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 张旭的新任务 (第2/2页)
微博上把我写的那么伟大,现在我都下不来台了。 现在梨园的前辈们,见到我都毕恭毕敬,我都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呵呵,以前怎么应对,现在还怎么应对呗。 不管别人怎么捧你,你保持自己的初心,不飘不膨胀就好。”秦川笑着回道。 夏青禾又纠结道:“你说的容易,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多伟大似的。 可如果我做的不够好,就感觉辜负了所有梨园子弟们的信任。 三哥,你到底知不知道这种感觉啊。”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努力去做就好。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秦川安慰道。 夏青禾却没有秦川这么坦然,她哀求道:“三哥,你就再帮帮我嘛。” “你都已经这么红了,还怎么帮啊?”秦川无奈道。 夏青禾撒娇般地哀求道:“三哥,我求求你了,你就帮帮我嘛。” 其实早在安排夏青禾上春晚之前,他就有了计划。 既然当初做了承诺,要帮她推广传统曲艺,秦川就会说到做到。 《还珠格格》热播,夏青禾肯定会红遍大江南北。 借助这个热度,推她上春晚推广传统曲艺,肯定事半功倍。 加上《新贵妃醉酒》的神曲特质,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现在,就到了实施第二步计划的时候了。 那就是让夏青禾去频频上综艺,博高曝光率。 而且,要以梨园弟子的身份,去上综艺。 比如《子涵有约》、《开心大本营》等热门综艺,更是会让夏青禾的人气,达到顶峰。 但因为《新贵妃醉酒》的热度,在春晚已经彻底释放,继续在各大综艺上表演,效果已经不会太显著。 这时候,需要对夏青禾进一步包装,营造出超然的人设。 秦川想到了前世的一首作品,那就是《赤伶》。 这首有着特殊故事背景的古风歌曲,一样是融合创新了传统戏曲。 在推广传统曲艺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甚至秦川前世的国家队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曲。 用这首歌,可以让夏青禾的声望和影响力,达到巅峰。 虽然她现在被很多梨园子弟推崇尊敬,也吸引了很多观众关注传统曲艺。 但毕竟是一阵热度,也许很快就过了。 就像《新贵妃醉酒》这首歌,过段时间也就不红了。 可是《赤伶》这首歌,因为有着特殊的故事背景,让听到的人,都肃然起敬。 这首歌的生命力,将非常漫长。 甚至可以一直流传,成为推广传统曲艺的代表作之一。 不过,光是把歌写出来,还不够。 真正要让这首歌,引起观众们最大的共鸣,最好是拍一段MV。 展现出《赤伶》这首歌的故事背景,才能更打动人。 以夏青禾目前的人气,加上这首歌的烘托,她将彻底一曲封神。 还不仅仅是在梨园圈子封神,而是会在所有观众的心里封神。 对于拍MV,秦川自己肯定没时间去做。 不过,他有中意的人选,那就是刚拍完《还珠格格》的导演张旭。 正好,他和夏青禾之前合作了大半年,让他去帮夏青禾拍MV,肯定会很愉快。 到时候,带着这首歌曲和MV,安排夏青禾去各大综艺节目上宣传。 这首歌肯定会比《新贵妃醉酒》还要火,甚至会让所有的观众,对传统曲艺产生特殊的感情联系。 当秦川把这些计划,都告诉夏青禾时,她整个人都听呆了。 夏青禾愣愣地说道:“三哥,您能别把我推的那么高么?高处不胜寒,我怕担当不起啊。” “青禾,想承担更大的责任,想帮助更多的梨园弟子,你必须要高高在上才行。 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使命。”秦川认真地回道。 夏青禾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于是,秦川打电话给张旭,把他找了过来,给他安排这个新任务。 当张旭来到秦川办公室,听到只是让他拍个MV时,顿时很不乐意。 他抱怨道:“秦总,咱之前可是说好了,我帮你拍完《还珠格格》,您就答应让我拍一部电影的。 怎么现在,不仅电影没捞着,还变成了一首MV了?” 张旭很是无语,这不是大材小用么。 他现在好歹也算是大导演了,堂堂现象级电视剧的导演,去拍MV,那也太掉价了。 “你急什么,电影剧本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把剧组拉起来。 先把MV拍完,你就可以去拍摄电影了。”秦川没好气的解释道。 张旭一听,顿时开心了:“什么,剧本都有了?快,先给我看看。” “看你那着急的样子,给,拿去。”说着,秦川就从抽屉里,把剧本拿了出来,递了过去。 张旭接过剧本,看到封面上,赫然印着电影的名字,《西虹市首富》。 他迫不及待的想马上打开看看,秦川给拦住了:“你回头自己慢慢看去,先把这个MV给安排了,着急用。” 说着,把MV的脚本再次递给了他。 “不就是MV吗,个把礼拜的事情。”张旭接过来一看,不屑地回道。 这么简单的MV,对他来说确实手到擒来。 秦川很满意:“别说大话,现在赶紧安排去,公司的人随你调用。 我要尽快看到MV的成品,交到我手上。” “唉,您就放心吧。很多镜头,都不用实景,可以用拍摄手段和特效处理,加上筹备时间,最多十天时间,就可以搞定。”张旭打包票道。 确实,一首MV而已,又不是电影电视剧。 连台词对话都没有,对他这个大导演来说,手到擒来。 有电影可拍,张旭痛快地接下了这个新任务。 ------------ PS: 虽然我开了新书,但我对这本书丝毫没有放弃,依然在努力写故事。 真不是为了剧情而剧情,难道这种曲艺再创新而被抨击的情况,大家在现实中,没有看过类似桥段? 也许文娱小说就这样,到了后期,总有读者会觉得腻。 因为文娱的套路,相对单一,加上我水平有限,让很多老读者都弃书了。 不怪大家,都怪自己。 抖音很多所谓的国风歌曲,我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大多都是硬堆辞藻,毫无内涵。 唯独这首《赤伶》,我愿意放下一切成见,给与极大的宽容和支持。 就因为,这是一首推广传统曲艺的作品。 创新难,传统再创新更难。 对于这些发扬传统文化的作品,哪怕有错,有瑕疵,只要是做了贡献,我都极力推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