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天子亦人 (第2/2页)
怔,随即肃然起敬。 长久以来,尤其是洪德十年之后,随着皇帝陛下在岗位上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做皇帝做的越来越熟练,很多时候,沈毅已经不把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了。 而是当成一种身份,一个领导。 是皇帝,却不是独立的人。 因此,他给出的建议,就有点偏理性。 在皇帝说出这番话之前,沈毅竟全然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个同龄人,除了是皇帝之外,同样是一位父亲。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把他换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他大概也不会把自己的儿子当成政治工具人来对待。 “再拖一拖罢。” 皇帝抬头看向天空。 “等过了年,朕去找皇后谈谈。” 沈毅立刻低头道:“陛下英明。” 说完这句话之后,沈毅顿了顿,又说道:“陛下,今天坤德宫里太后娘娘说的话,您也听到了…” 皇帝白了他一眼:“怎么?想让朕转告惠妃?” 沈毅咳嗽了一声。 “也不用特意转告,只是知会惠妃娘娘就好,让她暂时熄了这些念头,一切等孩子们长大了之后再说。” 皇帝叹了口气,没有接话,而是说道:“你心里大抵觉得,朕非要把你跟惠妃母子绑在一起,是要害你。” “朕其实,也没有非要立望儿为储的念头。” “只是惠妃已经孤苦伶仃,望儿也没有母族可言,朕有时候,只是想让她们母子,能多一份倚仗。”…. 沈毅面色严肃道:“陛下,您就是惠妃娘娘和大皇子,最大的倚仗…” 皇帝未置可否,也没有接茬,只是开口道:“走,咱们回甘露殿去,昨天夜里,朕抽空给你们家的匾额写好了,带你去瞧一瞧。” 沈毅立刻点头,跟在皇帝身后,不多会来到甘露殿。 高太监已经提前把皇帝昨天写的大字拿了出来,摆在了桌子上。 经过上一次在孔府题字之后,皇帝在写大字上狠下了一番苦功,如今已经写的像模像样,颇有些风范了。 沈毅看着纸上靖安侯府四个字,又看了看左下角的题跋,很快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靖的右边青字上方多了一横。 而安字本该连笔出头的地方没有出头,只在宝盖底下,写了一个女字。 沈毅认真打量了几眼,问道:“陛下,这是何意?” “这是朕对你的评价。” 皇帝指着那幅字上的靖字,笑着说道:“这里的意思是,你沈七郎比其他人,多了一些本事。” 他又指向安字,继续说道。 “本事虽然多,很多事情却又不怎么喜欢出头。” “着实难得。” “这是朕昨夜突发奇想想出来的,沈卿若是不喜,朕现在给你重写一张。” “这幅就极好。” 沈毅看着这幅字,认真思考了一番,连忙摇头,笑着说道:“陛下真是文思敏捷,陛下这番话,臣以后便传下去,作为沈家的家训。” “这幅字,臣回去之后,便找人制成牌匾挂起来。” 此时的沈毅,对于皇帝的评价,还是觉得很中肯的。 当然了,沈侯爷自然不会想到,这块牌匾在将来,会被人附和曲解为“青天之下,顶上无人”。 正当沈毅,与皇帝一起瞧这张字的时候,大太监高明,忽然迈着小碎步走了进来,一路来到皇帝面前,低头道:“陛下,惠妃娘娘在宫外求见…” 皇帝闻言,先是怔了怔,然后皱眉道:“谁又去她那里嚼舌根了?” 高太监慌忙低头:“奴婢马上派人去查。” 皇帝微微叹了口气,回头看向沈毅,无奈道:“沈卿,惠妃寻来了。” 他咳嗽了一声:“跟朕无关。” 沈老爷眨了眨眼睛,上前将皇帝的墨宝慢慢卷了起来,拿在手里。 “陛下,臣从后门走?” 甘露殿沈老爷来过太多次了,后门在哪里,他已经熟门熟路。 皇帝瞪了沈毅一眼。 “怕她做什么,还能吃了你不成?” “陛下,念在臣微薄功劳的份上…” 皇帝这才摆手。 “罢了,你先回去罢。” “有事,朕再召你进宫。” 沈老爷大喜过望,手拿天子墨宝,对着皇帝躬身行礼。 “陛下圣明。” “微臣告退了…”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