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明月剑_第七章:红花配绿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红花配绿叶 (第1/2页)

    剑侠洛曦之,四岁习武,八岁开气海,十岁剑可断石,十三岁得其师关夫子传授承影剑法,十五岁悟得剑道,十八岁便上了英雄榜,二十五岁接任承影门掌门,又在三十五岁遁隐江湖。

    洛曦之,天赋之高,放眼整个武林也是凤毛麟角。

    可洛曦之自己也没想到的,单论天赋,居然有人远在自己之上。

    那人便是自己的大徒弟,叶清云。

    绍兴二十二年,叶清云于洛神山击败了洛曦之。

    那年,他仅仅十七岁。

    洛曦之遁迹江湖,因缘际会下收了两位徒弟,叶清云三岁拜入门下,月饮雪更是襁褓之中便被带上洛神山。

    三人隐居于此,最多偶尔去山下镇子里逛逛,洛曦之既当师父又当爹,少不了严厉也缺不了慈爱。

    月饮雪小时候是个话痨,总是围在师傅和师兄身旁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洛曦之心如止水,不管月饮雪怎么吵闹,他都可以盘膝静修。

    而叶清云每次被烦的不行了,总会揍月饮雪一顿,但是转过身又会拿着桃花糕去哄他的小师弟。

    徒弟们一天天的长大,洛曦之看着满心欢喜,但心里也犯了愁。

    这两个孩子天赋绝伦、武功日益精进,难免有些心高气傲。

    倘若说月饮雪年纪尚幼,但叶清云已经是个堂堂的英雄少年了,满心想的都是仗剑江湖、快意恩仇。

    洛曦之之所以循迹江湖,就是为了躲开江湖的险恶与纷争,落得一个清闲自在。

    他并不反对自己的徒弟踏足江湖,毕竟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纵横于天下。

    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徒弟在武功与心智都不成熟的时候,过早掉进这个大染缸。

    很容易被江湖人、江湖事折磨的体无完肤,轻则迷失本心、重则性命堪忧。

    所以,洛曦之立下了一个规矩,若想下山闯荡江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之一。

    一、自己死了

    二、击败自己

    这两个条件,单看哪一条都是天方夜谭。

    本来洛曦之的初衷也就是拖延下徒弟下山的步伐,压一压他们的心气,让他们磨练到二十多岁了,武功与心智更加成熟一点,也就随他们闯荡去了。

    若今后他们真遇到收拾不了的残局,大不了自己下山去拼个老命、陪个老脸来善后,完全一副老父亲的思维。

    可不曾想,他立下这规矩不出两年,自己的大徒弟叶清云便来挑战自己。

    更出乎意料的是,居然还赢了。

    叶清云胜在了一式精妙无比的剑招上,此剑招并非出自洛曦之所授,而是他自己悟出来的,属于他自己的剑道。

    虽是点到即止,但叶清云付出的代价却很大,他自幼习武佩戴的师傅所赠的那把清云剑,剑锋意外被毁了。

    叶清云看着爱剑良久,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最后,他把这清云剑,留在了洛神山的一棵桃树上。

    洛曦之对于徒弟的胜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可以说是到了狂喜的地步,就像是发现了绝世的完美无瑕的宝贝,又像是得意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更像是自己的儿子考中了状元。

    洛曦之拉着叶清云多留了好几天,像是有说不完的话,诸如让他不要疏于练功,不要轻信他人,不要误入歧途,不要风餐露宿等等。

    某一天,在依依不舍中,洛曦之和月饮雪送别了叶清云。

    第二年,叶清云回了趟洛神山,带了师傅最爱的酒和月饮雪最爱的小吃。

    他给师父和师弟讲着他游历的见闻,塞外的沙漠、北境的暴雪、南方的小桥、东边的大海。江湖上哪些英雄迟暮,哪些新秀拔尖,又讲了民间的悲惨苦,战火的无情。月饮雪听的津津有味,一会笑一会哭。

    然而让月饮雪没想到的是,自此之后,他的师兄叶清云如同人间蒸发,再也没回过洛神山。

    就连师父去世,也未曾联系上叶清云。

    对此,月饮雪的心中是有遗憾,甚至是有一丝恨意的,他恨他的师兄为什么不听师父的话,留在洛神山好好习武、留在师父身边伺候左右,哪怕再多留两年。

    若师兄在,师父定会安然无恙。

    但往往,天不遂人愿。

    十五岁那年,月饮雪也下了山,他没有破坏师父立下的规矩。

    只不过与师兄不同,他遵从的是另外一条。

    从此,江湖上多了一个年轻人的传说。

    绍兴二十七年,江陵城外。

    一个普通的晌午,一处普通的郊外,一座普通的茶棚。

    一名普通的少年,正坐在桌旁喝着苦茶。

    少年白衣素杉,面容清秀,稚气未脱,随身一柄嵌有红色宝石的宝剑,这便是十五岁的月饮雪。

    江陵是离宋金边界不过一百里的大城,原设有宋金交易的榷场。如今战事又起,此处又变成了走私的集散地。有时候这种走私,也是被宋金政权所默许的,毕竟对边境的城镇发展、稳定和民生都是有一定的好处。

    话说月饮雪正在喝着茶,只见江陵城方向远远走过来一队车马,规模不小却很低调,随车护卫们的眼里都闪着凶狠警惕的精光。

    每辆马车都用油布裹得严严实实,在泥路上压出了深深的车轴印。

    这样的车队在江陵城外本就见怪不怪,茶棚里的人也没太关注,喝完一盏茶,大家又会是路人。

    可偏偏意外,就出现了。

    其中一辆马车路过茶棚时车轴压进了一个坑里,车身随即侧了一下,可能由于负重太重,车身慢悠悠的晃了晃,咿呀呀的就翻倒了下来。

    轰的一声,接着又是哗啦啦的叮当声。

    众人定睛一看,惊出一声冷汗,这装的可不是什么丝绸绢布,瓷器茶叶。

    那明晃晃,亮闪闪的,分明全都是兵器和铠甲。

    这帮人走私的居然是武器,这是要杀头的!

    那些护卫也是愣了一下,随后像是得到了什么指令,气势汹汹的朝茶棚众人走来。

    所谓飞来横祸,众人正在惊诧,不知所措的时候,几个护卫手起刀落,已有几位茶客应声倒地了。

    众人方才惊觉,原来这帮恶人要杀人灭口。

    月饮雪不过十五岁,下山后一路南下,倒是打过几次架,但最多也就是伤筋动骨。

    这种血rou横飞,你死我亡的场面,除了洛神山上那次,这是他踏入江湖以来第一次见。

    他有点能愣神,紧握着宝剑的右手,尽然一时抬不起来。

    茶客与路人在他眼前一个个倒下,身首异处,血腥异常。

    月映雪看得天旋地转。

    接着,一个护卫提着刀向月饮雪袭来。

    眼看一刀就要砍在月饮雪头上。

    终于,生死攸关,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抽剑一挥,血溅三步,护卫应声倒下,月饮雪随即感到脑袋一阵嗡嗡作响。

    护卫的同伙见状,如潮水般蜂蛹扑来,而月饮雪仿佛神游天外,似是一具躯壳,面无表情,靠着本能,如皮影人偶在挥舞着手里的宝剑。

    等月饮雪回过神来,面前已经躺下了十几具尸体,他的眼前只有一片红色,一个声音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回荡。

    我,杀,人,了!

    护卫们见状,知道遇上硬茬了。

    眼前这个看起来十几岁的少年,如同地狱里的判官。

    月饮雪强忍着心里的不适感,提剑缓缓往树林中退去,幸存的茶客们见状也小心翼翼跟在他的后面,希望能捡回一条命。

    而那些护卫,一时间尽无人敢再上前。

    忽然,月饮雪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