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种 (第2/2页)
是南下跟他们汇合,也难有出路,如今朝廷推行坚壁清野,各处齐民编户,修筑寨堡,并且寻准各地士绅编练团练兵,另一方面还在整治吏治,可以供我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若是去青唐,虽然这八万众能有一半能到西海高原就不错了,但好歹能活下一半,若是都留下,不出两年,连带着宁儿他们那数万众,都只有败亡一道...” 庞知古的对于压下的局势分析的几乎是毫无参错,之所以现在红莲军尚能各处流窜,还是因为朝廷自身的原因。 西南各部互不统属,太子回京之后,无法统一调度,各部争功诿过。 但朝廷上也意识到了。 所以就在西川设立剑南节度使,就是想要在蜀中把红莲军解决掉。 但初期青唐人十数万大军入寇牵扯了傅津川这个新任节度使的绝大部分精力。等到傅津川腾出手来,立马就打出了让红莲军难以招架的攻势。 但剑南节度使的管辖范围还是不够大,或者说也不敢给的太大。 向东出川的门户夔州,向北出川的门户汉中都分属于不同的都督府管辖,这也是朝廷为了割裂蜀中这个特殊的割据地势进行的安排。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因为一旦两大门户在手,主政蜀中之人若是有异心,完全可以割据自守。 这就是蜀中得天独厚的条件。 所以朝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不可能把蜀中核心地区以及周边门户交付一人之手。 分开割裂,互不统属,才是避免主政蜀中做大难制的有效措施。 而这种限制,也不是用来限制蜀王,或者傅津川的,而是限制这个位置,这个地方。 毕竟只有危险的人,在危险的位置上,才能做危险的事。 但现在这种制衡手段,却成了官军剿灭红莲道的大麻烦。 同时也是红莲道在转进路上的生路。 庞知古的一袭话让方虬思虑了良久,最后无奈道,“我知道庞先生和二弟你们的意思,但我没办法不管宁儿他们,哪里也不只是宁儿,还有数万兄弟,不能弃之不顾。” 这时候一直没开口的薛巨鳞道:“我不去青唐。” 这几日一直与他朝夕相处共同制定行军方略的庞知古听后有些愕然,一旁的方蛟也有些侧目。 原本庞知古以为只有方虬需要劝说,但现在薛巨鳞居然直截了当的说出了不去青唐,这样直接让场面陷入了僵持。 “我在陇右,与青唐为敌二十年,薛家跟青唐有血海深仇,我不能去。” 庞知古闻言点了点头,他理解。 薛巨鳞是从一个恩荫的小校尉一路升任至陇右节度副使,几十年间有许多族人和战友死于青唐人之手。 而他以及薛家旧部手中也有无数青唐人的鲜血。 都是血债。 所以薛巨鳞不去青唐,合情合理。 “若是圣公和庞先生还有方帅一致同意去青唐,那我就带着长丰和长庆还有子春几个人单独走,只走我们几个人也不会影响大军...” 庞知古和方蛟听了薛巨鳞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不是并不是威胁,只能说是趋利避害而已,人之常情,他们连指责的资格都没有。 方虬突然道:“既然如此,何不一分为二。二弟你跟庞先生领一部北上,我跟薛帅率军南下夔州汇合跟宁儿他们汇合。这样一来,也能迷惑官军,让他们不清楚我们的动向,如何?” “这...”庞知古一听方虬的话,眉头紧皱,很认真的思索了一番。 不得不说方虬的分兵之议,对于眼下的局势来说,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方蛟和庞知古率众去往青唐的话,即便方虬和赵成浚两支“义军”最后都全军覆灭,也算是给红莲道留了些后路,也是火种。 待天下有变,还能再次燃烧出红莲业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