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诬告蔡邕 (第2/2页)
。于是起身跟吕峰二人也离开了。大厅里的舞姬见大厅已经没人了,不知所措,没人让自己停下啊,自己还跳不跳了?算了,不跳了。也都纷纷停下离开。 吕峰回到家里,大摆筵席。这时并州的气候已经很冷了,吕峰搓了搓手,让人把小火炉放到酒桌旁取暖。拿出了仙酿红尘酒招待蔡邕。仙酿红尘酒蔡邕是知道的,洛阳价格是百金。好友们也喝不起,自己从来没喝过。这次非得喝个够。蔡邕端起酒杯看看闻一下,说到“这酒如此清澈透明,香气四溢,真不知是如何酿出来的”。说完呡了一口,细细品尝,之后微微眯起眼睛。又说到,“酒香味正,醇厚回甘,好酒。”吕峰说到,“好酒就多饮几杯。来,干了”。蔡邕哈哈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而王智那里,本就气愤,又听说蔡邕去了吕府。更是气恼,一拍桌子,自言自语到“看把这俩人给得意的。尤其是蔡邕,我让他跳舞是看的起他,他竟然如此轻视于我。竟然不屑于跟我讲话,气煞我也。要是哥哥还在世上,一定直接弄死你俩。现在也不能让你俩好过了。 吕俊有兵权,不好整,那就整蔡邕老儿”。说完开始奋笔疾书。先是给哥哥的老朋友程璜写信。说蔡邕仇怨于他,经常说他坏话。现在蔡邕回归朝廷,让他小心。又写奏书上报朝廷,说蔡邕在流放期间诽谤朝廷。诽谤皇帝皇帝昏庸无道。 写好交给手下人去送信。而王智的这个手下正好是吕家在郡衙安插的内应。内应见王智如此状态。就偷偷打开书信看了看。将消息送给吕家。 吕府这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蔡邕喝的有些醉了,看到取暖用的小火炉。就开始吟诗了,说到,“来,喝酒。红尘新醅酒,阴阳小火炉。酒里乾坤醉,能饮一杯否?” 吕峰哈哈大笑,说到“好湿好湿。来,先生,咱落笔举杯,忘却此生愁。望先生此去一路顺风。” 正说话间,那名王智的手下就过来了。将王智要诬告蔡邕的事讲了一遍。蔡邕也在场,听罢立刻精神一震,开始慌了。他明白皇帝刘宏的尿性。皇帝主意不坚定。而且信任宦官,对宦官十分偏袒。 蔡邕有次给皇帝上奏折,那次是皇帝让蔡邕反应朝廷问题的,蔡邕本来不想写,可是皇帝说,“老弟,你放心大胆地写,我会为你保密的,出了问题还有我这个皇帝给你顶着。实在不行,你就用皂囊把奏折给封起来”。 无奈蔡邕只好写了,弹劾的都是大人物,当时的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还有庞大的宦官集团。奏折属于密奏的那种。蔡邕千叮咛万嘱咐道,“皇帝老大,这玩意儿可不能泄露出去啊,一旦被别人知道了,我这小命可就保不住了”! 皇帝当时可是拍着胸脯表示,说到“放心吧老弟,没事儿,要是出了问题朕给你兜着。”最后皇帝一看反应的问题太大,他有点儿兜不住。于是起身上厕所,走的时候暗示太监曹节到,“给朕看着,不准任何人看。朕去上个厕所。” 太监曹节表示到,“放心吧老大,谁看谁断子绝孙”。于是曹节在皇帝走后立马就开始翻阅。这一看,把曹节吓了一跳。最后把弹劾内容捅了出去。被蔡邕弹劾的人把蔡邕家的大门都给砸了,皇帝也没个反应。 这次被流放,就是因为诽谤朝廷,诽谤皇帝的罪名。现在又被王智诬告。蔡邕知道,如果自己就这样回洛阳,恐怕人头真的保不住了。该怎么办,显得很慌张,把蔡邕急得团团转。 最后吕峰说到,“蔡先生,不必担心。王智写的皇帝未必就会相信”。 蔡邕说到,“你是不知道,王智虽然是个郡守,但是他亲哥哥是宦官王甫,十常侍之一。虽然现在王甫已经死了,但是影响还在。皇帝陛下最信宦官。王智写的皇帝一定会信的,这次恐怕要丢命了”。 吕峰吃了一惊,说到,“王智竟然是大宦官王甫的亲弟弟?”蔡邕点头,说“没错。” 吕峰开始沉思,过了一会儿说到,“这样。蔡先生,您先装作离开,我半夜派人把您在接过来,您就住在吕府。先将就一段时间。您不回去,皇帝就找不到你,想杀也杀不了不是。等过段时间,我想办法让王智调离五原郡。到时候再给您盖个院子,您就可以出来了。” 蔡邕说到,“这如何使得。这事儿说不定会连累你。如果再让你出钱,我心难安啊。”吕峰又劝说到,“这也无妨,我拜您为师,弟子为师傅您排忧解难,侍奉您老人家,不是就是应该的嘛”。 蔡邕说到,“我还未教授你一天,先收你这么大的好处,实在不妥。”吕峰说到,“有什么不妥的,如果不是因为如此,我想拜您为师,怕是万万不可能的。其实是小子赚了。您老人家不必心忧,况且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不是。”蔡邕听罢无奈,点头同意。 这的确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而且吕峰这小孩儿看着确实不错,收他为徒,想来也不会污了自己名声。就按照吕峰说的。第二天一大早,蔡邕就大张旗鼓的出了城。几辆马车一路慢慢悠悠的,也不着急。吕峰派了几个人悄悄护送。到了晚上,解开马车,将马车遗弃,策马一路疾驰。半夜时分,又回到九原县吕府院内。 马车上装的都是空箱子,而马车内,也是空无一人。蔡邕的家眷跟不会骑马的下人,在昨晚已经被吕峰接到了吕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