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江水为竭 (第2/3页)
与他一起激动的,还有一起步行的其它几名官员。 “我们得赶快返回西京城才行,娘娘她们顶多只有一个月就会抵达了。” 夏允彝开口说着,同时也抬头看向了自己面前的景物。 此刻,他正在和六部的几位侍郎巡视京畿府东京城,而相比已经建设了十二年的西京城,东京城要更发原始。 东京城的真正开发是天启二十年,在新一年两京才拥有了沟通,而其沟通路径主要是坐火车、走水路后转陆路。 金铉前往大明后,夏允彝接任齐国长史,而他的规划在延续了两京铁路的同时,也在极力开发齐水及其各条水路的航运。 就眼下来说,齐国从西京城到成山府的铁路已经全线竣工,因此可以直接坐船到齐水上游的成山府坐蒸汽轮船前往东部。 只需要十天时间,船只可以抵达京畿府,这时只需要换乘京畿府的铁路,花费不到六个时辰就能抵达东京城。 当然,这条线路是齐国在今年年初才竣工的,这也就导致西京城的资源到现在才能运送到东京城。 因此,夏允彝他们前来东京城,主要就是为京畿府和东京城的城建做出规划。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夏允彝他们大概了解了京畿府的情况,也对西京城的规划有了长远的打算。 京畿府位于齐国东北部,它的北方是一块低地,东北方则是一块山脉。 它的中部以及东南方是一块低地,其中包括了一块河谷地区。 至于它的南方的东部边界,有一半以上是高地区,该地区由尚普兰湖一直延伸到曼哈顿岛。 这么看来,京畿府的地形十分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几乎占据了算府面积的二分之一。 不过,齐王选择这块地方为东京自然有他的考量。 京畿府虽然山地面积多,但其西、北部有滨湖平原和谷地,东部也有充足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其境内湖泊众多,水网发达,可以轻松沟通大西洋岸与齐国北方五大湖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这样的便利,让荷兰人在登陆这块土地之初,就开始了人为的干涉,许多填海造陆的痕迹都有留下。 东京城的地址实际上就是后世的纽约,紧邻的哈德逊河让东京城享有运航之便,使其可以带动内陆和沿海,也可以让其快速发展成为一个贸易重镇。 不过由于地方狭窄,所以可居住的地域太小,对于齐国来说,依旧需要通过填海造陆来完善该地。 因此,东京城眼下并没有太多居民,除了今年年初迁移而来的三万百姓外,便只有三千多齐国军队驻扎当地。 所以,东京城也没有什么城墙,只有成片刚刚崛起一两年的明制江南风格建筑。 “红毛夷的方向是没错的,这块地方必须人为干涉来填海造陆,等两京铁路贯通后,可以调三十万劳改工来人为填海造陆。” “按照红毛夷的速度来推算,我们如果调动三十万劳力,那每年大概能填出五六万亩城区面积。” “不过,这里有诸多河流,自然会帮助我们填海造陆,所以具体要做的还是平整土地,在这里没有太多人口前,将一些阻碍发展的山区炸平。” “东京城的开发,暂时为期十年,期间暂时不再接受移民,等平整了土地再继续迁移人口。” 夏允彝对着六部官员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粗暴,那就是趁着人少疯狂炸山,然后让劳改工把炸山的石头清理到沿海,凭空填海造陆出十数万亩土地。 按照他的计划,东京城的平原面积会比几百年后的纽约还要大上许多。 因此,对于他的看法,六部官员都点头赞同。 见状,夏允彝也就将提案通过,随后带着官员们匆匆赶往西京城。 他们得尽早回去,安排齐王妃袁禧嫔到来前的一切。 只有她们住的舒心,齐王殿下才能更快的就藩,齐国才能有一个主心骨。 因此,夏允彝他们马不停蹄的往回赶。 在他们赶路的同时,万里之外的一个人也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点头对面前的人交代道: “事情就按照洪承畴说的办,让燃哥儿不用担心。” 南京城五军都督府内,当朱由检对着王承恩说这话的时候,王承恩的出现,也说明了官场的交接宣布结束。 “奴婢领命……” 王承恩作揖应下,朱由检也靠在椅子上说道: “炯哥儿他们已经抵达了瀛洲,按照时间顶多一个月就会抵达西京城。” “告诉化淳,加快皇店的交接,不然他怕是赶不上冬至的船了。” “是,不过……”王承恩无奈道: “皇店规模太大了,其背后的工厂更是牵扯了四百多万工人,交接比奴婢的官场要难太多。” “况且,眼下陆元高一直在拿人,皇店和工厂被抓之贪官污吏不下三千人,这也加大了交接的难度。” “奴婢估计,化淳恐怕只有等明年才能前往齐国了。” 王承恩的估计不无道理,毕竟皇店每年都能贡献大明四分之一的税收,其规模不下于万历年间的户部衙门。 加上皇店背后的工厂牵扯了太多人,因此交接的速度很难快起来。 如果实在不行,朱由检也只有自己先走,然后让曹化淳结束了一切后再前往齐国了。 “李定国最近如何了。” 朱由检对王承恩的话不置可否,反倒是说起了李定国的事情。 听到说起李定国,王承恩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意: “那小子自我开导还行,眼下每日就是正常在上直当差。” “最近上直的许多将领都调任了齐国,一时间比他资历高的也没几个,他那位置倒也妥当。” 王承恩为李定国高兴,朱由检听后也是一样,为此他还开口道: “既然安稳,那你就上奏哥哥,代我请辞上直都督之位,让李定国暂代上直都督。” “至于五军大都督,我思来想去,还是由我遥领吧。” 在满桂、孙应元相继调任后,朱由检没有想出谁能代替自己做大都督的人选。 孙传庭和洪承畴已经是阁臣,李自成又要前往齐国,李定国年纪又太小,不能服众,秦民屏和戚家三兄弟年事已高,怎么看都不能选他们。 因此,朱由检只能遥领大都督一职,直到李定国资历足够或者大明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