好一点。”陈亦雯叹了一口气。 “可能业务还没正式接手。”周林说道。 “所以手下留情吧!”陈亦雯哈哈大笑了一声。 “那现在就是原形毕露咯!”周林说完,跟着一起大笑起来。 “李成那边的业务好像一直没什么动静?”周林又问道。 “是啊,我也只是开会的时候能听到一些消息,他做内贸,时间有点长,一直没动静。” “他开会时说的都是一些进展,但几次开会都没听他说过什么具体的结果,应该是还没拿到订单。”周林说道。 “嗯,是。以前好像是张工(也就是张蓝华)在跟进,后来才转给他的,”陈亦雯停下想了想:“听说内贸做了有半年多了,在这之前他也做外贸,也没接到单。” “他进公司好像超过一年半了吧,时间真是不短了,”周林小声说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