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再见了mama,今晚我就要远航 (第2/2页)
个问题,解决办法肯定是有的,也很简单。 在不改变垂直起飞的条件下,改变航空母舰使用的甲板合金材料就行了,甚至只需要将固定起飞那一块的合金甲板材料替换掉就好了,更换成耐高温的材料就行。 至于现在,在这个模拟星球上飞行,韩元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处理这个缺陷。 只能到时候在寻找降落起飞地点的时候,尽量避开森林草原这些地方了。 飞行器停稳,等待热浪散去,韩元找来梯子搭到飞行器底部外侧,然后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这同样也算是这家飞行器的缺点了。 当初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在知道这个后,几乎笑抽了过去。 一架由各种远超人类黑科技技术组装成的‘高科技’飞行器,从外面进入居然需要架楼梯才能爬上去。 就不能弄个什么电影中的那种可以将人吸上去的光柱吗? 或者说弄一个飞机尾部的自动楼梯也可以啊。 对于这个点,韩元也无奈。 弄一个可以遥控自动开启的通道楼梯并不是做不到,但时间来不及了啊。 别说通道楼梯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了,整架飞行器除了必要的功能和设备外,整体其实简陋的一笔。 ....... 进入飞行器底层后,再通过底层的楼梯,七扭八转的,才能进入中间的驾驶层。 驾驶层里面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 除了面积挺大,视野也相当开阔外,感觉完全不像一架飞行器的驾驶层。 甚至更像是一间没有装修过的毛胚间。 里面除了控制器、支撑结构等必要的设备外,什么其他的东西都没有。 就连椅子,床什么的休息设备都还没有。 时间太紧急,韩元还来不及弄这些东西,先走完所有的测试流程再说。 检查了一下起飞测试后飞行器的整体情况后,韩元将存储设备拆了下来,带回了电脑室,利用晶体管计算机读取和分析数据。 一系列的各种数据看得人头晕眼花,直到晚上十一点多,韩元才将各种传感器和探针传递上来的数据查看分析完。 虽然看的眼睛酸涩,但韩元还是挺高兴的,无论是电推进发动机也好、还是电能供应系统也好,亦或者镧化镓硅太阳能薄膜发电板上传递上来的数据都在标准范围之内。 这样一来,剩下的测试韩元就有把握多了。 花费了一周的时间,韩元将风洞测试、溅水测试、鸟击测试、雷击测试、极端天气测试等各种有能力做的飞行器测试都做了一遍。 不过限于时间关系,这些测试并没有做的太过复杂和重复。 比如风洞测试,韩元也只是利用大型鼓风机来进行了一些基础模拟。 模拟飞行器在飞行的时候遇到大风天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又或者在降落的时候,遇到了狂风会不会依旧保持稳定之类的。 毕竟剩余的时间不多了。 完成测试后,还剩下二十天,这一期的三级任务时间就要结束了。 他并没有时间对飞行器进行改进什么的。 不过好在各项测试都顺利通过了,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拿到测试结果,确认飞行器没有什么问题后,韩元便立即着手开始往飞行器上搬运各种物资。 吃的、喝的、用的、各种野外使用的工具等等东西韩元在不停的往飞行器上搬运。 除此之外,还有数百个超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送器。 这个属于最关键的东西。 韩元需要借助这个,才能回来。 即便是模拟的地球,整颗星球对于他来说也太大了。 在没有卫星指导定位的情况下,他只能采用最古老的办法来给自己定位。 数百个超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送器就是韩元给自己准备的东西。 这些信号发送器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功能,那就是源源不断的发送预先设置好的信号。 单个超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送器信号覆盖面积可达到五万平方公里。 覆盖面积大小差不多是现代4G信号基站发射器的五倍面积左右。 也就是边长500公里的正方形,差不多有小半个浙江省大小。 不过这种无线信号发送器的体积可比4G信号基站发射器小多了。 整体来说差不多是一个1米*0.8米*0.5米的长方形箱子,属于一种人类暂时没有,但要研发的话,也弄得出来的科技。 整个无线信号发送器采用锂硫电池供电,同时有着一块镧化镓硅太阳能薄膜发电板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 这数百个无线信号发送器,相当于古代的烽火台一样。 只要不损坏,就能一直远远不断的发送无线信号。 在飞行的时候,韩元会不断的找地方停下来将这些无线信号放置到地面上。 数百个信号发送器,只要不是太倒霉出现大批量损坏的情况,足够韩元找回来了。 即便是多绕点距离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除了无线信号发送器外,韩元也还准备了一些其他可以用来辨别方向的东西。 比如指南针、指北针等东西。 这些东西在GPS定位系统没有出来的时候,可以帮助他控制飞行器前行的方向。 不至于出现无头乱飞原地打转的情况。 .......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韩元才将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妥善。 检测确认了一遍飞行器内的物资没有遗落后,韩元缓缓合上了飞行器底部的合金大门。 来到驾驶层,韩元拉过拍摄圆球,深呼吸了一口,道:“远航,马上就要开始了!” 闻言,直播间里面顿时就激动欢呼了起来。 ....... 推荐票 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