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游三国_第三十一章九原研究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九原研究院 (第1/2页)

    等吕俊走后,吕峰又让吕布、高顺、张辽他们各自带领1000人马去剿匪。这次是真的去剿匪了。一为剿匪,二为练兵,三为开通并州北部商路。

    吕峰现在隐隐有一家之主的迹象。基本上都是说一不二。没办法,谁让吕家就吕峰一个人比较有谋略。吕俊大老粗一个,就知道莽。吕布也莽。但还稍微有些谋略,不过毕竟年纪还小。张辽这家伙平时看着文质彬彬的,但是上了战场,比吕布还要莽。张八百真不是盖的。

    没了王智这个家伙,朝廷一定会派新的郡守过来接任的。吕峰准备在吕俊走的这段时间,将九原县大小所有官员都收到自己手下。毕竟吕俊还兼任五原郡郡都尉一职。

    郡守没了,都尉最大。九原县大小官员能收买的就收买,不能收买的让他们换地方。这点儿权力还是有的。假如朝廷派来个清廉能干的官员,万一跟吕峰尿不到一个壶里。只能让他受委屈了。如果是个贪官。那么架空他吕峰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新的官员也不会因为这个去上告朝廷。因为这个是官员自身能力问题,不关郡都尉的事儿。

    吕峰请甄家帮忙打理城中的事物,以吕家的名义挨家挨户对有财产损失的百姓进行补偿,当然不会补偿全部损失,基本上是半价。因为人心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全部补给他们,他们会想要更多的。或者传流言蜚语也有可能。不足额给,是为了稳定。对于实在过不下去的百姓。可以找吕家免费借粮食。但要打欠条。是要还的。至于什么时候还。无所谓。

    又与甄兰商议研究院的问题,吕峰准备开始着手实施建立研究院的具体事宜。最终确定由吕府出资建立研究院,面向整个并州招收能工巧匠。做出来的东西不光可以用于作坊。也可以用于农业、军事等各方各面,只要有用,都可以研究。

    不过这么整的话研究院的规模就需要盖的很大了。所以必须得建造在城外了。而且需要很多人手,不过正好九原县这次被劫掠。可以招收很多干活的百姓。

    甄兰说到,“只要你同意,我没问题。我现在就让商队在并州各地放出消息,咱们这边先盖着,人来了让他们也参与其中。正好试试他们的水平。”

    吕峰说到,“可以,将消息放出,工钱按照能力定,需要选拔,或者试用。如果通过的,可以给他们盖房子,让他们全家都可以搬过来住。”甄兰点头同意。自此九原研究院建设项目就开始执行了。

    吕峰回到家后就去找蔡邕,问蔡邕是否愿意出去住,现在王智死了,不必再有顾虑了。如果愿意,可以在吕府附近再给蔡邕盖一座院子。蔡邕说到“不必浪费钱财,在吕府住的挺习惯的。”吕峰点头,向蔡邕道歉到,“跟鲜卑勾结杀自己人这事,弟子只干这一次,以后再也不会干了。”

    蔡邕听罢心里一暖,说到,“说起来还有些惭愧,毕竟你也是为了给为师出气。不过不能再有下次,否则我就没你这个徒弟。”毕竟吕峰早不杀王智,晚不杀王智,偏偏在自己被诬告以后才杀的人,而且确实没有念成大祸。对自己真是一片赤诚。自己开心还来不及。不过这种事还是得少做,所以告诫吕峰不可在为之。吕峰拱手到谢,说到,“谢恩师原谅。”蔡邕点头。

    吕峰本来还想问问蔡邕是否可以担任学院的院长,但是吕峰考虑一下,有些不合适。因为如果让蔡邕当院长,那么学院必须要建造很大的规模才行,不然对不起蔡邕的名头。但蔡邕现在是个黑户,不适宜抛头露面。而且建造一个大规模的书院就相当于跟很多世家为敌。

    朝廷也不会允许吕峰私自建立学院。你吕家培养那么多学子准备干嘛?是准备造反还是准备把控朝堂?所以吕峰只能建立一个小学堂。毕竟天下还没有乱,该遵守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但小学堂就没必要让蔡邕当院长了。随便找几个读书人就可以了。

    所以学院的事情只能慢慢来,等在吕家在并州站稳脚跟,等天下天下大乱之时,才是建立学院的时候。看来暂时还不能开宗了。

    蔡邕见吕峰还在沉思,以为吕峰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自责。就说到,“你也忙活一天了,早点儿休息去吧,明日正常来上课。”

    吕峰说到“好的。恩师也早些休息,弟子先回去了。”

    半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吕峰每日都到蔡邕哪儿上课,从上次打了手心以后,再也没迟到过。

    期间吕峰也经常外出查看研究院建设的情况,现在出门还是刘全跟着,不过每次刘全都带4个人跟随吕峰。如果是出城,更了不得,直接带10个人跟随。吕峰说不用,但刘全说“小少爷丢过一次,怕了”。执意要带。

    研究院建设在城东七八里处一个小湖旁。研究院南侧是小湖,小湖不大,但是打水方便。北侧有片树林,取木材方便。所以位置还是很不错的。经过半个月的建设。召集了不少百姓,但依旧进度缓慢。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