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_第237章:我摊牌了,我是怼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我摊牌了,我是怼神! (第3/4页)

医院不是抱陈南大腿吗?”

    老张呵呵一笑:“你也太小看杨鸿年了,不

    要听那些人胡说八道,杨鸿年现在国家重点专科的负责人。”

    “你说能简单了?”

    “认真记录吧!”

    而此时,台下众人多少有些哗然,就连台上的几个国医大师,以及其他全国名老中医,都是盯着杨鸿年看去。

    杨鸿年看着众人,说道:

    “中医,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病历记录,而非在西医病历改编而来!”

    “中学西,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学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效果,因此呢,我觉得,改变传统思维的时候到了!”

    这一句话,逼格太高了!

    以至于现场众人禁不住皱眉起来。

    陶功书更是脸色阴晴不定,要制定规则,要制定模板,也轮不到你来吧?

    你一个省名医都够不到的人,你有什么资格?

    一个国家重点专科,有必要这么张扬吗?

    的确!

    杨鸿年讨论的这个东西,话题度太高,也绝对够张扬!

    但是,杨鸿年根本没有理会在场众人怀疑的目光,而是淡淡的说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规矩、治疗学的准绳与核心!

    但是,中医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科研和临床结合,因此,更好的病历记录迫在眉睫!

    我通过观察陈南指导下的病历记录,参考古籍记录,联合国际目前科研流程,通过总结分析,得到一个辨证论治十法的原则!

    体现于审证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等环节,概称“辨证论治十法”!”

    “其中每一法对疗效都有直接影响,能否准确、完整地将之落实到每一个病案中,是诊疗成败的关键。试将“辨证论治十法”细化于书写现代中医病案中,为规范辨证论治、中医诊疗文书档案作参考。”

    “......”

    如果说,一开始众人还有些怀疑的话,现在,现场鸦雀无声!

    就连陈南本人都屏息凝神!

    因为......杨鸿年说的这些话,干货满满不说,而且是真的有东西!

    甚至,是创新性的东西!

    杨鸿年是真的下了功夫了。

    要不然绝对总结不出来这样的内容。

    这不是中医学术观点,而是中医临床病历记录的新理念。

    不仅是他,就连台上的很多国医大师都开始认真跟随杨鸿年的讲解认真思考起来。

    从现病史到现状,从辩证分析到理法方药,从方义到方解,甚至就连调护都有精准的记录!

    可以说,详尽无比,事无巨细一般。

    挥挥洒洒,杨鸿年语气抑扬顿挫,让人不仅拍手叫绝!

    到了最后!

    杨鸿年面色深沉的说到:

    “是时候开始改变了!”

    “中医,应该走出属于中医自己的一条路!“

    “要真正落实辨证论治十法!”

    “辨证论治水平的高低,病案是最好的见证,一个临床大家的病案之所以受欢迎,就是论治水平高,按语写得到位,故有“读医不若读案”之说。

    因为读医者,读医学理论书也,以医学理论为主;读案者,读病案也,好的病案往往是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且一一阐明,并经实践检验过的鲜活实例,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所以要重视、完善、发展中医诊籍,写好现代中医病案,为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继承创新,积累翔实资料。”

    “所以!”

    “是时候改变了!”

    “我们要走出一条属于现代中医人的路,而不是走老路!”

    “老路走了这么多

    年还没有效果,说明必须要开辟新路了!”

    “我杨鸿年,不才,但愿为中医,破荆棘,开新路!”

    “好了,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大家若有疑惑或者问题,我可以讲解!”

    杨鸿年说完之后,众人还没有从刚才的感悟中醒来,大家都在沉思!

    甚至莫向强也在!

    国医大师同样也在。

    杨鸿年这个内容,可以说是今天最有分量的一个!

    同样也是最有话题度的一个。

    良久......

    台下不少人看向了陶功书,只见他面色沉闷不语,眉心紧锁,因此,鼓掌的人也是稀稀拉拉的。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台上的孟义超孟老耿老都开始相继鼓掌。

    面带喜色!

    莫向强同样也是有些欣慰。

    谁说杨鸿年没有真才实学,这是有真水平的,这一个演讲,直接为他正名了!

    国医大师都鼓掌了,台下众人能不鼓掌,难道他们比国医大师眼界还高?

    一时间,掌声如沸,而陶功书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陈南和赵建勇两人还震惊于杨主任的演讲之中,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啊!

    杨鸿年内心冷笑一声,呵呵......你们觉得老子浪得虚名?

    鬼知道这段时间老子茶不思饭不想怎么过来的?

    老子书都看了几百本了!

    你们知道吗?

    其实,杨鸿年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很清楚,自己的学术水平显然是有限的,天赋使然,再怎么努力,最多也是下一个陶功书,但是......自己需要朝这个努力吗?

    自己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管理人才啊!

    果然,树挪死,人挪活,这一个转变,杨鸿年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

    这个研究,他可是给自己老师看过,看完之后,陶训义陶老差点哭了!喜极而泣啊!

    这混蛋终于做出一点成绩来了!

    而此时,陶功书给一旁的一个主任使了个眼色,对方连忙站了起来:

    “杨主任,我觉得你这思路很好!”

    “但是......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病例的完整性,病历必须要具备一下内容,这是有官方规定的,你的创新对于中医来说,更加详细了,但是,很难实施!”

    “而且,这样一来,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这对医生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同样,护士没有学中医的,他们的中医素养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工作......”

    “改变,是很难,可行性......我抱有怀疑。”

    杨鸿年闻声一笑:“改变,就要大刀阔斧的气势,有釜底抽薪的决心,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瞻前顾后,岂能成事儿?”

    这话说的,顿时全场哑然。

    你这话太牛逼了吧?

    杨鸿年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赵建勇却无比熟悉,他忽然觉得......杨鸿年被怼神陈南附体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话,逼格都要溢出来了。

    而陶功书见状,知道铺垫够了,笑着站了起来:“我不太支持杨主任的观点。”

    “当然了,我不是否认杨主任的内容,这个内容,其实我以前也研究过,甚至也有总结,类似于杨主任的。”

    “但是……最后上会讨论以后,还是觉得时机未成熟!”

    “杨主任所在的科室为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病人不多,医生有限,所以你觉得可行。”

    “但是,很多都是专科医院,我们省中医,有1700张病床,1000多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