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章 都坐轮椅了! (第1/2页)
“末将阿史那云拜见陛下!” 阿史那云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走进甘露殿。 李世民、房玄龄等人见之,都惊为人,好一位英武的女将军! 李世民知道这阿史那云是儿子李佑的红颜知,这两也是见过面,当即柔声问道:“南诏使团和西突厥使团那边情况如何?” 阿史那云沉声道:“回陛下,南诏使团和西突厥使团今日清晨受到一群黑衣杀手袭杀,南诏使团无人一人存活,西突厥使团由于昨日在长安饭店三楼过夜未归,所以逃过一劫。” “至于那群黑衣杀手,在一处巷子里面集体服毒自尽。” “目前仅有三四人还有气息,已经安排医师全力拯救!” 闻言,李世民、房玄龄等人眼神当中尽是惊骇之色。 “阿史那云将军,你是第一个赶去现场的,先你的看法。”房玄龄忍不住问道。 阿史那云沉思片刻,然后开口道:“陛下、诸位大人,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群黑衣杀手和太上皇中毒事件有关,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起事件幕后都有人在谋划,他们的目的似乎是在想要搅乱大唐和周围番邦国家的关系。” “太上皇因用了番邦进贡的玉石手串而中毒,陛下极其大唐的其他人对番邦国家就会有警惕甚至是仇恨而痛下杀手,如今南诏使团、西突厥使团遇害,恐怕其他番邦使团也会人心惶惶,他们若是将这些情况带回各自国度,流言传播,大唐的威严....” 阿史那云点到即止,并没有继续下去,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李世民、房玄龄等人连连点头,阿史那云分析得和他们想到的并不差多少,甚至更清晰明了。 杜如晦思索一二,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阿史那云将军分析得很有道理,如果大胆一点猜想,这两起事件幕后主使是同一人或者是同一势力,其目的就是要让大唐乱起来!” 李世民点点头,“即是如此,那诸位爱卿可有分析出这幕后势力是谁?” “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番邦国家的余孽....” “世家....”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大臣纷纷出了自己的想法。 闻言,李世民也是有些头大,大唐这一路走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竖立了不少敌人,再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想要锁定真正的凶手,这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目前最要紧的是安抚其他的番邦使臣,南诏、西突厥使团被害,对他们的冲击极大,若是不加以安抚,恐怕迟则生变!”礼部尚书马周沉声开口。 这话刚一完。 就有宦官一路跑进来。 “陛下,不好了,刚刚鸿胪寺派人来报,是各大番邦的使团都嚷嚷着离开长安。” 闻言,李世民等饶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马周。” “臣在。” “你赶紧去一趟鸿胪寺,和辛启珍务必要安抚好这些番邦使团,在问题没有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许离开长安!不过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要再吓着他们!”李世民沉声道。 “是!”马周拱手应下,然后果断走出甘露殿。 “阿史那云。” “末将在。” 李世民接着道:“那些番邦使团里面,有不少是护卫,朕担心光马周、辛启珍按压不住,你立即抽调一营金吾卫去现场。” “末将领命!” “另外关于南诏、西突厥使团遇害的案子,金吾卫这边要和百骑司通力合作,案子破了,你们都有大功,要是案子没破,朕找你和李君羡两人!” “是。” 阿史那云自从当上金吾卫大将军后,这还是第一次执行如此重要的命令,虽然破案难度很大,但是她还是相当兴奋,她也不担心这案子破不了毕竟她身后可是太子殿下,刚刚回禀、分析的那一番话,可全都是太子李佑交给她的。 如今皇帝陛下如此重视她,很显然是对她刚刚分析表现的认可! 领了命令,阿史那云行礼后,也转身离开甘露殿。 长孙无忌站出来开口道:“陛下,番邦使臣所居住的驿站,那里聚集了大量的各国之人,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最慌的怕就是这些来自各国之人。” “他们一来担心下一个轮到自己,二来也担心这一切是我大唐的阴谋....” 李世民有些默然的坐在龙椅上,长孙无忌的这些他又何尝不知道呢。 太上皇李渊被下毒,此事性质恶劣,但好歹是在皇宫里面发生,只要控制得好,就能避免传播出去,但是南诏、西突厥使团是在闹市中被暗杀,血腥程度可见一斑! 若是处理不好,大唐不仅为威望受损,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朕何尝不知在应对这件事情上要慎之又慎!” “此事还是先调查出真相。” “今日便先讨论到这里,最近你们也得注意自身安全,出门上街记得让侍卫护着。”李世民叮嘱道。 “多谢陛下关爱!”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连连拱手,内心也是一暖。 待房玄龄等大臣离开甘露殿后,李世民开始了独自思考起来,沉寂的甘露殿让人浑身一凉,感到有些害怕。 时间一过去。 在太医的精心照料下,太上皇李渊的情况越来越好,最终能够从床上起身,正常走动。 长孙皇后、阴贵妃只要一有时间就来大安宫照顾李渊,而李世民也是在处理完政务后,必定要来大安宫见见李渊,陪着李渊话。 之后,李世民、长孙皇后一同来到宫殿外。 “殿下最近的脸色都不是太好,看来最近的事情让陛下您有些焦头烂额。” 长孙皇后关心问道。 李世民倒也没有嘴硬,而是点点头,开口道:“如果光是政务和父亲的事情,朕也不会如此焦躁。” 长孙皇后主动挽住李世民的胳膊,轻柔道:“陛下辛苦了。” 或许是长孙皇后的行为,让李世民轻松了许多,伸出手拍了拍长孙皇后,“朕倒是没事,只是担心大唐的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