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中医的浪漫 (第1/2页)
下班之后。 陈南没有直接回家。 骑着小电动,在城市里穿梭。 很快,便来到了源城市的秋水区中药市场。 这里最早始于明清时期,那时候便是源城市的中药集散基地。 大量的中药每天从这里运送到全国很多地方。 这些年,秋水区的中药市场有些没落了。 下午六点多,这里的人不多了。 不少药店都陆续准备打烊。 在04年的时候,秋水区中药市场这边被政府保护管理,而门面也进行了整体的修葺。 增加了不少古色古香的感觉。 飞檐翘角。 鼓楼风采。 青石板路。 荫柳成双。 下过雨之后,地面多了几分泥土的芬芳。 走在里面,若不是那通明的路灯,恍惚之间,真的会以为穿越到了古代的街道。 陈南是来买药的。 他准备今晚就开工,制作一批安宫牛黄丸。 陈南路过几家门店,两侧木制的对联都十分有趣。 让陈南忍不住驻足观看起来。 “甘草紫草灯草通草皆医疾;山药乌药芍药没药不治病。” ……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红花;大将军骑海马身披山甲。” …… “慈菇穿山采红花,走遍生地熟地;苏子过江寻紫草,翻越常山淮山。” …… 这些对联中,都是中药的名字。 而巧妙的结合起来之后,反而感觉十分有趣! 陈南小时候跟着爷爷来过这里。 但是,那时候的他根本不懂这些。 而现如今,再次到来的时候。 却忽然之间明白一些东西。 这些对联,或者诗词,是属于中医中药人的浪漫。 陈南一时间竟然有些忍俊不禁。 驻足良久…… 或许,在古代,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多了很多浪漫和诗情画意。 而现如今,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或许人们看起来比起古人精致奢华了很多。 但是…… 陈南却感觉,行色匆匆的人们,和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人们疲于奔波,内心却一片荒芜和贫瘠。 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人类特有的灵魂中,有属于梦想的基因。 我们做的是工作,不是事业。 为了的挣钱,而不是理想。 生活,俨然成了眼前的苟且。 所谓的诗和远方,却渐行渐远。 明明温饱有余,但是……当下的主流世界观,却让我们疲于奔波劳苦。 没有什么对错。 陈南自己何不身在其中呢 …… 不知不觉间,就多走了半里路。 陈南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走进了一间依然在营业的门店,名叫“秋水安康”,可是隔壁还挂着一个“秋水安康中药有限责任公司”的招牌。 这些药店很多都是公司性质。 而秋水区中药市场这边,这些公司都会在这里竖个招牌,当做门店。 真正的公司总部并不在这边。 不过,有门店,自然是为了做零售。 “你好,我买点药。” 陈南进来以后,笑着说道。 此时,郑陆已经准备下班离开了。 员工都已经离开,他今天过来,就是为了核对一下明天那一批货的订单。 这才没有关门。 听见有人买药,郑陆回过头来。 “你好,买点什么” 陈南把准备好的单子递给对方:“都在这里了。” “麻烦了!” 郑陆顿时笑了起来:“做的就是这种生意,怎么能说麻烦呢!” “药店,不比其他,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药多药少,都为治病,不能挑三拣四。” “锦衣布衣,皆为救人,不可嫌贫爱富。” “您稍等,我给您抓药!” 这两天,父亲郑秋生的身体越来越好。 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陈南听见对方的话,忍不住愣了一下。 果然,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规。 还是有很多人,在坚守的。 陈南不好意思的说到:“对了,能劳烦您把其中画圈的药物,单独用袋子装吗” 郑陆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好!” “小问题。” 陈南方子上药味不少,但是药量都不高。 可是对方的速度却很快,根本不过称,直接用手把货架上的药抓到了袋子里分开。 陈南看的有些惊喜。 遇到行家了! 要知道……陈南的爷爷抓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