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盲派命理! (第1/1页)
牢房右边靠墙的角落里。 周文成将自己来到这里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后,坐在他对面的张兜兜陷入了沉思。 他不说话,周文成就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俩人面面相觑,都选择了沉默。 “你也是被冤枉关进来的么?” 许久之后,周文成开口问道。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他猜想这个张兜兜或许是经历了和自己类似的经历,有所共鸣,才选择出手救下了自己。 面对周文成的提问,张兜兜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那……那你是犯了什么事儿啊?”周文成小心翼翼问道,“呃,不方便的话可以不说。” 他是觉得张兜兜面相宽厚,言语老实,不像是那种行凶作恶之人。 “没什么不方便的,”张兜兜平静的神情中忽然闪过一丝阴戾,“我杀了人。” 周文成心里咯噔一声。 好家伙,难怪左边一堆人不敢过来呢,敢情这位主儿犯的事情更大。 “杀了三个。” 张兜兜平静地追加了一句。 周文成抬头直视着对方的眼睛,这个动作多少充满着危险的气息,不过他还是选择那样做了。 “你……” “嗡!” 周文成刚欲开口,整个监狱里忽然响起了警笛的嗡鸣声! 接着就是脚铐铁链此起彼伏的撞击声。 他们牢房里的犯人也都从各处站了起来,列队站到了牢门之前。 “放风的时间到了——” 张兜兜轻飘飘地撂下一句话,随后利索地站起身子,来到了队伍后面。 周文成仔细地观察着张兜兜起身以及走路的姿势,有一种不属于普通人的约束感。 “当兵的?” 周文成挑挑眉毛,很快起身跟了上去。 宝岛的兵役制度是强制的,所有男性在年满18岁之后,只要体检合格,都必须服义务兵役。 以前的兵役期是两年,这些年时间缩减到了一年。 服兵役年龄也进行了调整,只要在三十六岁前,自主选择一年进行服役即可。 早年间宝岛领导人不断煽动,年轻人们还都争先恐后去当兵。 现在随着大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 服兵役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些人为了逃避服兵役,甚至不惜自残。 看张兜兜走路的姿势,很像是从军营中走出来的职业兵,不是服役一年的新兵蛋子的样子。 没多久有两位警长来到了牢房门口。 “都老实点啊!” 一位警长挥舞了下手中的电击棒,另一位则拿着钥匙在给牢房开门。 当犯人们排成队伍朝外面走去,小泥猴的目光从队伍当中一一扫过,直到队尾的周文成也走向外面后,小泥猴的眼神瞬间就不淡定了。 “9号房的人今天是抽疯了么?” 小泥猴扪心自问,按照他们给新犯人接风的习惯,这时候那个家伙不是应该站不起来了么? 怎么看起来一点事都没有啊? 犯人们排队来到了外面的cao场上。 说是cao场,其实连一根草都没有,就是一大片空地和几条长板凳。 每天下午六点钟是犯人们的放风时间,可以在这片空地上自由活动,时间不多,只有半个小时。 周文成随便找了个地方,盘腿坐在那里。 一边看着落日的余晖,一边享受着清风拂过的凉爽。 他在想着和“盲派命理”有关的内容。 常言道,穷人算命富人问卦。 自古以来,盲派算命这门行当都扎根于社会的底层,大部分给人算命的盲人师傅收入都不会高。 不过盲派命理却有着严谨的师承关系,甚至在收徒这件事情上还表现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盲派传承不仅是一对一的师徒关系,而且还必须要求对方也是瞎子。 古时不止一次出现过,瞎子师父教会正常徒弟命理后,却反遭坑害的事情。 久而久之,盲派就变成了这样独特的师承关系。 即使如此,这碗辛苦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它要求徒弟们还得脑筋灵敏,吃苦耐劳。 盲派只是命理学中的一个大派,其下又分成了若干个小门派。 以纳音论命为主的纳音派,以神煞为主的神煞派,以生克为主的生克派。 除此之外还有日干派,年干派…… 甚至还有只用四柱八个字论命的八字派等等。 这些不同的小门派之间,自然有着不同的收徒规矩。 少数门派专收一些生下来被抛弃的弃婴,待到年龄稍长,会给他们服用一种可以使其致盲的草药。 当然,这种阴戾的手段收到了多数同行的一众斥责和蔑视。 更多的派系都是规规矩矩找个盲人小辈,只不过会在收徒前会考验你。 师父往往会在半夜的时候,将年轻小辈领到很远的荒山野岭处,并让其自己回去。 如若在规定的鸡鸣之前,新人仍不能独立回去的,那就意味着祖师爷没给你赏这口饭吃。 这是在考验新人心思是否缜密,以及是否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连来时路这样的细节都记不住,又怎么能够推断别人的命理呢? 缺乏独自出门能力的话,日后又如何行走江湖呢? 万一以后不幸死在了外面,徒弟的家里人难免会过来问责。 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师傅。 因此盲派仅是入门这一关,基本就将绝大多数人给拒之门外了。 而入了门的徒弟,还需要跟着师傅走街探访、不断学习,最后才能独自开始行走江湖。 在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中,盲派的人一般都会一手执一根细竹竿,一手敲打一面小铜镜。 竹竿用来探路和打狗,铜镜则是用来鸣声开道的。 一来是为了提醒来来往往的行人,莫要撞着自己,二来是要告诉附近的人,有算命的人经过了,也算上是一种变相的吆喝。 个别地方的盲师也会与时俱进,不再敲打小铜镜,而是吹四个孔的小竹笛。 清脆响亮的笛声在长街窄巷中悠扬的回荡,久久不绝,如同他们消瘦单薄的身影,走走停停,但不一会儿就消失在高墙灰瓦之间。 有他们在的地方,便是一座江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