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第2/2页)
:“皇上吩咐就是。” “朕要秘密建储了。” 皇帝看着郎琰,默默道:“这件事,舅舅要担起来。” 郎琰眼睛一红,低头垂泪:“皇上,您…” “舅舅听朕完。”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如今的局势,朕能撑自然会撑着,但是如果将来有一,真的见势不好…” “咱们朱里真人,须得有一条退路。” “舅舅明白吗?” 郎琰睁大了眼睛:“皇上是,关外的盛京…” 昭武帝神色凄凉,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 “只是有个预备而已,事情也还没有坏到这种程度。” 昭武皇帝眯了眯眼睛,低声道:“朕三十多万大军还在前线,胜负尚未可知。” “只要能够大胜沈七一场,一切的颓势,就都能够逆转回来。” “只是为了后人计,朕不得不多想一些。” 郎大将军垂泪不止:“皇上千万不要想太多,好好将息龙体要紧。” “朕不碍事,暂时死不聊。” 昭武皇帝喘了几口气,看着郎琰:“舅舅,朕有一句话,你记住了。” 郎琰哽咽:“皇上您。” “若是将来有一,大齐真的兵败如山倒,朕当以身殉国,舅舅要将一切罪过,都推到朕的身上。” “让新主干干净净的继承,以图将来。” “这…这…” “皇上您,怎么能如此想…” “朕了。” 昭武帝脸色苍白:“只是未雨绸缪而已。” 他看向南边,冷声道:“朕未必会败。” 昭武皇帝咬牙道:“如今那沈七,几乎已经自成藩镇了,现在他打仗一切顺利,南朝自然没有人敢动他,将来时间长了,以李家皇帝肚鸡肠,必然容不得他。” “清净司,也会不遗余力的挑拨南朝的这对君臣,一旦他们内讧,如果沈七死了,南陈立时就会乱起来,而且没了沈七,他们便等于是失了爪牙,不足为惧。” “而如果沈七未死,他们可能会乱的更厉害。” “那个时候,如果朕还支撑的住,便立时可以反击…” “即便咱们已经退回了盛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再一次南下,那个时候,不定可以趁机,直接一统下!” 郎琰看着自己的外甥,不由泪流满面。 “皇上您,安心休养,安心休养罢…” “朕没有办法安心。” 两行眼泪,从昭武帝眼角滑落。 “舅舅,当初虽然咱们是兵变得来的这个位置,但是…” “但是父皇,的的确确是传位给我的啊…” “现在弄成这个样子。” 昭武帝握拳,咬牙道:“若不是实在无颜见先帝,朕早就随先帝去了…” 郎琰握住了昭武帝的手,甥舅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是泪流满面。 ………… 数日之后,济南城里。 分别来自于内卫和邸报司的两个消息,几乎同时送到了沈某人手郑 消息送到的时候,沈老爷正在跟张简一起议事,拿到这两个消息之后,他先是看了一遍,随即深深皱眉。 张简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沈毅:“子恒,是不是前线出事了?” 沈毅微微摇头。 “跟前线无关,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张简有些好奇,问道:“我能听么?” “这有什么不能听的。” 沈老爷笑了笑,开口道:“好消息是,北齐的昭武帝,身子似乎是坏了,当庭呕血,昏厥了过去。” “这身体,比他那个能熬的老子,差得远了。” 张简拍了拍手:“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如果北齐在这个时候再失个主心骨,子恒北伐的事情,又能轻松个一两分。” 完这句话,他问道:“那坏消息呢?” 沈毅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鞑靼人动了,已经开始南下了。” “这会儿,快到大同了。” 张简也跟着皱眉,开口道:“那怎么办?薛将军那里的兵力,恐怕不足以应对罢?” “子恒你要不要去一趟山西?” “去是要去的,不过过几罢。” 沈老爷看了看手里为军队采买秋衣的文书,缓缓道:“把这些后勤统统弄好之后。” “我再去山西看一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