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徐天的大智慧 (第2/2页)
毕竟徐天创作这么多年,自己参与制作的专辑,也有很多张了。 经验技能都不缺,完全可以胜任。 他笑着骂道:“滚,对你这种人,就不能谈感情。 以后老老实实给我打工,每年至少制作3张专辑。 不然,以后就别想在我这再要歌了。” 徐天满怀小心思而来,揣着满肚子气而归。 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怎么都有种亏的憋屈的感觉。 还没法和外人说,只能自己闷着。 心想着可不能白替你打工,要是歌写的不满意,我可不答应。 回到自己的工作室,经纪人兼助理吴昊,马上给倒上了茶水。 “怎么样,天哥,秦总答应了吗?” “答应是答应了,就是没答应给我做专辑,就只答应给我写两首歌。” “啊?上次秦总新办公大楼开业,您还送他那么贵重的礼物呢,他居然没答应?” “那算啥贵重啊,只是一把吉他而已。 天后陈玮琳为求他一首歌,豪掷1500万,和这相比,吉他都不算什么。” “怎么说,你们也这么多年兄弟关系啊。 您这么有诚意签过去,他就不念点旧情吗?” “看来他是真的忙,并不是故意推托的。” “天哥,您说咱们这样委曲求全的签过去值得吗? 以前在老王的唱片公司,您就是一哥。 公司上下见您,谁不是恭恭敬敬的? 何必要签到秦总这边,低声下气呢?” “你懂个锤子,真以为乐坛是什么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吗? 市场不接受,就算你是一哥管什么用? 要面子还是要里子,混这么多年还不明白吗?” “可现在签过去了,人家也不重视啊? 专辑都没答应帮您做,就只给两首歌。” “你呢,跟我这么多年,算是白跟了,一直就不长进。 要不是办事还算靠谱,用着放心,我早把你开了。” “天哥,别生气。你给我解释解释,我多学着点。” “行,我就再和你说道说道。 外人看来,肯定都认为我签过去是给秦川当小弟,指定是受委屈了。 他们懂个屁,这年头但凡能做到一定位置的,就没一个傻的。 你看香江天后陈玮琳,为啥那么高调的花巨资只拍一首歌。 你觉得她傻吗? 这钱买的不是歌,买的是和秦川的交情。 她买的是以后秦川有好歌,会优先给她的机会。 这两年,音乐唱片市场风起云涌,变化很大。 现在是99年了,明年就是世纪交替的时刻,未来音乐流行的走势如何,谁也不知道。 谁能更好的把握市场,谁就赢了下一个十年。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就这么吃老本,还能红几年啊? 即使是奇点乐队,即使是秦川,也不敢说一直红下去。 这就是为何,他开公司,培养新歌手的原因。 想在娱乐圈混饭吃,就是不进则退。 一旦有点颓势,不积极改编转型,分分钟就被淘汰。 我虽然也懂创作,但对市场的把握并不擅长。 签过去后,有秦川帮忙把握方向,岂不是顺畅很多。” “可这和您签过去有什么关系啊? 您和秦总这么多年兄弟,拜托他给您写几首歌肯定没问题啊? 没必要把工作室都挂靠过去啊?” “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 我们是很多年兄弟,问他要歌也没问题。 但是不能老占他便宜,否则这兄弟做的肯定不长久。 再说了,只要我签过去,他肯定不能看着我那么快过气。 干什么,都会带着我一把。 大家年纪差不多,只要他不过气,我就不会太拉垮。 再说这次,他制作的这个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我必须要参与一下。 这可不仅仅是简单的综艺节目而已。 这是个可以载入华夏流行音乐史册的节目。 因为秦川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利用综艺节目,拓宽音乐市场的包容性和乐迷的接受度。 给所有小众音乐人谋福利,求出路。 以后从事这些小众音乐风格的人,谁不念秦川的好。 这种义举,必定是个提升人品和逼格的事情。 我要不过去参与一把,那岂不是目光短浅。” “原来是这样啊。还得说是天哥您有大智慧。 不像我,只懂的打小算盘。看似精明,其实很傻。” “这算什么大智慧,吃的亏多了,总会懂的。” 徐天打定主意要签过来,秦川肯定不能太怠慢。 好赖人家也是一线,而且这么多年兄弟,怎么都要把面子给足了。 秦川打算到时候给他弄个签约仪式,开个新闻发布会,场面热闹一些,一定把徐天的牌面撑起来。 不过这些,要等纪方宁从鹏城回来后再说了。 又等了两天,唐若筠总算是回到了公司。 她找到了秦川,表示可以继续试音。 秦川高兴不已,连忙带着她到录音棚看看状态。 没想到这一试音,效果出奇的好。 唐若筠完全克服了那种情感深陷的状态。 不仅情绪收放自如,而且有种超然于物外的逍遥感觉。 秦川明白了,之前的情绪崩溃,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有了这次情绪起伏的经历后,之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又被释放出来很多。 她的心境更加通透,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又上升了一个境界。 而且演唱技艺,也随之变得更加炉火纯青。 让人听完,只觉得有如仙音渺渺。 乘着唐若筠现在的好状态,秦川马上和李明远一起,开始正式录制专辑。 进度还是很紧的,因为马上就要春晚彩排了。 必须赶在月底之前,把专辑制作完成。 而且还要交给厂家,尽快安排生产。 中间隔着一个春节假期,所以生产肯定会耽误不少。 不提前安排产能,到时候肯定生产不足足够的产量出来。 年前,就必须投产一部分下去。 秦川这边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另一边小马哥那边,最近更是忙个不停。 好在纪方宁又过去帮忙了,不然他肯定焦头烂额。 ---------------------- PS:这几天每天万字以上更新,累坏了。 昨晚写了一半,实在熬不住,提前睡了。 今天乘着工作间隙,码出来这章。 晚上继续,还是万字更新,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